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期间,喝茶的人数变多了,要不要换上大盖碗泡茶呢?

 小陈茶事 2020-03-20
春节期间,喝茶的人数变多了,要不要换上大盖碗泡茶呢?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今年过年,生活节奏很慢。

疫情在前面,大家都纷纷的选择了宅在了家里。

往年的春节,或是奔忙在拜年的路上,或是饭局应酬不断,或是出游安排满满。

而今年的春节,大伙儿们都选择呆在了家里。

阴差阳错间,却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

闲适的过年居家景象,最常见的是剥一把坚果瓜子,吃几块炸年糕,炸团子。

等瓜子磕到手倦,再泡上几杯好茶,既润喉,又消遣。

这天,有位上海的茶友,在私信里交流到,这几天的茶叶消耗量,大大增加。

春节期间,喝茶的人数变多了,要不要换上大盖碗泡茶呢?

原本之前是忙里偷闲,一天才能泡上一、两冲茶。

现在过年的这些天,坐在客厅里,吃着零食,再三五不时的泡上茶。

等到一冲茶叶泡淡,再接着换下一款茶。

小半天的工夫下来,能够喝上比平常多5-6倍的茶。

嗯,那位茶友的家里是个大家庭,尤为是春节团聚的时候,喝茶人数多了好几位。

聊到最后,那位茶友的问题是,喝茶的人数变多了,要不要换上大盖碗泡茶?

村姑陈给她的泡茶建议是,最好不要。

至于具体的原因,在以下的几点。

春节期间,喝茶的人数变多了,要不要换上大盖碗泡茶呢?

《2》

原因一:换了大盖碗,手感不对。

顺畅的泡好一杯茶,要讲手感。

如果手感不对,那么很容易把一泡茶泡毁了。

此前,身旁有位老同学,去了考拉国工作。

同学聚会上,那位福清籍的同学,深有感触的聊到,刚到那样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什么也不习惯。

甚至于,连开车还是右舵的,很不顺手,在当地过了很久才逐渐的习惯。

回到泡茶上,道理其实蛮像的。

如果平常泡茶时,用惯了标准器型的盖碗。

春节期间,喝茶的人数变多了,要不要换上大盖碗泡茶呢?

白瓷材质的,容量在100-110ml之间的,造型小巧玲珑。

这样的标准盖碗,对绝大部分的茶友而言,用起来更顺手,负担不大。

特别是对手掌娇小的女性茶友来说,显然是标准盖碗更友好。

如果是换作了容量过大的盖碗,注水后十分的重手,从而会影响到泡茶动作的发挥。

像之前的视频里,小仙女用了个200ml的大盖碗泡茶,可是把她累坏了。

可见,如果是平时已经惯用了标准盖碗泡茶的朋友,突然间换了个大盖碗,并且是容量远超150ml的那种,泡茶过程上肯定会不习惯,不方便。

使用大盖碗泡茶,最直接的后遗症,就是影响了茶汤倒出的速度。

对内质丰富的好茶而言,如果一开始怕茶,出汤动作就偏慢。

那么在内质物过量浸出的情况下,好端端的一杯汤水盈盈的茶汤,会变得又浓又苦,变得不够好喝。

春节期间,喝茶的人数变多了,要不要换上大盖碗泡茶呢?

《3》

原因二:大盖碗泡茶,烫手风险更大。

鲁迅老先生,曾经写过《喝茶》一文:

“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

盖碗,作为泡茶神器,盛行于茶桌。

不过提及盖碗泡茶,不少的新手,新茶友,常容易因为泡茶“烫手”而摇头止步。

其实,使用盖碗泡茶觉得烫手,很多时候除了泡茶方法没用对之外,盖碗的选择也是不可忽视的一大因素。

泡茶时,不易烫到手的盖碗,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大小适中。

器型标准,容量适宜,泡茶过程更顺手。

如果是容量过大, 那么相应的盖碗重量,会增加,会变得很重手。

春节期间,喝茶的人数变多了,要不要换上大盖碗泡茶呢?

泡茶时,一不留神,大盖碗里的茶汤就容易洒出来。

又或者是因为没有拿稳,从而摔破了盖碗,烫到了手。、

总而言之,一个容易烫到手的盖碗,并不受欢迎。

实用的,不容易烫到手的盖碗挑选,难度并不大。

材质上,尽量以坚固紧密,薄瓷质地的白瓷盖碗为宜,散热性能更优异。

注入沸水泡茶后,温度能够很好的从盖碗上离开。

从而,不那么容易烫到手。

器型上,以盖钮略高,碗沿略开的标准盖碗为宜。

使用盖碗泡茶时,盖钮和碗沿,直接与泡茶人的手进行接触。

器型标准,小巧玲珑,手感舒适的盖碗,泡茶过程更趁手,更省心。

春节期间,喝茶的人数变多了,要不要换上大盖碗泡茶呢?

《4》

原因三:大盖碗泡茶,不好闻香和聚香。

茶香,为喝茶过程带来了不少的愉悦感。

具体到白茶的香气,那更是美妙非凡。

毫香、花香、粽叶香、药香、枣香、陈香,茶香类型和层次,琳琅缤纷。

一款好茶的风采呈现,如果在香气上打了折扣。

那么,自然会容易丢掉不少分。

而大盖碗泡茶,就属于茶香“出走”的一大源头。

泡茶工具没有选对,会影响茶香的表现。

比如,选了紫砂一类的茶具泡茶。

双气孔结构的紫砂,受热后内部的毛孔大张,容易吸走不少茶香。

又比如,选了茶水不分离的玻璃杯、保温杯泡茶。

玻璃杯泡茶,随着泡茶时间的增加,如果没有及时喝茶,袅袅茶香会大量散失在空气里。

春节期间,喝茶的人数变多了,要不要换上大盖碗泡茶呢?

而至于保温杯泡茶,高温闷热的环境下,时间一长,茶叶内部的芳香物质容易受损。

泡出来的茶,香气效果自然没有白瓷盖碗冲泡的效果好。

而至于说到盖碗泡茶,自然是器型标准的白瓷盖碗,更能展现一款好茶的香清甘活。

如果是用了大盖碗泡茶,那么在盖碗的敞口过大的情况下,冲泡环节中香气会散掉不少。

正常的泡茶情况下,往盖碗里注入沸水泡茶,受到滚烫的沸水以激发,茶香物质得以释放。

缕缕不断升腾的茶香,可以通过宽阔的敞口,飘散到周围的空气里。

另外再加上,容量偏大的,达到180/200ml的大盖碗泡茶,茶汤倒出沥干的速度会受影响。

一方面,是容易出汤时间慢,让茶汤泡浓。

另一方面,是出汤过程中,杯盖开口处,茶香会不断的涌出。

等到最后,一冲茶汤出汤完毕后,再去揭盖闻香,所能感受到的茶香,就要减色不少了。

春节期间,喝茶的人数变多了,要不要换上大盖碗泡茶呢?

《5》

过年喝白茶,一家子同时在喝茶。

喝茶人数多,容易导致很尴尬的问题——泡出来的茶汤,不够分汤。

故而,开篇提及的那位上海茶友,才提出要用大盖碗泡茶。

其实,聊到了大盖碗泡白茶的种种毛病后,再来从实际情况看,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并不难。

大部分人在喝功夫茶时,人数往往是两三好友。

这时,用110ml标准盖碗泡出来的一道茶汤,在茶斟七分满的情况下,恰好够分。

如果喝茶的人数再多,达到了五、六个人同时喝茶。

那么,只需要换上小巧些的茶杯,恰好足够。

好茶,不贵多而贵精。

品茶,宜小口慢尝,而非大口牛饮。

为了让喝茶品茶的氛围更为雅致,一般在茶杯/品茗杯的选择上,容易不宜过多。

以30ml上下的玉兰杯、小高杯、白瓷杯,恰恰适合。

雅致的品茶,小口细啜的喝茶礼节,更适用于在外喝茶。

春节期间,喝茶的人数变多了,要不要换上大盖碗泡茶呢?

如果是居家喝茶,和家人一同喝茶,那么大可随意些。

特别是过年时,吃了一大捧坚果,需要大口喝上一两杯茶解腻润喉时,就顾不上小口品茶的是斯文要求了。

这时,更实用的喝茶方法建议,不是换大盖碗泡茶,而是煮茶。

将茶煮着喝,能够获得和泡茶完全不一样的滋味。

并且,煮茶更适合居家大众喝茶,只需少量的一点儿茶,便能够煮出一大壶茶汤。

标准110ml盖碗泡茶,需要投白茶干茶5克。

而煮茶的时候,在注水量300-400ml的情况下,只需要投茶2-2.5克。

具体到春节煮白茶,既可以直接煮干茶,也适合煮盖碗泡开过后的叶底。

一壶茶煮好后,可以放在电陶炉上慢慢温着,随喝随取。

农历的正月二月三月喝茶,天气比较冷,料峭寒风吹人冻。

煮茶一壶热乎乎的茶汤,最是暖心。

按一家老小同时喝茶的需求来算,煮出一壶满满的茶汤,绝对足够。

解决春节喝茶人数多的烦恼,办法总比问题多!

春节期间,喝茶的人数变多了,要不要换上大盖碗泡茶呢?

《6》

春节居家喝茶,泡好一杯茶,最好的选择是用盖碗。

盖碗冲泡白茶,以标准器型的白瓷盖碗为宜。

居家喝茶,要求的是舒心和随心。

用上平常最惯用的,描上了雅致纹饰的素瓷盖碗泡茶,喝茶心情更美丽。

喝茶品茶,本身是件雅事。

所以,泡茶不适合求量、求多。

如果喝茶的人数实在很多,泡茶动作忙不过来。

在这么冷的天气下,没有比煮茶更适合的方式了。

鼠年春节,居家喝茶,多喝几杯好茶,最能暖心抒怀!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