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家看古厝|南公河口前传

 老朱748ib1xkur 2020-03-21

SONG

南水关,

在水部门迤东,

旧清水堰也,

俗称水部门闸,

引南台江潮,

由河口凡三十六曲而入。

——《三山志》

      宋代河口开始形成商港,并设有“临河务”管理与收税。当时从城内由水部门乘船出行,先至“河口”,再经三十六弯水路,抵达南台。

明代荷兰人手绘地图

 MING

 明

明洪武五年(1372年)

     琉球遣使朝贡,是琉球入贡中国的开始。在河口造船厂制造赐予琉球国的海舟和中国册封使团的封舟。

 明清派往琉球的封舟,产自河口地区造船厂

明成化八年(1472年)

     福建市舶司由泉州迁至福州,原定“泉州通琉球”的中琉贸易中心转移到台江琯后街河口一带。作为中琉贸易的枢纽,台江“河口渡”与琉球国的经济贸易、文化往来更加频繁。琉球的进贡多从那霸港开航,据航海海道,一般停留在浙江定海或福建长乐之五虎门,然后到福州的河口。

琉球的贡船

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
为便利“夷船”往来,适应福州对外贸易需要,督舶内臣在“河口”尾开凿“新港”,使“河口”船舶能径直通闽江,入大海。河口周边现存有大量的海洋文物遗迹,见证了这段中外贸易交往的历史,其中,柔远驿(俗称琉球馆)最为有名。

柔远驿

QING

清康熙元年(1662年)

    靖南王耿继茂强征福州水部门至南台路通桥一带田园及民房,作为驻兵营地,并建王府、别墅。

南公园大门

清康熙七年(1668年)

     由于渡口比较狭小,来往的人货又多,常常发生船覆人亡的事故。鼓山僧人成源募得白银2000多两,当地人柯应采也出资赞助,于次年12月建成。

万寿桥

(图片来源微博:若愚)

清同治五年(1866年)

     左宗棠在南公园内创办桑棉局,一时桑树成荫,纺织业发展。

南公园桑柘馆

清光绪五年

     琉球为日本所占,琉球贡舶乃止。琉球的货物多委托福州十家商号代销,即“十家排”。新港街市景况随之几起几落,终于渐趋衰退。

沧海桑田

水退城进

留下了中外商贸繁华的印记

END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