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治理人民和事奉上天,莫过于有节制。人只有节制,就可以是提前预备;及早预备就是不断地积累“德”;不断地积“德”,就没什么不能克服;没什么不能克服就不可估量;不可估量,就可以担负治国。有了治国的根本,就可以长治久安,就是深耕培植根蒂牢固,符合长久维持之道。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本章重点是“啬”,现代常释为小气,如吝啬;古同“穑[sè]”,收割庄稼。啬不顺滑。从本章理解有节制、节省、节约,不铺张浪费;王弼释义为“啬,农夫”,农人种田,除去杂草,保留庄稼,促其生长,避免荒病,除荒病,上承天命,下绥百姓。 治理人民和侍奉祭祀上天,要节约节俭,适可而止,不能过度,满则溢。而此可以产生“早服”的效果效应。 早服:“服”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上,从字形可看到有“月”即肉,意思是贴身穿着,“衣”在外,“服”紧贴肌肤,所以穿衣不舒服就是肌肤不适。本章可理解及早提前准备,预防,免于不适不服。《书经·说命》“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 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通过提前预备,《礼记·中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顺时依势就能够积累所得,所得越多则没有什么不能克服。“不可极”不是有极限,而是没有不可达到的状态,兼容并蓄,这样就可以有“家国天下”了。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国之母为国家基础根基,即国策、治国之本,有“母”就能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根深就不可拔,蒂固就不易脱,也就符合长久保持之道。 本章从“吝、早服、积德、无不克、其极、有国、长久”是一个过程。如果一个人从节俭着手,对外是节约财物消耗,对内是减少欲望欲念;思而有备,以备不虞;逐步积累获德,积德的量达到质变,就可有所建树,成就功业、德性,久久为功,转化成由内而外的本质本性,无论是“治人事天”最终达到长生久视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