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特殊时期, 一件丝路文化交融的瑰宝课程介绍 课前预习:想一想 1.如果你是唐朝居民,你会在西市见到哪些来自外域的物品? 2.如果你是唐朝商人,长期与丝路沿线国家商贸往来,你会选择哪些物品进行贸易,原因是什么呢? 3.了解波斯帝国的统治时期,说一说它大概在今天的什么地方? 美丽话“玛瑙” ![]() 玛瑙质地为半透明或微透明,有玻璃光浑 ,硬度为摩氏6.5~7度。色彩丰富,品种很多,有 “千样玛瑙”之说。常见和应用的多为红色,其他还有蓝、绿、缠丝、黑花、紫、灰、白等色。汉以前文献的记载玛瑙名称为“琼玉”、“赤玉”。《广雅》有“玛瑙石次玉”和“玉赤首琼”之说。 玛瑙一词来源于佛经,梵语本名“阿斯到加波”,佛教传入我国后,琼玉或赤琼才在我国改称“玛瑙”。我国自原始社会就已开始使用玛瑙,玛瑙大多作为小件饰品或串饰,材料多为本国所产。何家村窖藏镶金兽首玛瑙杯这样大件的玛瑙制品实属罕有 ,材料来源应为贡品。《三国志 ·魏书》载 :“ 大秦多金、银、铜、……玛瑙”。《北史 ·西域传》也记载:“炀帝时,乃遣侍御史韦节、司隶从事杜行满使于西藩诸国,至罽宾得玛瑙杯,王舍城得佛经,史国得十舞女、火鼠毛……”《太平御览》卷八零八马腦条:“魏文帝曰马腦勒赋,曰玉属也 ,出自西域 ,文理交错有似马腦故其方因以名之。”《三国志》、《魏书》、《周书》、《梁书》、《隋书》也有记载波斯、大秦(东罗马帝国)多玛瑙。 唐朝时期因同各国交往频繁 ,朝贡品是互通友好的象征。《旧唐书·高宗上》载:“ 十二月癸丑,倭国献琥珀、玛瑙,琥珀大如斗,玛瑙大如五斗器。”《旧唐书·波斯传》载:“自开元十年至天宝六载(公元722年~747年),凡十遣使来朝,并献方物。四月,遣使献玛瑙床”。《旧唐书·拂菻传》载:“ 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壁、明月珠、骇鸡犀、大贝、砗磲、玛瑙、孔翠、珊瑚、琥珀,凡西域诸珍宝多出其国。”可见我国古代玛瑙真品大多来自西域、印度、波斯、康国、日本等国家。 唐人在宴会上使用玉杯、玛瑙杯 ,不仅显示出酒具的奢华 ,更重要的是玉质食器乃是皇族身份的象征。《唐律疏议》卷二 《杂律》舍宅舆服器物条载 :“器物者,一品以下,食器不得用纯金、纯玉。”《唐会要》卷三一《杂录》云:“神能二年 (公元706年)九月,仪制令诸一品已下,食器不得用浑金玉 ,六品已下 ,不得用浑银。”明文规定了玉杯、玛瑙杯等玉质食器的等级身份。 ![]() 美丽话“来通” ![]() ![]() 美丽话“萨珊王朝” ![]() 鎏金海兽水波纹银碗 鎏金双狮纹银碗 鎏金海兽水波纹银碗的碗腹刻有曲线水波纹,不是中国传统的器物造型。研究者发现,6至7世纪的粟特银碗器体多分曲或做花瓣形,并以捶揲技法使之凹凸起伏,这种粟特风格来源于伊朗萨珊朝。 鎏金双狮纹银碗的双狮图案周围环绕着的绳索纹圆框源自萨珊银器中的“徽章式纹样”。 除了金银器的工艺之外,玻璃器皿的加工设计也从中“获益匪浅”。 ![]() 丝路繁荣 ![]() ![]() 诗意长安 ![]() ![]() 课后思考:写一写 ![]() (视频文责自负) 西安市高新第一小学 一年级六班 周嘉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