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喜萍绘画作品鉴赏

 泊木沐 2020-03-21

艺术作品的创作不能脱离时代背景,这是生活在当代的艺术家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发源于黄帝时期的工笔重彩最初具备的功能只是绘制衣服上的花纹,而后经周、汉逐渐演化为建筑彩绘,之后至唐、宋鼎盛才完全形成独立的艺术门类,由此可见一种艺术形式在不同时代所担负的历史使命。

▲《欣欣乡土》尺寸:180x150cm

时至今日,艺术门类的多样化和创作方向的异意化正符合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作为具有正宗血统和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艺术家,赵喜萍的作品风格从传承上是符合工笔绘画的形式要求的,但是在画面语言的把握上我们又不难看出其紧跟时代,良好把握现实气息,融合现代审美需求,将艺术创作的定位准确地与新文化脉络紧密结合的敏锐视角。

▲《一路蔬蔬青》尺寸:180x120cm

工笔绘画讲究层层叠染,在这一遍遍颜色的渲染中,艺术家是倾注了身心的情怀的。以个人情怀带动画面的情绪,以至于达到感染观众的目的也是赵喜萍作品的一大特色。在她的画中,我们看到的是拟人化了的鸟、雀、虫、鱼和兰、草、柳、枝,淡雅的色彩和丰富的主题除了具有相当工整和诗意的装饰作用之外,同时具备的是将具有原创精神和时代特色的国粹传统传承下去的历史责任。

▲《凝香》尺寸:200x170cm

“叠染层绢粉芳华,闻香何必去人家”,好的艺术作品在具有愉悦观众眼目的同时也是会同时具有沁人心脾淡淡清香的。这样的作品出自修养和内涵已具一定高度的艺术家之手,自然也该属于具有同等高度的欣赏者所藏。一株清香、一盆雅兰、几行垂柳、几多鸟飞,若得此作,不知君尚愿出门否?

▲《金秋》尺寸:220x150cm

赵喜萍的作品和这时代有着紧密联系,看惯喧嚣热闹的人自然该回归本真,而能引导我们静心思考和挖掘记忆的艺术作品难道不正是这时代最需要的吗?

▲《春暖》尺寸:180x120cm

学术纷乱,市场趋于理性,艺术作品从圣阁中走入千家万户已成定局,愿赵喜萍在艺术创作之路上再攀高峰,当更多的普通收藏者拥有了这样的优秀作品的时候,也许才是我们渴望的文化大繁荣时代的真正到来。

作 品 赏 析

▲《岭南晨曲》尺寸:220x180cm

▲《南国花语》尺寸:180x120cm

▲《秋硕》尺寸:220x120cm

▲《秋韵》尺寸:180x110cm

▲《雨林晨曲 》尺寸:220x120cm

▲《喜兆》尺寸:180x110cm

▲《香沉深园》尺寸:180x110cm

▲《瑶台露香 》尺寸:200x140cm

▲《瑶台凝露香》尺寸:180x120cm

▲《醉秋》尺寸:180x120cm

▲《兰韵 NO.1》尺寸:60x60cm

▲《兰韵 NO.2》尺寸:60x60cm

▲《兰韵 NO.3》尺寸:60x60cm

▲《兰韵 NO.4》尺寸:60x60cm

▲《兰韵 NO.5》尺寸:60x60cm

▲《兰韵 NO.6》尺寸:60x60cm

▲《兰韵 NO.7》尺寸:60x60cm

▲《兰韵 NO.8》尺寸:60x60cm

▲《兰韵 NO.9》尺寸:60x60cm

▲《兰韵 NO.10》尺寸:60x60cm

▲《兰韵 NO.11》尺寸:60x60cm

▲《驰疆系列》尺寸:60x60cmX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