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小龙 | 截拳道对奇与正的运用

 Reot人生 2020-03-21

武宗的愿景是“以武学打开世界”,使命是“智者不匹夫,武者无懦夫”,价值观是“爱国、强身、正义、修己、互助、和平”。真正的中华武学是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内涵之道,包括易学、中医、兵法、儒释道之学等普世的民族文化。武有大小,大者卫国,小者卫民。武学不仅是大道、哲学,训练人的智、信、仁、勇、能,提高人整个生命的身心健康和质量,更是术学,掌握真正的武术技击能力是武术之魂。


在实战搏击中,奇与正是根据敌我双方的形势与虚实比较的结果,如何使用自己手里的有效力量,以实施避实击虚的手段问题。在这里,奇正是手段,打击对手是目的,因此说奇与正是一个关于如何使用技术力量的战略战术概念。

在截拳道中,李小龙虽没有明说自己的功夫里有奇与正这两个作战因素,但我们若仔细分析,却不难看到这方面的影子,这也许是叫法上的不同罢了。事实上,李小龙在有生之年曾广泛涉猎过有关中国古代兵法秘笈,这从他所收藏着的兵书上的磨损程度便可以看得出来。况且,他也曾不止一次地说过:“国术是古代兵法的一个缩影。”

《孙子·势篇》首先提出了奇正的概念和思想。但人们历来对奇正就有许多不同的看法,而且相对于格斗术来说,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别与说法。第一类是从拳手的部署打斗方式和常变原则的角度来分别奇正。来自“武宗”公众号·例如正面攻击为正,迂回侧击为奇;明攻为正,暗打为奇等;第二类是认为奇正是拳手在搏击中的常法和变法,即常法为“正”,变法为“奇”。

总之,李小龙跟我们一样都不否认奇正是关于如何在搏斗中辩证灵活地使用自身武技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关于在搏击运动中的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如何使用战略战术为目的的普遍制胜方法的原则问题。

李小龙在论述奇与正时,不断强调了一个“变”字,他认为“变”是奇正的灵魂,是自已所独创的功夫的核心。奇正作为一种有效使用自身武技的手段,只有在辩证灵活的“变“的基础上才是存在的,若脱离了对客观实际情况的灵活把握和对自己手中作战武器的灵活使用,奇正便不复存在。

许多人往往不可能真正认识奇正的本意,这是因为我们犯了一个只局限于方法,而没有认识到该方法所赖以产生的客观基础,这也是李小龙所反对的。用李小龙的话来说,只有认识了该方法之所赖以产生的基础和原因,才能真正认识该方法的本来面目。·来自“武宗”公众号·那么,这一方法所赖以产生的基础和根源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应了解奇正与虚实的关系。在这里,虚实是对问题实质性的看法,奇正却是根据自己的目的愿望怎么解决问题的一种灵活的辩证的方法和手段。由此可见,它们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但同时必须看到他们之间仍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那就是奇正是针对解决实质性问题的目的和愿望而产生的,没有对敌我虚实状态的充分了解和掌握,就无法产生以奇正制敌取胜的具体方法和实践。

其次,在搏击中只有使用奇正的方法才能实现了解敌我虚实的目的,克敌制胜。

从以上两个方面说明了奇正与虚实的关系。那就是它们既是一种因果关系,又是一种对象和方法的关系。在实战搏击中,奇正之中也包含了所有虚实变诈的内容,然而在对手看来,奇正是相反的,虚实也正好是相反的。在这里,奇正运用和虚实变诈便合而为一,成为针对同一事物和踏上胜利坦途的同一种方法。

李小龙在打斗中特别强调有“奇”与虚实变诈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虚实为“奇”创造了条件,“奇”是虚实变诈的结果。因此,只有成功的虚实变诈,才会有成功的出奇制胜。“奇”和“胜”是紧密相连的,只有“奇”才可能会“胜”,只有“奇”才可能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和立于不败之地。来自“武宗”公众号·事实上,奇正变化是依据敌我虚实变化而来的,只有在敌我双方各种虚实对比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才可能导致技击战略战术上奇正方法的变化。二者的相互影响与演变,可以达到层出不穷,如“循环之无端”的微妙境界。

在搏击中,一定的形势变化必然要引起一定的奇正变化。而奇正变化又寄托于一定的形势变化之中,这就是李小龙所说的“形以应形”和“无形而制形”的奇正变化规律。“形以应形”也可以理解为正面抵挡,“无形而制形”除了理解成“以无限为有限”之外,还可理解成是出“奇”制胜。在这里,奇正除了同虚实、形势有密切的联系之外,它还同搏斗中的“常”与“变”的规律也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搏斗中的奇正问题也就是搏斗中的“常”、“变”规律的一个反映。我们在知常与知变的探讨中,就已经知道,搏斗中始终存在着一般与特殊,普遍和具体的差别,以及其灵活辩证的关系。再者,“常”和“变”的关系与“正”和“奇”的关系是完全相同的。以“正”攻敌和以常规的技巧攻击对手是同一个问题和同一个道理;而以“奇”攻敌和以变化的技法出“奇”制胜同样也属同一个问题和同一个道理。所以,技击中的奇正与常变是相互包含的,是对同一个问题的两种不同的认识方法。·来自“武宗”公众号·总之,要认识奇正,就必须认识搏击中的一切常变规律,要认识常变规律就必须从奇正变化中窥测其奥秘。

《孙子》在论述奇正关系和奇正运用中指出:“以正合,以奇胜。”它把胜利看成是“用奇”的结果。李小龙对这一论点佩服之至,他甚至发展或扩展了这一论点,他认为出“奇”之所以能制胜,在于“奇”达到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效果。即“奇'的技击行动有效地击中了对手的虚弱和要害之处。所以说,“奇”是克敌制胜的基本搏击规律。

搏击运动往往是临机而变、因变而设的灵活变化过程,有敌我虚实的转机,必然就有这种虚实变化的到来,有了这种虚实的转机和变化,就有因机变而设的战略战术变化,也就是奇正及其运用的变化。只有高明的技击家才能做到“无不正,无不奇”,才能使对手高深莫测。这是奇正运用到最高境界的一种结果,也是奇正变化不可胜穷的体现。也唯有至此,才可以称得上把握了运用奇正进行搏击的真谛,以及在武术对抗的韬略运筹中达到了奇正之极的境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