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五千年的文字——【少昊祭天碑】

 象牙文 2020-03-22

 马贺山


中国五千年的文字——【少昊祭天碑】 释文:

夏日,星月,王凶,焚吉。[少昊祭天碑]。【黄帝文字】

其大意为:夏人祭拜日月星诸神,王帝用柴祭天,逢凶化吉,能迎来五谷丰登,天下太平。



这是一篇先王率子民夏人到天台山祭祀日月星之神的大典,先王有疑,祭祀前进行了占卜,兆文彰示,用柴燎祭,逢凶化吉,于是,先王与子民一同到扶桑山顶,燃起木柴,送月迎日,鼓乐齐鸣,载歌载舞,一片欢腾。这是最早用文字记录的华夏民族对太阳神的顶礼膜拜,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华夏民族,用象形文字记载的一次祭日盛大典礼。那么这个王到底是指什么时代的国王呢?山海经曰:少昊之国,少昊之国的地理位置即在今日山东日照天台上一带,史书记载少昊是黄帝长子,名嚣,将侄子扶上帝位。司马迁在史记中写的五帝,不包括少昊,但这并不影响少昊之国的国王,所创造的先进的灿烂的华夏文明和华夏历史,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仍令后辈高山仰止,备受推崇,堪称英雄时代的杰出英雄。刻在山顶上的文字,与著名的传世文字【仓颉书】一脉相承,皆为黄帝文字,距今为五千年左右的时间,与商朝甲骨文、金文等均属汉字体系。这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用文字记述的由帝王组织的大型祭祀太阳神的隆重的典礼活动辉煌篇章,事后刻文记之。需要指出的是,碑上共刻了八个夏字,一大七小,表示王率领诸侯百姓,祭祀日月星辰,虽然仅仅有十五个字,已经是非常难得,非常宝贵的了。这是继【仓颉书】二十八字后,发现的黄帝文字最多的一篇成文历史。

中国五千年的文字——【少昊祭天碑】 马贺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