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为何儒家、墨家成为韩非子眼中的显学

 xianfengdui111 2020-03-16

所谓显学,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在当时比较受欢迎的学说,而将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定为显学的,实则是韩非子,韩非子在《显学》里面指出,“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孔丘,无疑就是孔子了,儒家创始人;而墨翟,便是墨子,墨家创始人。

要说儒家和墨家思想能够成为韩非子心中的显学,主要和儒家与墨家的思想特色,以及维护的阶级有关。儒家主要强调社会礼仪制度,在维护贵族阶级的利益上比较突出。而墨家思想就比较接地气了,在那里战乱的年代,墨翟明显是为社会底层手工业劳动者发声的人。

同时,我们需要明白,在春秋战国这样一个战火纷争的年代,如果说社会关系比较复杂,也确实复杂,但是想要简单点,也非常简单,我们大抵可以将人与人的关系看成是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贵族阶级手中无疑捏着“压迫”的鞭子,而“鞭子”之下,便大多都是社会底层普通百姓了。

不同阵营的人有不同需求,贵族阶级的人虽然比较少,但是权力大,所以维护贵族阶级利益的儒家会成为显学并不奇怪。社会底层劳动人民虽然没什么权力,但是人多,而且时逢乱世,战争不断,底层人民发声机会更多,所以维护社会底层劳动人民利益的墨家,会成为显学也不奇怪。

1、儒家的特点与其成为韩非眼里显学的原因

在议论儒家特点以及其成为显学原因之前,有一个点大家需要明白。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出现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人群因为诉求不同继而会衍生特点各异的学说。不要脱离历史背景对一些学说进行“道德评价”,这样做没有意义。许多被人们认可的主流学说,无论它们的特点是什么样的,最后的诉求,大抵还是会回到“国泰民安”上,只是完成这个目标的起点和立场不一样,才导致不同特色的学说出现。

不同的立场,便意味着有不同的敌人。要理解不同立场下产生的文化,切忌脱离立场进行主观的道德评价。脱离特定立场去理解,这种情形下了解的文化,往往不太客观。

下面言归正传,儒家思想的特点比较明显,他们是社会礼仪制度的维护者,而就孔子来说,他十分强调“正名”,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孔子对社会尊卑秩序的维护。

但是孔子也强调君主要有君主的德,才能让臣子得以臣服。也就是说,孔子对社会尊卑秩序的维护是有前提条件的。或者说得通俗些,孔子要求,为上者要有为上者应具备的才能与德行,每个人在各自的位置各司其职,天下才能大治。很好的想法,就是有些个理想化,也容易被利用。毕竟,“以德配位”在人的私心下,属于比较难以确保的,所以,儒家思想常常被贵族阶级选择性“利用”甚至是“改造”,以便作为限制底层社会人民的“武器”。

即便孔子维护尊卑秩序有一个类似“以德配位”的前提条件,但是,从儒家思想的大轮廓来看,还是比较有利于贵族阶级统治社会底层劳动人民。所以,儒家思想属倾向于维护贵族阶级利益的存在。

而儒家思想在韩非眼里成为显学的原因,大抵与儒家维护贵族阶级利益有关。毕竟战国时期,贵族虽然数量不算多,但是却拥有相当大的权力、资源等,儒家思想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巩固自己的地位,而且儒家思想教化百姓的方式并不激进,相对来说容易被百姓接受,至少比严刑峻法缓和许多,所以,儒家成为一时显学,也不是不能理解。

2、墨家的特点与其成为韩给眼里显学的原因

墨家的特点比较明显,墨翟本身就是匠人出生,所以他比较能够体会社会底层手工业劳动者的愿望。他的学说里面,其实也有许多表达了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愿望,比如墨家经典的“兼爱”思想。

所谓的“兼爱”,更多是针对儒家的“爱有等差”。墨子认为,因为这种亲疏关系,人有了高低贵贱之分,或者这样说,按照墨子的说法,社会因为人心中的等差之爱,社会底层百姓才处于被压迫的位置。如果人人都给予对方一样程度的爱,那么又何来高贵与卑贱的区分呢?墨子的想法很典型,有比较强烈之拒绝贵族“压迫”的意味,这自然表达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底层百姓心中的愿望。所以,喊出社会底层百姓愿望的墨子被人们推崇,也属合情合理。

现在来回答墨家学说成为显学的原因,就比较容易了。一来因为墨家学说所维护的阶级毕竟在人数上比较占优势,二来,也因为战乱年代,底层百姓有更多发声的机会,这两点促成了墨家学说成为显学。

3、总结

最后,来个小小的总结,首先,儒家学说成为显学的原因比较直接,因为儒家思想维护的是贵族阶级,同时儒家思想帮助贵族阶级教化百姓的手段并不激进,所以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阶级中,相对还是比较受欢迎的,继而成为韩非眼里的显学。

其次,墨家学说成为显学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墨家思想主要维护的是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利益,所以获得了数量上占优势的底层百姓的支持;另一方面,战乱年代,社会动荡,底层百姓有更多发声机会,便促成了墨家学说成为韩非眼里的另一显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