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咨询中,有哪些新人可以直接上手的技术?

 昵称535749 2020-03-22
发布时间:2020-03-16 

文章封面
文 |  王明灿
来源 |  王明灿(ID : wmc19870405)

心理咨询的技术不太好表现,比较隐匿,鉴于心理咨询大部分的工作环境是在对话里产生,对于不了解心理咨询的人来说会觉得是在聊天。实际上,咨询师很多表达方式都蕴藏着“技术环节”,虽然看起来不起眼,很朴实,但是确实是在运用某些方法的。

我就说一些心理咨询里面常用的对话技术,对于新手来说能够马上运用,这里我主要举以人为中心的对话方法,几个虚拟的例子。平时除了认知行为技术之外,我以人本主义的对话较多。

第一个,最常见而且也比较实用的技术是“复述”。

复述是以人为中心疗法罗杰斯在临床治疗中常用的一种反应技术,也称“回应”、“准确反应”和共情,这种复述并不是简单的说是“复读机”,而是复述原话,把来访者的话加以整合,把其中的意思清楚地表现出来,突出某种情感。

而且这种技术生活中也可以经常运用。

举个例子。

来访者:有时候,我觉得我根本不了解我的丈夫,他在外面工作很忙,经常不回家,也不理我,常常让我觉得很孤独。

咨询师:嗯,你是觉得丈夫对你疏忽了,对你的关心不够,在你需要安慰陪伴的时候,他不在你身边,因此你会觉得很寂寞,这让你感觉很难过。

像上面这样的对话是咨询里面比较常见的模式。有时候,咨询师为了夸大来访者的原话,对叙述中做进一步的澄清,还会突出表现的情感。比如:

来访者:最近疫情太恼火了,只要发现身边有人不戴口罩,大家都会跑开,深怕自己被传染。

咨询师:是不是在这样的场合,你觉得别人不戴口罩的话,很有可能自己就被感染新冠肺炎了。

来访者:嗯,是这样的,会有这样的担忧。

复述来访者的话,主要起什么作用呢?主要起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咨询师和来访者能够更近一步,以来访者的角度去谈问题,顺着对方的感受来讲,起到加强共情的作用。

这个技术我在咨询里面经常用,用的比较频繁,通常是在咨询一开始时建立关系的时候,对于不了解来访者情况,想要进一步确认感受时,想要了解的过程。

第二个是直接提问。

在某些个案中,我会使用这方面的技术,虽然这看似可能会违背非指导性治疗的基本原则,在以人为中心疗法里面不常见,但不是说就不能使用这个技术了,其实也是可以用的。

来访者:我有心事,想要找人去谈,都找不到人去交流,感觉很孤独。

咨询师:听起来似乎身边关心你的人不是很多,你想找人交流都没有这个机会。

来访者:是的。

咨询师:你有试图寻找过,去找到关心你的人吗?

来访者:有的,找过朋友,可是效果并不好。

咨询师:是什么样的情况让你觉得不好呢?

从这些提问当中,可以感受出咨询师的目的是想让来访者更大程度上去接受自我,或者说让其去思考,主动一点去寻找问题的答案,看看能不能发现这里面的问题。

另外,还有一种技术也包含在提问当中,是“提出反问”。

这个情况通常是来访者自主性较差,突然提出依赖咨询师的时候,咨询师抛一个问题给对方。

来访者:咨询师是不会给建议的,不过我希望你给我指导,能否告诉我从哪里开始入手,然后才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

咨询师:嗯……我想问一下,你希望我用什么方法比较合适一些?

来访者:(沉思)……我希望能够更加坦诚一些,不要用太多的家庭作业了,我不喜欢,回去做不了,有问题直接咨询里交流,直接一点,这样会更好。

咨询师:嗯,好像这种做法挺合适的,你知道这么做对你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个,是正视问题。

就是畅所欲言,发现问题的核心以后,但有时候可能碍于情面或者感受,不太好说出,然后咨询师可能会以“轻松”、“诙谐”的方式,让来访者很好地去交流感受。

咨询师:我现在有一个感觉,你是在想,丈夫不理你了,你会觉得很愤怒,我在想这里面产生这些理由是如何形成的。

来访者:是吧,他不理我了,我就是肚子憋了一肚子的气,为啥他就没有照顾到我的感受呢?

咨询师:嗯,这种感受很多,之前几次咨询你都在说,哎呀,这家伙实在是太木讷了,就不太会说话,连礼物都不给我买,情人节一次东西都没有送给我过,然后突然一下子气就来了。

来访者:确实是的……确实,哎,你生气的时候,是怎么发泄的呢?

咨询师:想骂一句“他妈的,混蛋,太坏了”,你也是这么想的吧?

来访者:哈哈哈哈哈哈!是的,是的!我就想骂“他妈的”,老师,你也是这么认为?

咨询师:不过你不敢骂啊,说出这些话太伤人了。

来访者:我不知道,但是我真的是想骂,要不我下一次试着骂一下,对方会有什么反应?

正视问题也是我经常喜欢会用的技术,因为这个技术里面会产生很多可以直抒胸臆的过程,如果双方咨询关系是融洽的,然后对于某些问题畅所欲言,反而能在对话里产生很好的化学反应。

第四个,是解释。

解释是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而做出判断,而精神分析不同,人本主义的解释更多倾向于了解内心世界,而不是为了去释放能量,感受是会更轻松一些。

咨询师:你很希望你妈妈能跟你坐下来沟通一次吧,能够从你的角度考虑问题,然后更加了解你。

来访者:是啊,我希望她能够这么做,这样我就不会感觉痛苦了。

咨询师:嗯……

来访者:我是真的希望她能够知道,我并没有那么差。

咨询师:是的,你一直很期待这个画面。

适当地解释,能够让问题更加清晰,确认感受,有时候用一下也是可以的。

第五个是自我暴露。

通过自我暴露,是使来访者增强自信心,通常是讲述自己的个人经历或者感受。

如:我不知道能不能帮助你,不过我很想告诉你,原来我也跟你遭遇了一样的经历,我也有身体疾病,有多囊肾,医生跟我说可能50岁就会死掉。过得很不好,你觉得自己活不下去了,没什么意义,我自己也有相同的感受,那种感觉让人很痛苦。

这种过程,一般不常用,但是偶尔发现对方实在痛苦,感觉孤独时,咨询师也可以感同身受,其实并不是他只有这种感觉,我也是在陪着他的。

第六个是现场更正。

一旦发现自己的理解与来访者的本意不符,那么可以立即更正,然后再继续谈话,这个也比较常见。

咨询师:你刚才说你找不到工作,是因为疫情影响,没法出去了,憋着家里面很闷,然后才导致这种现象的。

来访者:不,也不是,疫情我知道,也跟这个没有太大关系,主要还是担心自己没有能力,怕干不长,哪怕没有疫情,我也做不好。

咨询师:嗯,你主要还是担心自己的能力问题吧?

来访者:嗯,是这样的。

以上六种是心理咨询里面比较常见的对话风格了,在以人为中心疗法里面,都比较灵活使用,主要会以来访者的感受和状态为主。

当然,这种疗法也有局限性,如果一开始对咨询师不信任、防御心理强的,则来访者容易产生移情以及咨询师出现评估错误,对于问题复杂、较为严重的人来说,这种风格会让对方产生不太好的体验,会觉得咨询师的对话风格怎么一点都不权威,或者感觉就是在忽悠人的这种状态。

而对于那些需要理解、被关心,缺少支持的来访者来说,这种疗法就比较适用,也很容易达到效果。

倾听和反应是咨询关系的先决条件,但不是根本,这些基础技术,主要是为了强化咨询关系,对于更深层次的问题,还需要使用更加具体的一些技术,比如认知行为里面的暴露疗法、行为疗法等,更加针对性的方式。否则,一味地只建立关系,而不去解决问题,心理咨询的对话就只是一种温和、安全而无效的治疗方法。

技巧不是万能的,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的同时,配搭一些适合来访者特质的技术,咨询才能有效果。

作者简介:王明灿(ID : wmc19870405),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贵州乐达源心理咨询中心,壹心理问答专栏签约作者。
排版:小鲸鱼   Clair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