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肾脏日丨高血压与肾脏病,孰因孰果?

 MaoMao4iqeqpu8 2020-03-16

(二)

高血压与肾脏病,孰因孰果?

一大早老王手扶着额头,一脸痛苦的表情走进肾内科门诊。“伊森,吾头痛血压高,心内科伊森叫吾来看肾脏科,是哪能会事体啊?”肾内科张医生先给老王测了个血压 “血压180/100mmHg”,随后又看了老王的检验报告,显示血清肌酐217μmol/L。张医生说道:“您的肾脏确实存在问题,且合并有高血压,心内科医生判断正确,您需要在肾内科门诊就诊。”老王焦虑万分:“吾现在哪能办,我哪能肾脏又伐好了,帮高血压有关系吗?”

第一问:老王的高血压和肾脏病有关系吗?
高血压与肾脏病往往密不可分,二者常常相伴发生。
(1)高血压病可直接造成肾脏的损害,即所谓的高血压性肾病,长期高血压导致肾小动脉玻璃样变,从而引起肾脏缺血、缺氧、纤维化、硬化、坏死,进而出现肾功能不全。
(2)肾脏病患者大部分有高血压,肾脏是主要的排水器官,肾脏受损后水钠在体内潴留导致血压的升高,随着肾脏受损加重,肾脏内分泌异常会进一步加重血压的升高。
第二问:老王的高血压和肾脏病孰因孰果?
这是治疗胃酸分泌过多的消化道疾病的一类药物,名字都带有“拉唑”二字,譬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等。PPIs引起的肾脏不良结局也有多种表现,包括急性肾损伤、急性间质性肾炎、低镁血症,以及偶发的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脏病。PPIs引起急性肾损伤和急性间质性肾炎已经有大量证据有力证明。
2011年FDA 发布了药品的安全警告:PPIs可能会导致低镁血症,如果长时间服药(大多数病例超过 1 年)需要检测血镁水平。在预防慢性肾脏病发生的策略和降低慢性肾脏病进展风险方面,应该将 PPIs 的使用作为一个对慢性肾脏病发生和进展风险有影响的可能因素。

第三问:高血压性肾病的降压治疗方案

不管高血压与肾脏病孰因孰果,针对治疗要记住的是“降压才是硬道理”。降压治疗包括生活方式改善与药物治疗。

1.生活方式的改善。最重要的是钠的摄入,钠的摄入应低于3克/天;其次就是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及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的较大波动,上述都会引起血压的波动。而对于已经出现肾脏不好的患者,根据实际病情,还是建议患者至肾内科专科就诊,根据病情需要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
2.药物治疗方式即个体化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根据患者肾功能的分期,如果肌酐正常或轻度升高不存在肾血管问题,可以给予患者ACEI/ARB类药物;如果患者已经出现肌酐的明显升高,则给予患者CCB类药物;如果患者的血压控制不佳,可以同时给予患者2个甚至3个以上的降压药物联合口服。
3.最后,也是最重要且容易被大家所忽视的,患者需要做到规律的随访。规律随访包括两项:第一,患者自身口服药物的规律性,切忌吃一顿忘一顿;第二,患者需要定期到专科随访,做到及时个体化的调整治疗方案。
结语:
高血压与肾脏病均为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且发病隐匿容易被人忽视。不管高血压与肾脏病的发生孰先孰后,随着疾病发展,他们互相影响,最终互为因果。因此,高血压与肾脏病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对于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随访尿常规及肾功能,如果出现夜尿增多、尿泡沫增多的情况建议即刻至肾内科就诊,而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检测血压应当列为常规。对于疾病的出现,我们务必做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一旦诊断明确,虽然慢性疾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且难以治愈,我们可以在自我管理及医生的指导下做到延缓疾病的进展,避免脏器的受损。

作者: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肾脏科张颖莹(主治医师)、余晨(主任医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