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误解和被伤害的“非谓语动词”

 蜗牛oexjevuvpq 2020-03-22

汉语没有非谓语动词这个概念。

当句中只有1个动词时,很好办。

它就是谓语动词

被误解和被伤害的“非谓语动词”

可当句中有2个动词时,对不起,我们中国人“不是”谓语的那个动词不给任何“名分”

被误解和被伤害的“非谓语动词”

当然,我们可以这样看:

被误解和被伤害的“非谓语动词”

即:第2个动词本身虽无名无分,但已转变成形容词,作定语

在英语里,它们却有“名分”,叫非谓语动词(non-finite verb)

被误解和被伤害的“非谓语动词”

☛点击可看:非谓语动词: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屠龙术?


仅仅是多个“名分”吗?

答:当然不止,更重要是动词本身的形态变化

为看得更清楚,我们隐去其他句子成分,只保留动词

被误解和被伤害的“非谓语动词”

可见,

  • 汉语里“爱”这个汉字在3个句子中无任何形态变化

  • 英语里“love”这个单词从第1句的love变成了下面2句的lovingloved


你可能有些不屑

你觉得这只能说明英语是一种矫情麻烦的语言,因为汉语不对第2个动词进行形态变化,也没妨碍沟通啊。

妨碍吗?

妨碍吗?

妨碍吗?

妨碍吗?

好,看这个:

被误解和被伤害的“非谓语动词”

太多汉语句子有产生歧义的空间。

图中第2句,若没有后半句补充说明,它和第1句的区别只能靠:语气

呵呵,语气,多么不可靠的东西!

被误解和被伤害的“非谓语动词”


两句实际的语法结构天差地别啊:

被误解和被伤害的“非谓语动词”

第2句中的“是”“不是”都不是动词,而相当于英语里的副词,作状语,表示强调

于是翻译成英语是这样:

被误解和被伤害的“非谓语动词”

2个英语句子准确反映出汉语的语义差异,不会引发任何误解

被误解和被伤害的“非谓语动词”


第1句中,当我们听到动词am,我们可断定谓语动词(finite verb)就是它。

它是句子的锚(anchor)

被误解和被伤害的“非谓语动词”

当我们听到动词loving,我们就断定它不是谓语动词

被误解和被伤害的“非谓语动词”

它是动词love“非谓语形式”,即它“不是”句子的谓语动词,那它是什么?

前文汉语句子分析已显示:它转变成形容词,作定语

非谓语动词短语loving you具有形容词性,作定语,修饰the person。

这是非谓语动词一种非常典型的用法。


图中第2个英语句子的love是谓语形式,所以我们第一时间就敲定了句子的重心(center of gravity)

后半句“不是爱你的颜”,动词“爱”重复了,所以省略不翻译。

汉语不也常这样省略吗?

“我是你的人,不是(爱)你的颜”,没问题。


英语句子是以谓语动词为核心建构的。

快速锁定谓语动词,排除非谓语动词的干扰,是准确理解句子含义的第一步。


现在,你还要坚持说:非谓语动词毫无必要吗?

(本文完)

作者简介:

  • 不间断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在中国工作15年

  • 曾受雇于新东方﹑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轻松调频Easy FM﹑视觉中国集团﹑华纳唱片等

  • 担任过英语老师﹑英语动画电影制片人﹑编剧﹑导演﹑记者﹑主持人等

被误解和被伤害的“非谓语动词”

被误解和被伤害的“非谓语动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