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东坡:5000年来通透有情、豁达有趣的文学男神

 子山大人 2020-03-19

提到苏轼,你首先想到什么?

美食家们可能想到东坡居士那一碗让人垂涎三尺的东坡肉;诗词爱好者们可能出口成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旅游达人们可能脱口而出自己打卡过的西湖美景苏堤春晓。

在不同的人心中,苏东坡的形象也不尽相同,但不管是哪一种,人们对于东坡居士的喜爱之情可以说是溢于言表的。

正如江晓英所著《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一书中所说:“苏东坡在中国人心中,用‘喜欢’来表达似有不足,以‘甚爱’喻之倒更妥帖。”

由此可见苏东坡的个人魅力之大,简直可以称其为5000年来通透有情、豁达有趣的文学男神。

一、黄钟大吕,文学大家

在文学史上,词,兴于唐而盛于宋。宋词无论是在其表现形式还是思想内容上都广受大众所喜爱。既然提到宋词,那么就不得不提苏轼。他的《东坡乐府》是宋词发展史上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

区别于之前词人们婉约清丽的文风,苏轼的词为词坛吹来一股豪迈慷慨、激昂明快的新风。其词开豪放一派,为词在文学史上的发展增添了新的生命力,与豪放派的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不只是宋词,苏轼在散文上取得的成就亦颇高,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以及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苏轼的文学作品,涉猎广泛、数量众多,不管是历史典籍还是秘闻野史,他都饶有兴趣。他是真正热爱文学、热爱创作之人,并且以极高的文学造诣璀璨闪耀于中华文明的浩瀚长河。

二、多才多艺,人间乐趣

最近两年网络上比较火的一句话是:“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真的男神,一定是拥有着有趣的灵魂,让人折服于他的幽默与真性情的。

套用一句网络句式:不喜欢纵情山水的美食家不是好书法家。东坡先生兴趣爱好极为广泛,多才多艺的他真真是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他喜好山水,经常造访名山名水、遍历大好河山。在其弟苏辙眼里,畅游山水的苏轼仿佛是逍遥自在的山中神仙:“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与自然为伴,灵山秀水之间,苏轼的豪爽与活泼想必也与经常出游、开阔眼界有关吧。

除了寄情山水,苏轼还喜欢花木、品茶、酿酒、美食,他的书法绘画造诣也极高: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与文同并称“湖州画派始祖”。这样一位多才多艺的文艺青年自然是名副其实的真男神了。

即使是在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密州,苏东坡也能苦中作乐,调侃自己去废弃园子里寻菊果腹,怡然自得,不觉辛苦。如此可爱直率,谁能不爱呢?

三、伴侣知己,有情有义

有一种吸引力法则,大意是: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近朱者赤”,男神身边也总是围绕着一群优秀的人儿。

在友情上,苏东坡作为一个拥有真性情的文人,身边聚集了不少优秀可靠的朋友知己。

意气风发之时,他们脾气对味,文字上互相指点,仕途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倾听;遭贬患难之时,他们不离不弃,危险面前共进退,大浪之中共沉浮,困难之下共承担。

在爱情上,苏东坡更是有幸与知心伴侣相知相守、情深意暖。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初学这首词时,我就被它的真挚情感所打动了。苏轼在这首写给亡妻王弗的悼亡词里倾注了太多心血,足见苏轼对妻子的爱意之深

苏轼与第二任妻子王闰之也是一段温暖和美的姻缘,他称她为老妻,彼此尊重、相濡以沫,风风雨雨二十五年,直到闰之46岁时去世,苏轼在祭文中写道“泪尽目干”。

这样一位重情重义的男人,对待侍妾王朝云也是真心爱护、情深意长。朝云天真玲珑,苏轼怀念她:“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如此深情,不禁让人感叹:有夫如此,人生无憾啊。

四、为民惠民,世代传颂

东坡先生在官场浮沉的年岁里,几经被贬,起起落落,不管官职处境如何,唯一不变的是他那颗为民着想、利民惠民的心。

苏轼在密州任职的第二年,恰逢密州蝗旱灾害相连,西北方的西夏又不断进扰。他直接去到受灾前线办公,一边向朝廷报告请求减税;另一边聚集各方力量突击抗灾,终于将灾难消除。年近不惑的他不但解除了人民疾苦,而且时刻准备着驰骋沙场,他写下《江城子·密州出猎》这一名篇,抒发了为朝廷效命、保护百姓的志向情怀。

杭州时,西湖淤塞、水草疯长,苏轼与水利专家商讨计划并召集工人,终于想出筑造长堤的法子来治理西湖。治理好后的西湖美不胜收,民众感激不尽、喜笑颜开。现在苏堤仍在,苏轼的功绩不可磨灭。

定州,苏轼带领人们将荒野水滩变成了能解决民众温饱问题的水田;在惠州,苏轼力促完成了东江大桥的建设,便利了民众的交通往来……为民办事的例子还有很多,心系苍生的苏轼当之无愧真男神的称号。

五、通透豁达,赤诚一生

除了优质文章、高尚品行、真实性情,苏轼最让人赞叹佩服的,是他豁达的人生态度、通透的心灵智慧以及磊落赤诚的情怀。

我日常读苏轼词,尤其喜爱的一句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醉归遇雨,不要害怕这风雨啊,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披着蓑衣,也可在风雨里潇洒来去啊。

纵观苏轼的一生,哪怕遭遇再多的坎坷磨难,他也依然以乐观态度面对,宠辱不惊,有真正的大家风范。他一生与佛结缘,外学内化,吸收成自身的智慧养分,在禅意的顿悟里修炼了一颗干净剔透的赤诚之心。

每当我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读读东坡的诗词,想到他那么多的磨难都翻越了,我这点儿小挫折又算什么呢?他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仿佛灯塔般温暖明亮。


读完江晓英所著《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窗外的雨也小了些,雨天读书真是人生畅快之事!这本传记如此条理清晰地深入探究了苏东坡的一生,为读者更好的了解苏东坡其文其人构建了立体、形象的理解空间,读罢收获颇丰、感受颇深。

我收拾好背包出门,走在街上,正好雨停了,想起那句“也无风雨也无晴”,就继续前行吧!无论风雨阴晴。文学男神的乐观精神将会永远激励着我前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