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冲泡】环壁注水和定点注水,这一篇讲明白~

 小陈茶事 2020-03-20

秋季是村姑陈最喜欢的一个季节。

到了秋天,可以穿及踝的长裙,披散着长发,去江边放风筝。

或者,穿上飘逸的茶服,带上茶具,去山顶泡茶。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杯茶香出墙来)

然而,俗事缠身,每到秋天,这种愿望总是难以实现,只能留存在想象里。

早晨跟一个茶友聊天,聊起泡茶。

她给我展示了她的泡茶工具,两只很漂亮的日式和风饭碗。

大只的做盖碗的碗,小只的做盖,拿来泡茶。

我一看就觉得这茶泡出来肯定不好喝,水量很难控制,不是多了就是少了,它俩是做饭碗的,不像盖碗,专为泡茶设计,有出水口,茶汤倒出来极为顺畅,不会因为口小出汤慢而闷出苦茶汤。

果然,不一会儿茶友发图过来,第一冲,汤色深沉泛红色,她说,有点苦。

是呀,第一冲就是这种浓墨重彩的汤色,肯定是苦的。

问题出在哪里?

自然是出在泡茶的工具上。用两只漂亮的和风饭碗泡茶,漂亮是很漂亮,但它只和意境有关,却和好口感无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饭碗,只承载盛饭的功能。盖碗,才能承担泡茶的功能。

把不合适的人放在不合适的位置上,会出问题。

用不合适的盖碗泡茶,必定会泡出口感不好的茶汤。

因为受了这位茶友的启发,想起最近部分茶友在讨论去年的秋白露该如何冲泡,遂泡了一泡2017秋白露,并逐泡拍下了图片,从注水,到出汤,到茶汤色泽,到叶底,尽可能地还原现场,呈现原貌。

今天的文章,图片为主,文字为辅。

希望呈现出小人书的那种表现方式,以图文的形式,把泡茶的全程,做全方位的展示。

这是给所有不会泡茶的读者的福利,请收藏。

2017白露茶冲泡纪实

准备工作:

1.白瓷盖碗一个,110毫升左右。

2.2017白露茶一罐。

3.某田矿泉水,烧沸。

4.茶夹一个,公道杯一个,茶杯若干。烫碗温杯,烧水。称茶5克。

1

第一冲。

环壁注水。

由于干度达标,秋白露身轻如燕,沸水注入时,茶叶被沸水浮起来,浮于茶叶表面,只有底层1/2的位置能浸入水中,也就只有这一部浸到水的秋白露,能释放出物质到茶汤里。

故而,第一冲的汤色是清浅的,像清冷的月光。

喝一口,香气清雅,有明快的花香,有丝丝药香。水温润顺滑。

不常喝白茶的人,会觉得这一泡比较淡。

这一冲,村姑陈个人比较喜欢喝,淡极始知花更艳。

并且,从淡到浓,再到淡,从头到尾全喝过,才能充分体会一款茶所有的面貌、所有的风情,才能对它有全面充分的认知。

有的人担心第一冲不干净,认为是洗茶汤,要倒掉。我觉得不必。空气污染如此严重,空气中那么多细菌,我们尚且天天呼吸得十分畅快,为何对一杯茶如此严苛?

等解决了环境问题,地沟油问题,再来对茶提要求吧。

2

第二冲。

环壁注水。

这一冲,沸水注入后,基本上所有茶叶,都浸入到了水中,除了几枝特别长,特别倔强不肯屈服的茶梗。

新月色的茶汤里,基本上包含了所有茶叶释放的物质。但,只是睡梦初醒般的初级释放,叶片和茶梗上的毛孔们还没来得及全部打开,只是部分被唤醒,释放也只是浅表层的释放。

君子之交淡如水。

刚认识的朋友,交浅,自然不能言深。

这一冲的茶汤,就是这种感觉。

3

第三冲。

定点注水。

沸后不低于95度的水。

茶叶全部浸入了茶汤。叶细胞大多数打开了,茶梗也有小部分释放了物质。

表现在茶汤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叶与梗的内含物,在茶汤里交织。叶的花香与药香,梗的胶质与稠滑感,尽皆在汤里找到了踪迹。

这一冲的注水,不再像前两冲般的环壁。

这是因为,经过了前两冲的环壁注水,茶叶和茶梗基本被淋湿了,烫软了,服贴地沉在碗底,不必再用环壁注水的方式让茶叶全面浸水了。

另外,环壁容易让水温下降,不如定点注水的温度来得高。而高温,更加容易让茶叶的内含物质释放。

第三冲,像茶汤从青年到中年的过渡期,是即将盛开的花朵,黎明前的启明星。

请认真喝它。

下一冲,好戏,即将要开场了。

4

第四冲。

这是一泡白茶最黄金的岁月。当它成为茶渣,被倒进茶桶的时候,唯一能让它回忆的过往,便是这第四冲的时光。

本冲,茶叶全部乖顺地留在了盖碗底部,且定要高温的浸润,方能让茶叶顺畅释放养分。故只需要定点注水,不需要环壁。

出汤时间一样是5秒内出水。

出汤手法尽量要快,茶叶的内含物质仍是极为丰富,方才释放了小部分,还有大部队留在叶片和梗里面,若不迅速出汤,留热水在盖碗里闷泡茶叶,将会把大量的物质提前释放出来,当部分物质浸出量过大,会呈现出苦涩味的茶汤,影响口感。

香气明媚,带着夏花的馥郁、奔放和缠绵,汤感稠滑柔美,一泡茶最美好的口感,在这里尽情体现。

茶汤的香气和口感,在这一冲里达到了峰值。

香气和汤感,已经到了山顶,接着,就要下山了。

5

第五冲。

叶片基本上全部被水浸润了。

在上一冲里偶尔还能见到的、叶片褶皱起来没浸到水的干片部分,也基本消失不见了。

叶片细胞都喝饱了水,变得鼓鼓的,茶叶在盖碗里的体积,也变大了。前两冲时候叶片和梗还只是占据了盖碗底部1/2的空间,到这一冲,基本上冒起来,都到碗沿处了。

叶片浸透了水,就会加快物质释放。故而这一冲,也不要坐杯,5秒内出水为好。

喜欢坐杯的朋友不要急,下一冲,村姑陈会安排你坐杯的。

准备好手指,手法不熟悉的要挨烫了。

坐杯后,盖碗是很烫手的。

6

第六冲。

新烧一壶水,沸腾。

水注入的时候,居基还有“嗞啦”声,看来存了一年,干度还是很高很标准的。茶存得好,奖励自己一只鸡腿。

香气仍是明媚的甜花香,带着微沉的药香,汤水稠滑。

到这一冲,一定要另烧一壶水,并且是沸水。

唯沸水,才能释放出茶汤里的残留物质。

略坐杯5秒。从水注入到出汤,一共10秒时间。

这样方能让茶叶浸润足够的时候,释放足够的物质。

7

第七冲。

到这一冲,叶片全部舒展了。

像一个终于熬到中年的人,举手投足间,全是看透世情的淡然。姿态从容,处变不惊。

叶片们喝饱了热水,皮肤很有弹性,叶片展现出柔软的身姿。

看叶底可以发现,叶片表层还是较硬,有略微的脆感。

这是秋白露的特征,蜡质层厚,叶片厚,冲泡时释放慢,耐泡度高。

故而,这一冲也要坐杯。20秒。

20秒后出汤,汤照样很甜,很香滑。但若达不到这个时间,则汤很容易单薄,喝在嘴里寡淡无味,尤其是抽烟的茶客,喝到这种汤,必定觉得像在喝白水。

8

第八冲。

坐杯30秒。

坐杯的目的,是把残留的养分压榨出来。否则会让茶淡薄无味。

但也不能坐太久,坐太久,容易泡出咖啡碱,让茶汤变苦变涩。

有的朋友一提到坐杯,很高兴,就死劲拼命地坐,跟朋友聊天聊得开心,老早忘记还有茶汤闷在盖碗里。等到想起茶来,早闷久了,倒掉又可惜,只能硬着头皮把又苦又涩的茶汤喝下去,还美其名曰,这茶劲道,有滋味!!

又苦又涩,果然有滋味!!

我怕痛风,这种“滋味”还是不要也罢。

9


第九冲。

定点注水。

让水从顶部均匀渗透到茶叶内部。

像戴了一顶热乎乎的帽子,茶叶懒洋洋躺在里面,很舒服。很惬意。枝叶都舒展开来, 不经意间,养分就释放到茶汤里了。

这次的坐杯时间,是60秒。

茶叶到了强弩之末,只有用力坐杯,才能让残存的养分,统统释放出来。

这样才不会浪费茶叶。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方不辜负。

10

第十冲。

定点注水。

坐杯2分钟。

高山茶就是这点好,到最后,坐杯2分钟,也不苦涩。

喝这一泡茶汤,汤水还是滑的,但滋味却淡了。

像坐在山顶看夕阳。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结   语

定点注水和环壁注水,是注水的两种方式。

何时使用定点注水,何时使用环壁注水,要看是哪种茶,比如岩茶和白茶,就要分情况对待。

具体到白茶,村姑陈的建议是,白毫多的茶,身体轻盈,前两冲环壁注水,尽量让茶叶及早浸没到茶汤中,尽早释放养分。

早释放,在茶叶仍然鲜活的时候释放,鲜爽感和香气能一起出来,抱团呈现,鲜香一体,香鲜扑鼻,高山茶的韵味,才能淋漓尽致地体现。

另外,早释放,汤水稠滑度与香气一同沉入水中,芳香分子被稠滑分子包裹,像一瓶香露,芳香分子被稠滑分子包裹,又稠滑又香醇,喝一口,不是咽下的,而是滑下的,这种感觉实在美妙。

后几冲,尽量定点注水,定点注水能形成一个热水组成的盖子,均匀笼罩在茶叶上。像蒸汽一般,让茶叶均匀释放,形成可口茶汤。

当然,这种冲泡方式,也不是萧规曹随的。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泡茶时的实情做出微调,方才能保证茶汤的口感。

规矩是人定的,但若天赋异禀,自可以视规则为无物。

借用伟人的那句话来做今天文章的结尾:管它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2018年,《白茶鉴茶课堂系列》的原创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