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淡 | 鸡年说鸡

 香落尘外 2020-03-19

本文已授权本平台发布

 

鸡年说鸡

文 | 平淡

版式设计 | 湛蓝

郭乃瑜老师赠予我一幅雄鸡高歌的国画并精美装裱,我心中大喜,爱不释手。猛然间想起2007年春县诗词楹联学会到本人所在单位采风时,许敏老师曾为我编撰过一幅嵌名联,由王述尧老师精心书写,联与画相得益彰挂于宅第岂不美哉?我从藏品中找到那幅联:“芝伴兰亭添墨彩,水衔竹榭奂文华。”遂让友人陈先生装裱一新,与雄鸡高歌画一块儿悬于宅中过道之处,凡到过寒舍的友人无不称赞联佳画美。

郭老师是我读初中时的美体老师,也是我们的副班主任,当时为县内赫赫有名的画家,只是步入政界后少有闲情逸致,直到退休后才重操旧业,且担任老年书画学会会长。他最拿手的是作山水画,其次才是以鸡为首选的动物画。郭老师送我鸡画而不送山水画,我深知其意。山是静的,鸡是动的;山是死的,鸡是活的;山是冷的,鸡是热的;山是哑的,鸡是叫的。老师是让我行动起来,活跃起来,热烈起来,呐喊起来,以朴实的情感,书写晚年的人生,讴歌时代的风采。

磐石之上,金鸡报晓,一唱雄鸡天下白;山花点缀,鹤立鸡群,大地微微暖气吹;闻鸡起舞,洒扫庭除,人间正道是沧桑;点点滴滴,鸡毛蒜皮,唤起工农千百万;金鸡独立,秋光无限,万木霜天红烂漫;吉星高照,生机勃勃,春风杨柳万千条;好好学习,积极向上,而今迈步从头越;欣逢盛世,吉祥如意,中华儿女多奇志;激浊扬清,集思广益,玉宇澄清万里埃;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敢叫日月换新天。以鸡字及鸡字谐音组成的成语,汇集了大自然的壮美,点燃了进取者的激情,讴歌了华夏人的梦想。

在童年时代,看雏鸡出壳是很好玩的事情,我们家每年夏天总要孵一窝鸡,有时在秋天还要孵一窝,老人们称其为“秋圪都”。每当夏天炎热时期,总会有老母鸡落窝(停止产蛋后体态松垮体温升高口里咕咕地叫的样子),据说落窝鸡的体温可达到42度,这时候便是母鸡孵化小鸡的最佳时机。奶奶找来一个柳条编的筐子,下面放一层厚厚的黍头子(收完黍粒后的黍穗),并用手拍打成圆形的窝状,选新鲜鸡蛋12枚置于其内,将落窝鸡放置筐中,最后用黑布将筐子蒙上。老母鸡像经过培训似的,将鸡蛋紧紧地搂在身下,不时地发出搅动的声音,如果有人走近筐子旁边,便会发出警惕的尖叫声。孵化过程中的母鸡非常守岗,六七天才进食一次,也是吃一点东西喝几口凉水便匆匆返入筐内,生怕冷待了它的宝贝孩子们。

常言道,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意为孵鸡以21天为准,其实那只是个基本概念,如同产妇的所谓预产期,并非十分精准。早的在第20天即可出壳,晚的则在第22天,多数是在21天。说来也怪,最后出壳的那只小鸡往往是身体最小的,俗称“垫窝子”,农村人总是将兄弟姐妹们最小的一个也戏称为“垫窝子”,好像有点贬义的意思。孵化到20天那天,奶奶每隔一两小时便要将母鸡捉出来,翻看哪个鸡蛋滚动的厉害便拿到热炕上,这时我们便可观看雏鸡出壳的有趣场面。滚动的鸡蛋上突然会出现一个小口,随之会听到微弱的叽叽声,尖尖的小嘴逐步把小口啄成大口直至裂开,最终一只小巧的生命便脱颖而出。刚出壳的雏鸡在炕上滚动几下便跌跌撞撞地站起来,这时候的小鸡,浑身还是湿漉漉的,纤细的羽毛稀疏地贴在身上。经过三五个跟头的磨炼即可蹦蹦跳跳地活跃起来,羽毛渐渐蓬松,毛茸茸的样子和跌跌撞撞的举动煞是可爱。嘴里叽叽叽叽地唱着人们听不懂的曲子,像刚入幼儿园的孩子似的。任何动物的出生都没有人类那么娇嫩,它们总是生下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行走,特别是像鸡这种非哺乳动物,不但出壳就能行走,而且马上就能觅食,小鸡的生命极其顽强。

然而,小鸡的生命又十分脆弱。我们知道,猫不但以老鼠为猎物,雏鸡也往往是猫的果腹美食,在小鸡到成鸡过程中,起码有一半会夭折于猫口。奶奶对小鸡采取的则是养猫护鸡的特殊手段,每逢小鸡出窝,奶奶便将家中的大花猫捉至小鸡跟前进行驯化。奶奶一手掐着猫的脖子,一手指着小鸡群,厉声喝到:“大花猫我告诉你,这是咱家的小鸡,如果你胆敢咬一口,看我不揍死你才怪!”说完后在大花猫背上重重地打几下,大花猫“喵呜喵呜”地直叫。或许是大花猫听懂了奶奶的话,怕受皮肉之苦吧,大花猫总是躲着小鸡远远的,绝不受美餐的诱惑,我想大花猫的口水一定没有少流,痛苦的忍耐可想而知。大花猫甚至为了表现自己的忠心,竟然主动承担起抵御外来猫侵犯的职责,当邻居家的猫刚进到大门口时,大花猫便瞪大眼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过去,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吓得来者仓惶而逃。为了表彰大花猫护鸡有功,奶奶也不亏待它,总是从牙缝中省下一点吃食来喂它,它好像也觉得自己是有功之臣,晚上体体面面地睡在奶奶的热炕上直打呼噜,冬天甚至钻进奶奶的被窝里取暖,这大概就是人与动物和谐的一种表现吧。

母鸡是非常勤劳的,夏天出生春节前就下蛋,母鸡是家庭主妇的宝贝疙瘩,鸡蛋是贫穷时代的重要经济来源。母鸡对大多数农村家庭来说可谓功不可没,油盐酱醋靠它来换,亲朋好友靠它来招待,比如新女婿上门相亲,如果准丈母娘给端来一碗荷包鸡蛋,那就毫无疑问,准丈母娘通关了。那时候养鸡基本不用粮食,最多给吃点米糠而已,春天百草返青,鸡靠绿叶充饥;夏秋千虫出笼,鸡靠食虫而饱;即便在冬天,也全靠在野外刨些丢撂的粮食果腹。母鸡很有爱心,它带领一群小鸡到处觅食,到嘴的食物自己却不肯咽下,总是在嘴里过滤一下后吐给小鸡,它应该也知道这些小鸡并不会像乌鸦一样懂得反哺,但还是将所有的爱赋予它的孩子们。母鸡很低调,总是竭尽全力地为人类多产蛋,尽管产蛋后会“呱呱大呱呱大”地叫几声,但那并不是彰显自己的功劳,而是告诉主人快来取蛋,以免受到外来者的侵害。母鸡是幸运的,在我的记忆里,只要不被狐狸和黄鼠狼抓走,母鸡还是比较长寿的,我家有只老母鸡就养了15年才寿终正寝的,奶奶说那只鸡比我还大七八岁呢!我记得它时一年已产不了几个蛋,爷爷说过年宰了算了,奶奶说不能过河拆桥,甚至有时还给它偏食。到最后,这只母鸡非但不产蛋,反而干起了公鸡的活儿,大白天竟打起鸣来,邻居说那是老不为贵了,宰了为好,奶奶依旧不听。一个深秋的早上,那只老母鸡没有出窝,奶奶感觉不妙,终于从窝内拉出它的尸体,奶奶竟滚下两行泪来,责令我和姐姐将其埋在街外的杏树底下。

公鸡与母鸡则大不相同,天生一副耀武扬威的模样,走起路来大摇大摆,像大腹便便的将军般自信。公鸡的职责除了像越南的男人一样主要以繁衍后代为己任外,剩下的就是五更打鸣。没有公鸡的帮忙,母鸡下的蛋是孵不出小鸡的,也许这也是公鸡骄傲的资本,据说一群母鸡中有公鸡陪伴才能多产蛋,或许有点阴阳平衡的道理。正因为它有五更打鸣的本事,便成为农民兄弟的好朋友,在没有钟表的日子里,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养一两只公鸡,公鸡打鸣成为受苦人起床干活儿的统一号令,也成为家庭主妇洒扫庭除的家务开始。公鸡为什么会不迟不早在五更打鸣,老百姓说公鸡就是玉皇大帝派来的钟神,专门监管睡懒觉的人早起的。科学点的说法是,公鸡体内有一种叫松果腺的东西,加之雄性激素的刺激,到黎明之际受光的影响而产生的鸣叫,听起来总觉得有点牵强附会,自然界的许多东西,现代人并不能完全揭晓,公鸡五更打鸣或许还是一个谜。

动物与人类的性别美正好相反,人类的美以女性为代表,动物却多以雄性为代表,无论老虎、狮子,还是锦鸡、孔雀皆如此,公鸡也是以漂亮的体态获得画家的青睐,在太极拳中也有金鸡独立的拳路,甚至在电影界也设立金鸡奖为霸。公鸡是激昂的,古人歃血为盟,结拜兄弟,便在酒中滴下几滴鸡血,豪言壮语,信誓旦旦,不求同生,但愿同死,一股英雄气感天动地。公鸡是张扬的,它毫不掩饰自己宏亮的嗓门,愿在任何红火热闹的场合引颈高歌,伟人一句“一唱雄鸡天下白”的诗句更成为它的魅力所在。公鸡代表着友谊,自从公鸡成了画家的宠物,便寓意吉星高照、生机勃勃的前程,也是文人们相互馈赠的极佳礼物,郭老师送我金鸡独立的画,便注入了浓浓的师生情谊。

鸡的地位也是随时代而定的,尽管鸡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鸡蛋成为全世界认可的营养食品,但鸡本身的命运却远没有曾经的惬意。小鸡失去了曾经的母爱,用电孵化在全世界普及,被母亲呵护的那种幸福感荡然无存。人类给它们注入了催化剂和成长素,雏鸡出生三个月便能开始产蛋,人类连一天的休假都不肯给它们,恨不得一天能产两三个蛋才更来劲儿。更有甚者,以所谓的科学饲养法,能让一只鸡长出六只翅膀四条腿来。如此的摧残大大缩短了母鸡的寿命,一般不到两年母鸡即精疲力竭,再难满足人们的愿望,于是便将自己的身体献给人类,成为宴席中的一道美餐。其不知,人类也聪明反被聪明误,糟践鸡的那些化学原料最终在人们的身体里安家落户,其后果可想而知,你懂的。

猴年已去,鸡岁来临,我们不妨以雄鸡一样的高昂气势,以母鸡一样的务实精神,少做点害鸡也害己的傻事,多做点利人又利己的实事,踏踏实实地过好自己的日子吧。

作者简介

平淡,一个老来无事的退休人员,喜欢敲打文字的人,阳泉市作协会员。爱好旅游,善写游记。有时也写写诗词和楹联,现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香落尘外管理团队

主编:湛蓝

总监: 犇  徐和生

顾问:刘向东  龚建明  蒋新民  崔加荣  胡家喜  孟江海   李思德   王智林

特邀顾问:乔延凤

排版:强哥   凤尾

审稿一组: 铜豌豆  柳外斜阳  莲之爱

审稿二组:连云雷  风碎倒影  无兮

终审,校对:烟花  清欢

播音:从前慢  魏小裴  向日葵的微笑  过往云烟   叶儿   佳石  自在花开

稿费:湛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