分享

奔走在河洛大地的苏轼

 东山再起创辉煌 2020-03-15

       苏轼是北宋时期第一尊艺术大神,代表着宋代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其散文进入唐宋八大家之列并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苏轼在书法方面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同时他在教育、医药、美食等方面也有观点。东坡肉便是。作为北宋文学史上的大IP,苏东坡还有一个别致的身份,那就是“美食家”。“自笑平生为口忙”是他最写实的状态,在长江里摸鱼、到西山中做饼、城郊的野菜、市场上的猪肉等都是他餐桌上的美味,甚至他还将此写进了诗文,留下了菜谱。我是不太喜欢吃肉的,但喜欢吃东坡肉。苏轼婚后不久,应邀去黄庭坚家作客,才到那里,仆人就赶来请他马上回去,说夫人有急事。黄庭坚有心讽刺,吟道:“幸早里(杏、枣、李),且从容(苁蓉为一味中药)。”这句里含三种水果名,一种药名。苏轼头也不回,蹬上马鞍就走,边走边说:“奈这事(柰,苹果之属、蔗、柿)须当归(当归为中药名)。”东坡居士的才思实在令人拜服。由此可以看出,苏轼对于中草药很熟悉。从料理江鲜的《煮鱼法》到调制菜羹的《东坡羹颂》,以及人人皆知的东坡肉,更是出自于他的《猪肉颂》,苏东坡热爱生活,以美食纵享生活每一刻。

     苏轼一生与洛阳渊源极深。苏轼虽然是洛阳的一名资深的过客,但却是诗人深情凝望的城市。

       苏轼第一次途经洛阳:嘉祐元年(1056),苏轼父子三人赴京城汴梁应试。三月从眉州出发,天府到中原,天遥地远,山重水复几千里。翻越秦岭,过长安。从崤山北路进入中原。崤山北道是宋代关中和西京洛阳的陆上交通要道。苏轼三人行至陕州,马匹累死,只好改乘驴子至渑池,在奉贤僧舍寄宿,经新安至洛阳。

      北宋时,洛阳人文荟萃,风景殊胜。洛阳,是北宋之西京,又是河南府所在地,是那个时候的网红城市。“三苏”经过这里时正值春天。苏轼睹景思人,写了《一斛珠·洛城春晚》来表达对妻子王弗的思念之情:

“洛城春晚,垂杨乱掩红楼半。小池轻浪纹如篆,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自惜风流云雨散,关山有限情无限。待君重见寻芳伴,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洛阳的春天,从此在苏轼的心中扎下了根。此后,他又数次经过洛阳,每次都会想起这一年的春光。

      说起苏轼对妻子王弗的感情,莫过于那首著名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横空出世。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王弗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就有文化,16岁的时候嫁给了苏轼。嫁给苏轼的时候,正是苏轼人生最得意的时候。二人夫唱妇随,十分恩爱,王弗是苏轼的贤内助,可惜在她27岁的时候就离苏轼而去了。公元1065年,苏轼三十岁,这一年的正月,苏东坡以凤翔签判任满返京。而这年的五月,王弗却病死于京师。

        嘉祐二年(1057)三月,苏轼兄弟进士及第,四月,苏轼母亲病故。父子三人于是年五月离汴京守孝返家。这是第二次过洛阳了,此次经洛阳时亦当在嘉祐二年五月下旬。

       苏轼第三次途经洛阳是嘉祐五年(1060)二月十五日,苏轼守孝期满,返抵京城汴梁。路过洛阳市正是牡丹盛开之时,诗人在此久留,见了不少朋友,写下了许多关于牡丹的诗。到京城后,经吏部“铨选”,苏轼授河南府福昌县(今宜阳)主簿。苏轼的第一个官职,虽没到任但是宜阳福昌依然留下了许多传说。宰相富弼为宜阳福昌阁写的碑文中提到了苏轼的燕堂书斋。苏辙任渑池县主薄。苏轼兄弟未及赴任。这是因为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捣的鬼。

      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是欧阳修。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被苏轼华丽绝赞的文风所倾倒。当时欧阳修的门生曾巩也在考场,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匿名制。所以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人口实,所以最后评了第二。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苏轼。在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但是苏轼却一点计较的意思都没有,苏轼的大方气度和出众才华让欧阳修赞叹不已:“这样的青年才俊,真是该让他出人头地呀!”无论如何都要把两兄弟拉到自己的群里。欧阳修在这里做了工作,推荐他们兄弟俩参加制举考试。仁宗下诏制举,这是北宋时期的自主招生,是为了选拔特殊人才举行的特殊考试。仁宗在读苏轼兄弟的文章后,高兴地说:“朕为子孙将来得两位相才啊”。苏轼被授凤翔府节度判官。苏轼任职书由王安石撰写,收入在他的《王临川集》中。这次经过洛阳正是春天,苏轼被洛阳美丽的春景深深陶醉。在他的诗词里,至少有十四首关于牡丹的诗词。

      苏轼第四次途经洛阳:嘉祐六年(1061)苏轼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署凤翔府判官,十一月离京赴任,兄弟二人在郑州西门外惜别后,经洛阳至凤翔任所。

      苏轼第五次途经洛阳:治平元年(1064)凤翔府任职期满,十二月十七日自凤翔过洛阳回京城。途径洛阳时,当在二年正月上旬。

    苏轼第六次到洛阳是1066年,父亲病逝,回老家奔丧经过洛阳。

     苏轼第七次途经洛阳:熙宁元年(1068),苏轼兄弟为父守孝期满,是年十二月离家赴京,二月到达汴京。途径洛阳时当在正月末二月初。

我们通过一些诗词也可以看到苏轼的洛阳行迹:

       芍药樱花两斗新。名园高会送芳辰。洛阳初夏广陵春。 ——苏轼《浣溪沙》·在这场盛大的宴会上,满园的芍药樱桃盛开,争奇斗艳。洛阳初夏时芍药盛开,广陵春日繁花似锦。

      伊川佚老鬓如霜,卧看秋山思洛阳。——苏轼《郭熙画秋山平远》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苏轼《荔枝叹》。可惜洛阳留守钱惟演是忠孝世家,也为邀宠进贡牡丹花!

      洛阳古多士,风俗犹尔雅。——苏轼《司马君实独乐园》。

     《司马君实独乐园》一诗后成政敌攻击苏轼讥讽朝廷的罪证,招致了牢狱之灾。诗人不幸洛阳幸。北宋的党争,一边是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一边是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宋神宗支持新党,司马光干脆离开京师,退居洛阳独乐园。

      其实这也是苏轼与洛阳的关系很密切的另一原因。当时的旧党一派都在洛阳集聚。司马光、二程、邵雍、富弼、文彦博、王拱辰等等。洛阳古多士,风俗犹尔雅。由此句也可看出苏轼对这个城市的赞美喜爱多少也有点主观的成分。

      朝廷中的局势已发生重大改变,年轻的宋神宗任用王安石推行变法,引发了新党和旧党之间的激烈争斗。

       父亲苏老泉曾告诫苏轼:我之所以给你取名为轼,就是提醒你,才华横溢必然会锋芒毕露,锋芒毕露必然会招致嫉恨、暗算,希望你在今后进入社会,要收敛锋芒,应该像车轼一样,虽然身处车子的显要位置,却很善于掩饰、保护自己,这就是无用之用。而对于苏辙,他是想告诫他:辙是车轮走过的痕迹。大家说起车子的功劳,不会想到车辙,如果有了翻车之祸,罪责也算不到你的头上,车辙很妥当的处于祸福之间。我知道你的性情将来一定能够避免祸患。

      苏轼知道自己的性格缺点,尽管多次被贬,但改变不了苏轼的性格,这就是本性难移。所以说人的性格就决定了人的命运。苏轼的第三位女人就是王朝云,他是最懂苏轼的。晚年时,苏轼被贬惠州,他遣散了他家中的所有侍女姬妾,唯独王朝云要坚持跟苏轼去天涯海角,死也不肯离去,苏轼很感动。

        有一天,王朝云为苏轼唱歌,唱的是苏轼那首《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结果王朝云唱到一半的时候,“歌喉将啭,泪满衣襟”,原来是“天涯何处无芳草”这句让朝云泪满衣襟,唱不下去。那么,王朝云为何唱到这一句就泪满衣襟唱不下去了呢?

        实际上,苏轼的这句话是从屈原《离骚》中一句而来的,原句是说天下到处都有香草,你又何必只怀念着故国。意思是人生的理想既然在自己的国家不能实现,你可离开故国呀!但无法离开,为什么无法离开,因为我深深的爱着那片土地。越是反话,越能说明他的痛苦。这就是为什么王朝云唱不下去了,因为她懂得苏轼深深对国家对朝廷的忠。他们始于杭州西湖,终于惠州西湖。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我们熟悉的这首诗就是与王朝云有关。可谓是知己知音,因为瘟疫朝云染疾而去。

     虽然一再被朝廷贬谪,但苏轼依然没有怨言,还是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表现出一种士大夫出世入仕的胸怀。苏轼是士大夫矛盾心情人格的鲜明化身。他一方面学优而仕,一方面处处退而求其次,人生理想不得实现,但他并没有表现出怨恨,而是依然旷达。

      那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最直接的证据,我们要知道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五年(1082)七月,也就是贬到黄州两年半以后写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很难想象,一个饱受牢狱之灾和流放之苦的人,竟然能够诞生出气势磅礴的“大江东去”来!这恐怕也就苏轼能做到。我们在另一首诗词里看得更清楚: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那么,最后来谈谈苏轼的归宿和洛阳的关系。

     再来谈谈苏轼的葬地。苏轼为什么葬在今天的郏县。青山处处埋忠骨,天涯何处无芳草。“即死,葬我嵩山下”的遗嘱。苏轼死后,苏辙将他的灵柩由常州运往汝州郏县埋葬。十一年后,苏辙也埋葬于此。后人又从四川找来其父苏洵的衣冠一同安葬,这便是有名的“三苏坟”。因为当时郏县尚属于汝州,而汝州又属于河南府,是河洛的范围。因此广义上说苏轼也是葬在洛阳。北宋的时候,皇帝都是葬在河南府巩县,因为洛阳是赵匡胤的老家。当时很多的北宋大臣都葬在了巩义周围,以示忠诚。苏轼一生无论身处何方,无论遭受多少灾难,都没有忘记自己是大宋的一个臣子。为君分忧,满怀报国热忱是应尽的职责。

主办:洛阳市隋唐史学会

作者: 洛水如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