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防疫战中的上海社区治理② | 智慧社区,发挥了“聪明才智”吗

 旷达致远 2020-03-17

疫情发生后的上海,从全民参与的口罩预约登记,到贯穿始终的返沪人员登记排摸,以及各种便民服务措施,“扫码”“小程序”“社区大脑”“人脸识别”等一系列由浅入深的智慧化手段,在特殊时期成为上海居民区的“神器”。

智慧城区,比任何一次都贴近上海老百姓的生活。一个长期萦绕在人们脑中的疑问,也在疫情中完成了一次突击作答:我们的智慧社区、智慧城区,到底发挥了“聪明才智”吗?


【一】

各类“神器”让社区防疫事半功倍

施菊丽没想到,自己担心了老半天的口罩预约登记,竟如此顺利地完成。

2月2日上午8时30分,静安区临汾路街道上线了一个名为“临小二”的微信小程序——当天是上海第一批口罩登记的首日,距离“官宣”仅间隔一天,身为汾西路261弄居委会的党总支书记,施菊丽在过去的24小时里无时无刻不在为2000多户居民能否顺利完成登记而担忧。好在,当天上午准时出现的线上口罩登记程序“临小二”解决了施菊丽所有的顾虑。

“临小二”操作后台   (蒋迪雯 摄)

“今天跑来居委会预约口罩的居民,比我们安排的居委干部和志愿者还少。”2月2日下午17时,望着居委会专门为了口罩登记摆放出的三根隔离栏,空荡荡的办公室反而让施菊丽长舒了口气。“本来担心第一天涌进来登记口罩的居民太多,结果昨天下午街道通知已经开发好了小程序,我们赶紧通知楼组长们告诉居民,用手机就能完成登记。”

“临小二”上线前一晚,施菊丽和社区干部们连夜“扫楼”,把二维码贴近了每幢楼内,确保居民万一要出门登记,看到楼道里的通知,也能立即停下脚步,不出楼道完成登记,避开人流聚集的风险。登记完成后的流程施菊丽也想得很清晰:居委干部从药房统一领回口罩,再通过“临小二”的后台,自动根据预约顺序向居民发送领取短信。

“居民对线上小程序接受度非常高,‘临小二’第一天上线不到5分钟,整个街道线上预约户数就达到1200个,第一时间在线完成了口罩登记。” 施菊丽没有注意到的是,不仅是她口中的居民对在线预约的积极性令人意外,像她本人这样的社区基层干部,在疫情中也展现出了对智慧辅助手段令人惊喜的学习能力。

北新泾街道智能语音外呼系统后台   (舒抒 摄)

同样是口罩登记,家住长宁区北新泾街道的部分居民,最近都接到了一位“温柔小姐姐”打来的电话。拨打电话的是北新泾街道智慧社区协调办主任林静,但负责“发声”的其实是来自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助手。每天上午,林静根据一大早居民区上报的名单,按下“一键外呼”,当天领取口罩的通知电话,就一个不漏地拨打到了居民手中。

比“临小二”晚2天上线的“汇治理”小程序,是徐汇区基于“智慧网格2.0”平台延伸出的疫情防控系统,2月4日“打头炮”上线的也是口罩登记功能。相比之下,“汇治理”手握全区的街镇、委办局数据信息,一周后就全面上线了包括居民信息登记、疫情线索上报、居家观察服务、企业人员登记、企业复工备案、沿街商铺管理等十大功能,并第一时间整合“随申码”申领系统,方便居民和企业在一个小程序里完成所有与疫情相关的登记。

“汇治理”小程序居民账号后台

不过,让田林十二村居民区书记赵国庆对疫情防控“成竹在胸”的不仅是“汇治理”这样的“超级外挂”,居民区已经锤炼近2年的智慧社区试点,让老赵和社区干部们能时刻对小区人员情况“耳聪目明”。“我们的居民楼能刷门禁卡,也能用人脸识别进楼,数据全部传回居委会和街道管理平台……既然数据那么完整,到关键时刻更要使用起来。”于是,小区大门口也出现了一台门禁卡识别器,居民无需出示任何纸质凭证或是手机二维码,刷一下现成的门禁卡就能快速进出。

“没有门禁卡的就是访客,或是登记信息已经过期的租客,那顺便就来居委会更新一下租户信息。”靠着社区现有的智慧平台,赵国庆和同事们在抗击疫情的忙碌工作中,“顺带”把小区721户出租户和1346户自住户的情况又排摸了一遍。眼下小区的外来人员排查率已经超过了99%。

长宁区北新泾街道新泾八村,居民排队等候进入“AI送菜车”购买新鲜蔬菜

面对防疫这样的突发重大事件,各类智慧化平台、高科技产品虽然有点“赶鸭子上架”的味道,但很快就在实际应用中体现出价值——

虹口区天宝绿洲小区,完成居民信息登记的业主和租户都能“刷脸”识别进入小区,车辆也能“刷牌”,同步完成进小区和车辆登记两个步骤。

浦东张江镇、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忘戴口罩的居民一旦出现在马路上,头顶的无人机就会立即“喊话”。

长宁区华山居民区的一架大疆T16农业植保无人机,从2月起变身“消毒员”,每天背上16公斤的喷壶到小区各个犄角旮旯开展高空消毒作业。

一些居家隔离的居民,则体验了体温监测手环、“智能磁门”感应器之类的监测工具,也为社区干部大大减负。


【二】

叠加的“智慧”,是否“1+1>2”

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并不是所有社区都能接受“智慧”阳光的普照。记者采访中不少社区干部都表示,如果小程序、智能应用没有马上被居民广泛认可,那么居委干部宁可当即转换到“笨办法”“土办法”“人海战”,确保关键信息传递准确、重点人员排查与防控没有遗漏。

家住浙江中路的居民蒋阿姨最近发现,春节假期过去多时,但弄堂里却有居民家门口贴起了春联。事实上,这是居委干部们不得已而为之。蒋阿姨居住的南京东路街道龙泉居民区是一片典型的上海老式里弄房,2000多户居民中有一半都是外来租户,弄堂里隔三差五地就能出现几个“新面孔”,租户人员流动性之强,让居委干部也感叹疫情期间人员排查的“防不胜防”。

上海老城厢居民区,图为东余杭路178弄。  (蒋迪雯  摄)

“防不住”肯定不行,居委干部只好采取最“笨”的办法,对暂时无人员回来居住的房屋展开“人盯人、户盯户”的不间断巡查,从水表、电表上的数字变化来判断“人回来了没”,“每天上午三次、下午四次,我们都笑称是‘朝三暮四’。”干部们还从城隍庙买来春联,像贴封条那样斜着贴在未回沪的居民门缝处。“没办法,既要做好标记,又要照顾到美观,只能这样了。”

上海老城厢的人员构成和路网结构已经说不上“谁更复杂”,这样兼具双重复杂性的区域又恰巧集中在市中心,正是最需要“智慧社区”治理的地方。但老旧的房屋结构、老年居民的集中、有限的社区空间和鲜明的人员流动性,让老城厢暂时只能用上最“笨拙”的防控办法。

春节期间,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华山居民区用上了无人机参与疫情防控   (蒋迪雯  摄)

不过,即便是“智慧+智慧”,有时候并不是“1+1>2”,反而也透着些“笨拙”。

陈娜,家住黄浦区,工作单位在长宁区。她发现,社区和单位的排查登记非常精细,但却不那么“聪明”。

1月底,陈娜从温州老家回沪后的第一周,变成了一位“全职表姐”——小区刷二维码填写登记表,街道发来小程序要求填写隔离信息,居委会发来一张excel表格,单位发来“问卷星”链接,单位所在园区发来一份腾讯文档,还需要微信回复物业、接听派出所打给居家观察户的电话,就连孩子学校也发来一份金山文档要求填写家长信息。“许多表格内容都类似,有些政府部门的表格合并成一张是不是效率更高?”

在陈娜工作地所在的江苏路街道,2月上旬上线了上海首个“一网统管”防疫专页上线——可以理解为“防疫专用版本”的“智慧社区平台”。2月下旬,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的“智慧防疫综合指挥模块”,也依托社区“智慧大脑”上线,用电子化、信息化手段汇总辖区各项防疫工作数据。但这些街镇、社区平台在“数据收集”这一智慧管理的“初始端”就遇到了难题:缺乏更大范围的数据,人员追溯容易“断线”。

上海不少街镇已经陆续启用了“社区大脑”“城运中心”“智慧城市指挥中心”   (舒抒 摄)

“街镇平台其实也需要来自市条线部门的数据。”一位街道网格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复工后,居委干部、基层网格员排摸回沪人员信息的工作量有明显增加,如果能将回沪人员在道口、火车站、机场进入上海时的登记信息提前告知居住地街镇,加强各方的数据“衔接”,那就能避免基层干部“大海捞针”式的排摸。

好在,防疫过程中,基层渴求的数据“衔接”也在不断优化。近期,境外人员入沪后,从机场、到各区、到社区,形成了一个防疫管理“闭环”,入境人员在机场办好各项手续和登记后,大约几点到达居住的社区,机场方面会及时告知社区干部,省去了社区干部反复上门“侦查”之累。


【三】

社区应用场景成为新技术“试金石”

疫情期间,民营企业家朱旭明为北新泾街道的居家隔离人员设计了一款远程体温监测手环,与手机APP绑定后,居委干部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随时知晓对方身体状况。但与此同时,街道干部林静每天拨打语音外呼“随访”居家隔离人员体温的电话却没有停止。

这样令人有些困惑的“重复”,发生在上海不少“智慧社区”。是智能技术仍有“天花板”,还是政府、社会机构和居民之间的沟通机制需要优化?

“居家观察手环是一个‘应急发明’,监测到的体温尚不能直接被卫生部门采纳,需要经过完整的医学产品认证,所以暂时作为动态数据参考。”林静告诉记者,疫情期间,社区中使用的新智慧应用大多为“应急”,比如机器人送餐、无接触快递投送、居家无感健康监测等。“技术都是现成的,但还来不及普及,暂时也不能低成本推广,也没来得及接入‘社区大脑’展开系统性分析……疫情把这些工作都‘推’着提前了。

2月以来,为长宁多个社区提供“AI移动菜场”服务的深兰科技企业也注意到,上海基层社区对智能设备、智能系统的需求和接受度均超出了预期。企业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类似“AI自贩柜”“AI结算台”这样的无接触零售设备,此前更多布局在虹桥枢纽、七宝万科、绿地贸易港等区域。但疫情期间,不少街镇都表示希望在居民区里设置无人零售柜,方便居民不出小区购买零售、油盐酱醋等杂货。此外,企业对今后产品研发中增加防疫功能也已经有了初步计划,包括为公交车进行防疫赋能,目前产品已经在研发升级中。

深兰科技“AI送菜车”内部,疫情期间暂时调整为主要提供新鲜农副产品的“移动菜场”   (舒抒 摄)

商汤科技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等地布局了AI智慧防疫解决方案的区域通行模块,大人流通过时也能无感筛查出体温超过37.3℃的人员,还能同时识别未佩戴口罩者。商汤方面透露,下一步计划将“AI无感测温”应用到包括社区在内的更多场景,对阻断基层的疫情传播贡献更多力量。

企业通过疫情定位了更加精准的产品研发方向,而社区基层对智慧技术的认识和利用,也在疫情发生的同时逐步进阶。

作为一家长期在上海深耕公共区域与社区治理的组织,“社邻家”副总经理汤治东认为,此次疫情折射出上海目前在智慧社区建设方面仍存在的部分“各自为政”的局面——区与区、街镇与街镇之间数据尚未打通,大家找各自的供应商开发系统平台,缺少更高层面的沟通机制。

“但上海是个高流动性的、跨区域性强的现代都市,人的流动是全域性的,数据却拘于一区、一镇,智慧社区的应用场景就必然存在局限。”

因为疫情而如雨后春笋般冒头的各类政务APP、小程序、问卷,也反映出了“数据不通”的症结。在组织社区活动时,如果采用“问卷星”等大家熟悉的小程序,居民业主的响应速度就非常快,如果采用某个全新的APP,那么最终报名人数经常寥寥无几。“智慧社区建设在硬件搭载完成的基础上,要开始关注软件应用的市场,尤其是企业应该对这一机遇更加敏感,主动向政府推荐自己的服务。”汤治东表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