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标准解读】《建筑施工用附着式升降作业安全防护平台》JG/T546-2019

 cxag 2020-03-20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以其安全、快捷、经济、实用的优势和卓越的技术性能,已在全国推广普及。同时,产品种类不断更新,《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已不能满足使用需求。为规范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管理,最新的《建筑施工用附着式升降作业安全防护平台》行业标准将于2019年12月1日实行。

《建筑施工用附着式升降作业安全防护平台》(JG/T546-2019)以下条款需要重点掌握。 

专业术语

1)平台结构:平台结构由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承结构及平台构架组成;将JGJ202中的“水平桁架”概念变为“水平支承结构”。

2)竖向主框架:在JGJ202平面桁架、空间桁架基础上增加刚架形式的竖向主框架。 

3)停层装置:当平台停在某一楼层上时,将平台的全部荷载传递到建筑结构上的承力装置。

将JGJ202中的“附着支撑结构”概念改为“停层装置”。

分类和标记 

1)新规范4.2.2中规定,附着式防护平台根据平台高度划分类别,每个类别的附着式防护平台都应按该类别的高度上限值进行设计计算,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a)平台高度在16.5m及以下时,应划分为Ⅱ类;

b)平台高度在16.5m以上时,应划分为Ⅰ类;

c)Ⅰ类平台在设计计算时应按实际高度进行设计。

设计构造

1)新规范6.1.2.3中明确:可变荷载的施工荷载,包括施工人员、小型工具、作业层上不大于1kN/m2的堆载;

2)规范6.1.7.3中明确:竖向主框架顶部处于悬臂工作状态的受力分析计算,应按施工荷载布设在顶部各作业层上,竖向主框架受水平风荷载及因施工原因产生的水平荷载、平台结构自重荷载、施工荷载作用,最上层有效附着支座以上的竖向主框架处于悬臂状态的工况,对竖向主框架进行受力分析计算(图1),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按平台提升后,顶部附着支座D暂不能安装,附着支座A以上平台处于悬臂状态的工况进行分析计算;

b)应是底部附着支座C(如果无支座C则应选择支座B)承受单个机位的全部竖向荷载;

c)附着支座A、B(及模板拆除后安装的D)应视为滑动支座,附着支座C(如果无C支座应选择支座B)可视为固定支座。

图1 竖向主框架受力分析计算示意图

3)单片式竖向主框架。由立杆、水平杆、斜腹杆焊接而成的高1.9m以下、宽1.2m以下的标准节,上下标准节可用焊接或通过端部焊接法兰与螺栓连接,形成单片式的平面桁架结构。标准节也可制成刚架,但斜杆必须覆盖立杆高度的80%以上(图2)。

图2 刚架式竖向主框架构造要求示意

4)新规范6.2.3.3条明确:装配型附着式防护平台在平台底部应设置水平支承结构,与竖向主框架同宽,平行于建筑工程墙面,水平支承结构应为空间结构,其高度宜为0.6m~2.0m。当采用平面刚架做水平支承结构时,平面刚架内外肢钢梁结构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a)当采用方钢结构时,不得小于160mm×160mm×3.5mm。

b)当采用普通工字钢时,不得小于I16#。

c)当平面钢架内外肢钢梁结构尺寸不能满足上述1、2款要求的,应将平面钢架改为空间桁架式结构。

5)新规范6.2.5明确:附着支座应有导向功能,其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a)竖向主框架所覆盖的每个楼层处应设置一道附着支座,有效支座不应少于3个。

b)单片式主框架的平台其附着支座可按其提升、防坠、防倾等功能合并设置成一个或分别单独设置;合并设置的,起提升作用的支座与起防坠作用的支座应分开设置。

6)新规范6.2.5明确:支承附着支座处混凝土强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且不得小于C15,悬挂升降设备提升点处不得小于C20。

7)新规范6.2.6明确:停层装置应设置于附着支座上,并应为专门设计的定型构件,且宜具有高低调节装置,不得使用扣件、钢丝绳等现场周转材料制作的简易装置。

  技术要求  

1) 防坠落装置技术性能除应满足承载能力要求外,还应符合表1的规定。

导轨上的梯格式结构件上梯格的间隔距离应与防坠构造的尺寸相匹配,且其竖向中心距不得大于150mm。

2)新规范7.3.3明确:附着式防护平台使用的低速环链电动提升机额定起重量应大于或等于2倍机位荷载。

3)新规范7.3.11明确:当提升设备采用电动丝杠提升机时,丝杠应为通长整根圆钢,不得接长使用,丝杠直径应不小于f40,其提升力不应小于15t。

检验规则

新规范9.1.3 明确:型式检验为产品全面性能控制的检验。在下列情况之一时,一般应进行型式检验:

1)新产品的试制定型时;

2)正式生产时,每5年进行一次检查;

3)正常生产的产品,如结构、材料、工艺、设备等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4)长期停产3年以上产品恢复生产时;

5)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架体主要参数与现行规范对比  


《建筑施工用附着式升降作业安全防护平台》JG/T546-2019的出台从一定程度上规范了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产品标准,为施工单位产品选择方面提供了依据。但,新标准从参编单位多数为产品生产企业,参编单位多数从自身利益出发,较JGJ202而言,新规范部分条款有倾向性的放宽了对产品的构造要求,而加强了产品使用的条件限制。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和使用单位,新标准执行后不仅不能放松警惕,而且应该按照标准加强管理。另外,新标准为行业产品标准,并不影响《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的使用,两者并行使用,相互参照执行,在理解规范的基础上,严格企业的管理措施,才能保证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使用安全。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