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中国传统礼节的几点拙见

 llg1168 2020-03-22

 礼节是人们表达敬意的惯用形式,它的表现形式一般是个人性的动作或姿态。自古至今,中国出现并使用过很多礼节,但从来没人把那些礼节的详细情况给详细地系统地描述出来,并传承下来。尽管历史上有些学者对一些经典礼节做了一些“注疏”之类的解释,但那些解释,要么意见不一致,要么解释不清楚,要么让人不信服。于是,今天的人们对很多传统礼节就含糊不清,莫衷一是了。

 在中国古典礼仪著作中,出现或提到最多的礼节就是“拜”,但今天的人们却基本弄不清这“拜”到底是什么样子。《荀子·大略》说:平衡曰拜,下衡曰稽首,至地曰稽颡。”而顾炎武《日知录·拜稽首》却说“古人席地而坐,引身而起......手至地则为拜......对荀子所谓的“平衡”,一般解释为跪着的人弯身低头,使头与心处在一个水平面上,也就是头和心同等高度;顾炎武所谓的“手至地”是指跪着的人弯身垂手直至扶地。那么,这两个关于“拜”的动作和姿态的表述是很不相同的,到底哪个准确呢?一般人就无所适从了。

 至于现在的辞书 ,更是解释得含混不清。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普及本)这样解释“拜,行敬礼也。《周礼·春官》有‘九拜’,古时为下跪叩头及打恭作揖的通称。”但学界通常认为古时不跪不为拜,所以“打恭作揖”在古时不能算作“拜”;并且“古时下跪叩头”跟“拜”也是不同的礼节,譬如孔子所谓的“拜而后稽颡,颓乎其顺也”(礼记·檀弓上)就是例证。商务印书馆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拜就是“行礼表示敬意”,按这种解释,军人的举手礼也成“拜”了。商务印书馆第五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拜”则说:“一种表示恭敬的礼节。”这么多不同的解释,却没有一个解释表述了拜的举止和形态的情况,没有一个解释能让人明确了解这“拜”到底是什么样子。

 那么,这个“拜”的礼节,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它到底该如何实施呢?我分析了古今很多语言文字中出现这个“拜”字的情况后认为,若按照情理和逻辑,古代的“拜礼”应该就是,在跪着拱手的基础上再弯身低头,同时手也随着向下移动,但头手皆不至地。这动作跟站着作揖很相似,只是一个跪着,一个站着。拜礼和揖礼是古人席地而坐时代常用的礼节,那时人们拱手弯身是习惯性致敬方式,站着时,拱手弯身就是揖礼,坐着时,如果人们直接拱手弯身行礼会觉得不够恭敬,但站起来又太不方便,于是人们就跪起来行礼,这就是最初的,也是传统的“拜”。后来,人们在“拜”的基础上,又加上其他的动作或姿势,以加强恭敬的程度。于是,出现了“稽首”“顿首”“空首”“叩首”等相当于现在所说的“磕头”形式“跪拜礼”。但我们在古籍当中常看到“再拜”“再拜稽首”“拜而后稽颡”等词语里面的“拜”,还有近代现代人们所说的“三拜九叩”里面的拜,都是指跪着拱手弯身这个礼节形式,而不是指“磕头”之类的“跪拜礼”

 由于我们对“拜”这个礼节的普遍不清楚,使得我们不仅在礼仪研究和礼仪教育方面常出现错误,而且我们也发现在一些古籍的翻译中,更是常常出现错误。

 譬如《墨子·公输》中有句话“子墨子起再拜”目前不管是教育界还是文学界,基本都把这句话翻译成“墨子站起来拜了两拜”或“墨子站起来再次向公输盘行了拜礼”。其实,这里的“起”,不是站起来,而是跪起来,是由坐姿转为跪姿。在那个年代,人们正式交谈时都是席地而坐,膝盖着地,臀部坐在小腿和脚后跟上,当要行拜礼的时候,必须先由坐转成跪,那个年代不跪不为拜,站着是无法行拜礼的。另外,可以想象,墨子跟公输盘面对面跪坐在席子上谈话,墨子也不太方便不太合适站起来行礼。所以说“墨子站起来拜了两拜”的说法不符合史实,不符合情理,也不符合古代礼节的规则这就是因为译文者不清楚“拜”造成的“错误”。

 这是我对“拜礼”的一些粗浅认识和见解,下面再谈一下其他一些礼节。

 目前很多人常把“拱手礼”“抱拳礼”以及“揖礼”混为一谈,以为三者是同一种礼节。实际上三者是不同的。

 拱手礼的动作姿态是这样:两手掌稍弯,叠合于胸前二三十公分处,与双臂一起形成一个“拱形”(“拱形”这个词就是根据拱手这个形状来的)。另外,也可以是这样:一手弯曲半握,用另一只手抱住,举于胸前。后者实际是现代经简化变异的拱手姿势,古代正统拱手不是这样。把这简化变异的,类似于双手被铐住的样子的那种“现代简易拱手礼”,当成了传统的拱手礼。还有一些人,根据这个形想当然的发挥解释拱手礼的由来说:拱手礼始于上古,有模仿带枷锁的奴隶的意思,意思是愿意作对方的奴仆。后来拱手逐渐成了相见的礼节。这种说法,确实不妥。另外也有些人把孔子像孔子的那个礼节误认为是拱手礼,其实那是“交手礼”,跟拱手礼根本不是一回事,它的应用跟拱手礼也是根本不同的。

 抱拳礼的动作姿态是这样:右手握实拳,左手抱住或遮住右拳(注意左手大拇指不要指向自己,而应曲起贴紧虎口处,以免有狂妄自大之嫌),置于胸前或偏上,离开胸部20厘米左右,两肘稍抬。

 而揖礼,则必须是在拱手或抱拳的基础上再向前弯身行礼。正统的揖礼,是先拱手高举,然后向前弯身。仅仅拱手或光抱拳不能算是“揖礼”。

 在我国古典著作中,我们会看到有一个字常常跟“揖”字连用,那个字就是“让”,与“揖”连用组成“揖让”。譬如:庭实设,介奉币入,大夫揖让如初。(《仪礼·聘礼》)人们一般把“揖让”理解为“作揖谦让”,但若细察,我们会发现,其实“揖”和“让”是两个不同的礼节。譬如:“介皆入门左,北面西上。三揖,至于阶,三让。”(《仪礼·聘礼》)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普及本)对这“让”字有这样一个解释:“古代一种致礼形式,举手与心平。”并引用郑玄注:“让,谓举手平衡也。”但是,不管“举手与心平”也好,还是“举手平衡”也好,都没解释清楚这“让”到底是什么样子。这“举手”到底怎样“举”?是举一只手,还是举双手?手的形状如何?当今天下好像也没几个人知道。这对礼仪研究者和礼仪教育者来说,确实是个困惑。

 这个“让礼”应该说是人皆不知其然,有待人们去研究探讨。但也有些礼节,现在的辞书做了正确的解释,但是被一些有影响的人物给误解误传,误导了很多人,致使很多礼仪教育或培训工作者跟着误解误传,结果弄得全国普遍误解了那些礼节。

 譬如“欠身礼”。我们可能常常在一些有关礼仪的书籍中、影像资料中,或者在网上,看到或听到不少朋友,会把站着小幅度鞠躬(或者说微磬)称作“欠身礼”。其实,欠身礼,是指坐着的人为向来到身边的人,或路过身边的人表示敬意,而稍微抬一下身子,做出要站起来的样子,这时,大腿以上的身体部位同时向上向前移动。或者,躺着的人,为向来到身边的人,或路过身边的人表示敬意,而稍微抬一下身子,做出要坐起来的样子,这时,是臀部以上的身体部位同时向上向前移动,这也可叫做“欠身礼”。但站着的人是无法行“欠身礼”的,这里的“欠”这个动作,一般是指人的身体向上移动,或同时向上向前移动,站着的人能做出的“欠身”动作,就是踮起脚把身子向上抬高,但这,显然不是行礼。

 以上是关于中国传统礼节的举止与形态的一些拙见,供有关专家和礼仪文化爱好者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