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谈谈什么样的微课是好微课。首先,请朋友们观看一节微课。 好,我们就从这节微课说开去。 我认为,一节好的微课,首先要内容至上。这就要求微课的选材得当,重点突出,表现一个主题、一个中心、一个知识点,且微课中所讲的问题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这节微课所讲的《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被编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课。根据本单元审美能力的培养目标,根据课文本身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我把教会学生解读小说的方式作为终极目标,而课文节选部分正是小说人物逐个登场的部分,因此人物出场应该作为教学重点,所以我以品析王熙凤出场为例,实现这个目标。这节微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运用点评标注法,揣摩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把握人物性格。 我曾不止一遍的下校听老师讲过这篇文章,有的老师一两节课讲不完背景知识,有的老师侧重梳理情节等等,教什么的都有。这是一篇小说,是长篇小说的节选,篇目较长,如何选取教学点,在一节微课中让学生学会阅读这一篇小说的方法?小说教学应该教什么?这些都是思考的问题。最后我选取人物出场这个小的突破口。 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存在教学内容不确定性问题,散文最严重,小说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我选的小突破口就是力求教给学生解读小说的方式。若想选好内容,语文教师要加强文本分析的微观训练。教师不引领学生咀嚼文本语言,学生会觉得语文寡淡无味。我们必须引领学生通过品读,进入文本内部结构,揭示文本深层话语艺术的奥秘。 这节微课,就是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参照语境,以文解文,尽可能在本文里把本文弄懂。 内容至上,也不能忽略形式。理想状态是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技术是为内容服务的,好的微课要体现作者的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不要过于追求制作的高难度动画等技术,但是支撑好微课形式的两大重要要素必须精益求精。在这里我提出一个说法:高颜值+好声音。画面高颜值,首先要保证清晰,在此基础上再谈美感,画面要做到色彩和谐,重点突出,动静结合。高颜值的微课来源于制作者的艺术构思。最终保证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比如标注要统一,位置要适当,画面才和谐。我曾经为了制作《醉翁亭记》的朗读微课,学习新的软件,片头制作了8个版本,才最后定稿。这是高颜值,下面说好声音。这里的好声音不只是最终的音响效果,更主要的是讲课者的声音。清晰是前提,生动是目标。语文教师若想表达清晰生动,就要提升自己的朗读基本功。比如这节微课,讲的是小说阅读,讲这种微课,我们的教学语言必须有层次。讲课的语调和朗读课文的语调要有区分度,其中讲课中叙述语调和提出问题的语调要明显区分;朗读课文的语调中,要注意角色的变换,旁白和人物对话要生动展现。凸显角色意识。语气语调的把握,这个都需要平时训练。声音是精彩的微课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微课,作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新形式,最终,还要接受学生的检验。它是否具有普适性,是否解决了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或者是否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都要听学生的。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必须从学情出发,考虑微课学习的时机和其产生的学习效果。这节微课更适用于学生课前的预习,学生课前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暂停阅读文本,充分思考,保证了微课的学习效果。课上,教师可以迁移学生在微课中所学的方法,组织学生讨论新的问题,生成新的教学点。它翻转了传统教学结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课堂效率。微课的运用,对学生而言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本文发表于2015年12月23日《天津教育报》 附:《且看<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出场》教学设计 天津市河西教育中心 王春红 【微课设计说明】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被编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课。根据本单元审美能力的培养目标,根据课文本身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我把教会学生解读小说的方式作为终极目标,而课文节选部分正是小说人物逐个登场的部分,因此人物出场应该作为教学重点,所以我以品析王熙凤出场为例,实现这个目标。 【教学目标】 运用点评标注法,揣摩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把握人物性格。 【教学重难点】运用点评标注法,品读重点语句。 【教学方法】诵读法、标注法、替换法 【教学步骤】 一、阅读并批注课文相关语段 二、勾画人物出场的语言动作描写,细品重点语词,揣摩人物性格特征 1.结合视频和文本进一步批注。 2.教师范读重点语句,学生根据屏幕提示思考批注。 三、运用替换的方法,品读语句 1.教师范读重点语句。 2.学生根据屏幕提示,采用替换的方法品读“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的玄机,深层理解王熙凤的形象特征。 四、作业 1.运用本课所学方法,品析宝玉黛玉的出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