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勃:01土地流转逻辑 3月12日,发布《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下称《决定》)指出,在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改革土地管理制度,赋予省级人民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权。 本次的政策主要有两大要点: 1.《决定》主要为两方面:一是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二是试点将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和国务院批准土地征收审批事项委托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2.根据《决定》,首批试点省份为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重庆等八个省市,试点期限1年,具体实施方案由试点省份人民政府制订并报自然资源部备案。 消息一出,近期土地流转概念表现强势。 今天,继续就给大家聊聊土地流转的逻辑及后续思路。 土地,按用途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用途变更实行审批制。 在这个新政之前,农用地转为农村建设用地必须要得到国务院的审批,以前的做法目的是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但是现在国务院把审批权下方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于自己管辖区域内的情况更加了解,可以更好的灵活安排土地规划建设等活动。 举个例子,以前比方说修高铁涉及到基本农田,其刚好经过一点点基本农田,但施工前必须层层上报国务院后得到批准才能动工,这样就会使得工期延后,浪费资源;而审批权下方到省级后,审批的速度就更快了,工程进度及建设就更有效率了。 此举的目的总结一下就是:提升效率,对抗经济下行压力。 再结合此前推出的新基建政策,这无疑是在实施的细节上更好的保障新基建加快进展,想要其尽快发挥作用,提振经济。 当前,消费和出口两架马车压力较大,目前都出现了一些下滑,那么,新老基建作为逆周期调控的手段,势在必行。 关于第二点,试点将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和国务院批准土地征收审批事项委托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这条试点政策也有着较深远的意义。 在中国土地的规划上,有一条是这样的:坚守18亿亩耕地保有红线,2020年耕地保有量在18.65亿亩,同时确保15.46亿亩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而这一次,将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重庆等八个省市试点将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和国务院批准土地征收审批事项委托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这两个政策矛盾吗?其实并不矛盾。 首先,这8大试点地区基本农田数量相对较少一些,而且仅仅是在试点阶段,试点期限为1年,并不会造成基本农田的过多流失。 其次,这些城市基本位于京津冀三角、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而这些地方主要的特点是建设用地相对贫乏,土地资源相对紧缺,并且也是新基建重点的规划区域,该些区域基本农田的转换试点可以让这些经济体实现更好的城市群发展,以中心城市辐射到旁边的城市,发挥经济一体化作用,更好的实现经济发展。 因此,第二条新政内容说白了也是在为新基建和重点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努力增强经济活力。 02土地流转龙头标 回归到相关个股上,最近两个交易日,土地流转概念龙头标的涨幅均不错,但板块中部分个股也出现了一些分化,主要标的如下: 在上述个股中,进一步筛选的逻辑围绕两点: 1.企业拥有土地使用权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重庆八大省市中; 2.所收储的土地或者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面积尽量大。 综上,龙头标的可以关注上海地块的中华企业、亚通股份以及北京地块的京投发展及中国武夷。 在土地流转背后更深层次的逻辑上,对新基建会更强的支撑,新基建优质个股在调整之后应该还会有一定的机会。 今天给大家简单聊了一下土地流转的一些内容,如果大家看完觉得有一点点收获,麻烦大家在文章右下角点点“赞”,谢谢大家! 本文由北京中和应泰财务顾问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投资顾问 关勃(执业编号:A0150614050001)编辑整理。内容仅供教学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