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结缘惜缘不攀缘 2020-03-16

第五十九章 勤俭积德国运兴


治人,事天,莫若啬。

夫唯啬,是以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dǐ),长生久视之道。


 解:

不管是治理百姓或祭拜天地,倡导勤劳节俭的精神最重要。能提倡勤劳节俭的人,是因为明白天地父母化育万物、养育子女的鸿恩浩德。因臣服,所以效法天地父母,默默地为众生服务。

因无我无私默默地为众生服务,所以不断地累积许多阴德。不断积累许多阴德,受其阴德福佑的人越多,愿意与之共襄盛举的人力、资源也越多,形成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这股巨大的力量可以用来成就许多事情。至于其影响力有多大,则不可限量。能积累丰厚阴德的人,自然深得民心,可以授予国家重责大任。

此种厚德明君,倡导勤劳节俭,会保有国家的雄厚资源。人人勤劳节俭、不浪费珍贵资源,这个国家就可长保安泰。这就是让国家根基牢牢扎稳,能立国千秋之道,也是个人养生、保健、长寿之道。


经文妙解

治人,事天,莫若啬。

“治人”就是面对一切的历缘对境。 “事天”就是为人处事,包括做种种事情。“啬”,强调的是惜福。

我们生命的存在,是天地父母的恩赐。你越体会之后,就越感恩、懂得惜福。你会善加应用大自然的资源,珍惜大自然的资源,不会浪费。惜福来自于你能够知恩、感恩,进一步你会报恩,这个报恩不是针对某个人,是回馈整个天地。

夫唯啬,是以早服。

当你真的体会到生命分分秒秒都需要天地的养育。你才会真的知恩、感恩,才会及早臣服整个天地。

早服,谓之重积德。

不断的累积各种德。

重积德,则无不克。

因为不断修身养性,知恩、感恩又懂得惜福,所以他就不会福尽还堕。

无不克,则莫知极。

体道、悟道而行道,跟整个法界溶为一体。所以,他能够穷通整个宇宙阴阳的变化,跟整个宇宙溶为一体。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体道、悟道的人,才是真正可以治理国家的人。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有这种保国的根本之道,也就是懂得知恩、感恩,从爱心、无我无私出发来善待一切众生,就可以长久!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就是说一个人包括养生或是真的能够自我消失,来到无我的世界,才会不生不死。 “长生久视之道”更深层的意思就是,你会来到真的不生不死的世界。波浪有生生灭灭的变化,整个大海总体却是不增不减。现象界有生生灭灭的变化,但是整个“道“却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智慧分享

你要迈向究竟解脱,就看你什么时候真的完全臣服于“道”。这是老子跟我们强调最重要的核心。

我们的身心静下来后,如实现观整个大自然的奥妙。当你打开智慧眼看到之后,你就可以越早来到知恩、感恩、报恩;你的内心一定是充满着臣服。你会越早来到整个自我消失、懂得惜福,珍惜生命,你也会来到知足常乐!

你的苦来自哪里?因为有我慢。这要去反推找出来。你有苦,那是因为你有我慢。你有我慢,是因为你还不知道“道”是什么,你还没有臣服“道”。你要去对抗整个大自然的运转法则的话,你不会臣服。所以,你的心还是在苦海里面浮沉。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臣服的话,那就苦海无边啊!唯有臣服整个法界,那个自我、我慢才会完全消失、才会跟整个“道”溶为一体,过得很快乐、很安详、很自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