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ToB系列 I 中高端养老机构“适老化家具” 配置研究及行业发展方向展望

 AgeclubDOC 2020-03-20

开篇:

  这些年,随着中国养老机构品质的快速升级,“适老化家具”从无到有,成为了养老行业重要的“标签”,根据AgeLifePro调研结果看,中高端养老机构“适老化家具”配置率近乎100%,已经成为“行业标配”。

  从成本维度,通常情况下,“适老化家具”会占到中高端养老机构设备设施购置成本的40%以上,是重要的成本影响因素。

  然而,是不是所有养老机构/空间都要配置“适老化家具”?是不是所有的家具都需要“适老化”?养老机构该如何进行“适老化家具”配置?随着行业整体发展,“适老化家具”领域该如何转型?未来又存在哪些机会?

  这些问题的背后,我们看到整个行业对“适老化家具”依然存在不少认知误区,亟待重新认识、重新思考。

  放眼未来,AgeLifePro相信:伴随着中国养老行业的快速成熟,早期蛮荒时代的“适老化家具”理念和做法,必将迎来一次新的迭代和升级,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起点、新共识。

  第一章节:认知误区

  AgeLifePro从“养老运营(甲方)”“适老家具公司(乙方)”两个维度进行了充分调研,看到“适老化家具”主要经历了4个方面的认知误区。

  认知误区1:

  “适老化家具”是重要的营销卖点

  行业初期,随着大资本进入,对于各个层面的“适老化”需求都极为迫切,在这个阶段,“适老化家具”更多作为营销卖点的定位,但随着项目的陆续开业,从实际运营和客户反馈看,“适老化家具”不仅没有能给项目带来溢价空间、去化速度的提升,甚至并不是客户选择养老机构的“关键决策敏感点”。

  认知误区2:

  “适老化家具”只围绕老人需求

  对于“适老化家具”的第二个认识误区,是我们所有的思考出发点都只围绕老人需求,而忽视了机构的运营需求。

  而“老人需求”和“机构运营需求”在某些维度上是有矛盾的,就好比“老人希望养老机构要配置三甲医院”和“养老机构更多只会配置医务室”的道理一样。

  只围绕老人需求会造成的核心问题是“过度适老化”,而“过度适老化”会给养老机构带来“资源浪费”和“成本增加”。

  认知误区3:

  “适老化家具”比普通家具贵

  行业对“适老化家具”普遍存在的第3个认识误区是——“适老化家具”比普通家具贵,这背后的原因是早期养老市场空间有限,适老化家具公司会把大量的研发、设计成本分摊到有限的家具出货量中。

  另外,也有少数公司利用了早期行业对适老化家具的“知识空白”,加大利润空间。

  AgeLifePro采访了国内某知名家具品牌工厂负责人,得到的答案是——“家具成本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材质、工艺,而我们常见到适老化做法,比如倒圆角、隐形扶手等并不会造成家具成本的大幅提升,对于养老机构这种工程类项目,专业的综合设计可以大幅度优化成本”。

  认知误区4:

  “适老化家具”的核心是倒圆角

  “倒圆角”是适老化家具的重要标志,但并不是适老化家具的核心。

  从老人角度,我们更应该关注:适老化家具的材质选择(如:材料的环保等级)、安全性风格样式(符合目标客户的审美)、储物空间等。

  从机构运营角度,我们更应该关注:适老化家具的成本、呈现效果(视觉档次)、耐用度(目前很多适老化家具公司都可以提供3年以上的质保期)、对居室空间的使用率等。

  第二章节:转型趋势

  在与国内某知名养老家具公司创始人访谈的过程中,AgeLifePro深刻地感受到:

  随着中国养老行业的快速成长和运营沉淀,“适老化家具”也将进入到下一个发展周期,“粗放”、“暴利”、“价格战”的时代必将过去,面向未来,只有更“专业”、“品质”、“高性价比”才能长久。

  趋势1:从“适老化家具”到“适老化环境”

  以“适老化家具”为切入点,营造完整的“适老化环境”,包括:无障碍扶手、窗帘床品、部品摆件等软装要素,而适老元素的体现也从“显性适老”,升级为“隐性适老”。

  趋势2:从“产品供应商”到“方案提供商”

  不单单提供产品,而是提前介入项目设计,提供完整的软装设计方案,设计能力的重要性将超过产品本身。

  趋势3:从“营销场景”到“运营场景”

  跳出噱头式的营销场景,回归运营一线,了解运营需求和客户反馈。

  趋势4:从“功能效用”到“品质效用”

  不单单从适老功能出发,更多考虑整体效果的呈现,品质感极为重要。

  趋势5:从“乙方思维”到“甲方思维”

  不再是传统的“乙方思维”,而是站在甲方立场,从项目整体运营和投资角度,实现适老化家具的合理配置,成本优化。

  趋势6:从“B端业务”到“C端业务”

  目前从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后台数据分析,对于C端,“适老化家具”概念几乎零认知,存在巨大的市场机会,而通过万链、爱空间等家装公司切入C端市场是个值得尝试的选择。

  结语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从事适老化家具业务的公司至少在30家以上,行业整体竞争格局激烈,业务主要呈区域性分布,还远未形成全国性寡头。

  从公司背景划分,大致可以归为3类:软装设计公司、传统家具生产商、以及养老设备设施平台整合商,不同背景的公司短期内拥有各自的优势资源,但从长期发展趋势看,软装设计背景公司更有机会。

  最后,与大家分享国内某知名养老品牌的2张项目实景图,看不到“噱头式”的适老化家具设计,成本也并不高,但家具的每一处细节都充分彰显出“基于运营和老人使用场景”的深刻理解。

  AgeLifePro坚信:“适老化家具”的发展方向一定不是从“高不可攀”到“699元/平米”,而是基于“价值”的创造:

  空间使用效率的提升+项目整体品质与成本优化的控制+专业的设计能力与服务,这是中国“适老化家具”To-B业务的未来,而To-B之外,一定会有更广阔的的天空。

  关于“ToB”:

  纵观国内外养老产业发展历程和整体格局,“养老机构”无疑都是推动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自2013年国务院35号文发布以来,各路资本涌入,不同类型、不同定位的养老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这些养老机构构成无数个“B”(Business)。

  而AgeLifePro清醒地看到: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些“养老机构(B)”遇到的核心问题依然是“如何实现盈利”、“如何提升收入”、以及“如何优化成本”这三座大山。

  若能翻阅这三座大山,将从本质上推动中国养老机构的高速发展,而类比国外养老产业发展经验。

  我们发现:围绕这些养老机构(B)的“专业细分”无疑是一条可借鉴之路。

  AgeLifePro将其定义为养老领域的“ToB”业务——包括:护理派遣、餐饮外包、药品配送、布草清洗、营销获客、文化娱乐等20余个专业细分领域。

  AgeLifePro将基于此,以类似“庖丁解牛”的方式,将养老机构的各个经营要素进行系统拆解,力求构建完整的商业研究体系,为养老机构(B)找到真正可落地的“盈利模式”,为中国养老行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