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的金钥匙

 老刘tdrhg 2020-03-22

【编者按】在二轮复习中,我们要结合具体题目中所涉及到的逻辑问题,教授学生相应的逻辑知识,然后引导学生运用逻辑知识解决语文实践中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其逻辑思维,帮助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提升其理解探究、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的能力。本文以近年高考部分试题为例,分析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题型中涉及到的概念、判断、推理、逻辑规律等方面的逻辑思维运用,以期对老师同学们提高语文高考二轮复习效率有些许启发。




一、使用明确的逻辑概念





概念是逻辑思维体系中最基本的构筑单位,是事物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概括反映。我们要结合具体语言材料引导——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间的关系、概念与词语的关系。

明确概念就要弄清概念的内涵。而定义是明确概念内涵的一种逻辑方法,我们要帮助学生提高给概念定义的意识。例如2017年高考天津卷作文题“重读长辈这部书”,就要对“长辈”定义,长辈应该是还健在的、自己能够接触到的辈分长的人,否则,就没法“重读”了。有考生以“重读李白这部书”“重读高祖这部书”为题,显然是弄错了“长辈”的定义。

明确概念就要弄清概念的外延。例如2019全国一卷第2题的D项“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而文章末段有这样的句子,“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可见,选项中“正面人物”比文章中的“形象”的外延缩小了,这个选项偷换概念,因而是错的。

明确概念还要弄清概念与概念间的关系。要弄清它们是全同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还是矛盾关系、反对关系。比如2017年全国一卷第11题B项“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这一选项的表述就混淆了概念的关系,“姻亲……它与血亲有同有异”说明“姻亲”与“血亲”是交叉关系,“姻亲……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说明“姻亲”与“血亲”是包含关系,那么它们到底是交叉关系还是包含关系呢?可见混淆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在同一个语境下的不同表述,本身就违背了逻辑的同一律。因此,即使学生对“姻亲”与“血亲”两个概念一无所知,仅仅运用逻辑思维即可判断这个选项是错误的。

明确概念还应弄清概念与词语的关系。概念与词语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同一个概念可以对应多个词语,一个词语也可以对应多个概念,比如2018年全国三卷第15题“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其实就是考察《精卫词》“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一句中“子”的定义,这里的“子”既可以是“儿子或子孙后代”之意,又可以是“你(精卫)”之意,理解为前者,那么“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理解为后者,则是以作者“我”的口吻表达的。这里的“子”属于一个词语对应两个概念的情况。有了这种对概念与词语关系的认识,这道题无论是答“同意”或者“不同意”,都可以“结合诗句”言之凿凿地“说明你的理由”。




二、形成正确的逻辑判断




人们在明确概念后,还要运用概念对事物是否存在、是否有某种属性以及事物间是否有某种关系进行肯定或否定,这一逻辑思维形式就是判断。我们应该在高考复习的语文实践中,结合具体语言材料引导学生对或然判断、必然判断、已然判断、未然判断、假言判断、选言判断等不同逻辑判断种类有所理解。

或然判断表事物发展的可能性,而必然判断表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混淆这两种判断形式常常是选择题干扰项的设题点,例如2018年全国一卷第3题C项“‘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而原文则这样表述“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其中的“可能无助于”是或然判断。C选项的“无助于”则把原文的或然判断表述为必然判断,因而可以从逻辑的角度判断这个选项是错误的。

已然判断表事物已经处于某种状态,未然判断事物表将来或尚未处于某种状态。混淆这两种判断形式是人们常犯的逻辑错误。例如2017年全国二卷第8题D项“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这里的“制定了”是已然判断,而原文“应当……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则是未然判断。D项把原文的未然判断表述为已然判断,明显是错误的。

假言判断反映客观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具有假设的性质的判断。根据客观事物的条件关系,假言判断可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三种类型。在二轮复习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结合语言材料弄清这三种假言判断的区别,还要分清形式上的假言判断是否是一个假判断。例如2017年全国一卷“语言文字运用”部分“逻辑判断题”第21题“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其中“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形式上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却是一个假判断。这个判断应该或然判断:“学了工科方面的专业可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句呈现的是形式上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也是假判断,也应该是或然判断:“有了浓厚的兴趣可能将取得好成绩”“取得好成绩,毕业后才可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有了这样的逻辑分析,应对这道题就不难了。

选言判断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中至少有一种事物情况存在的判断。我们要教会学生先确立选言枝,再按照合理的评价标准进行权衡比较,最后做出选择。学会选言判断,才能在繁杂的事物中做出合理的选择。例如2015 年全国二卷作文题:“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老王,……小刘,……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这里“谁更具风采”的“更”字就是命题人在指示考生:这是一个不相容的选言判断,三者必选其一。这里的“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就是命题人在提示考生:要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评价标准,对三者进行比较、权衡、排除,最后选出一个最具风采的人。可惜在作文实践中许多考生只是单纯地论述其中一人是具有风采的人,而不与其他两位进行比较;或者论述三个人都是具有风采的人,各有各的风采,也不对三者进行比较,这都是由于不会运用选言判断审题而造成的偏题跑题现象。




三、运用合理的逻辑推理





推理是从一个或若干个前提推出结论的逻辑思维形式。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推理形式。我们举实例仅就归纳推理、类比推理举例言之。

类比推理是以两个事物某些属性相同的判断为前提,推出两个事物的其他属性相同的结论的推理。例如2017年全国二卷“古代诗歌鉴赏”部分,苏轼的《送子由使契丹》尾联“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就体现了苏轼的类比推理:苏轼苏辙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苏辙与李揆都出使异族;李揆不承认自己是唐代第一人李揆,因而安然返回;进而推断如果苏辙不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就会安然返回;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就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这样可以轻而易举判断14题的A、C、E三项符合这一推理因而是正确的,而B项“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与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明显是不明就里的错误项。只有明白了这样的逻辑推理,才能真正读懂这首诗,才能准确完成试题的作答。

归纳推理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人们要在认识个别事物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才能得出一般认识。归纳推理的运用对于阅读理解和作文审题是行之有效的。例如2014年湖北高考语文作文题材料:“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问山下的人:上面好看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对于这个材料,考生很容易得出一个个别认识:只有相信山顶有美丽风景的游客,才能最终登上山顶。然后联想开去,其实做任何事都是如此,学业如此,事业如此,人生如此……然后可以抽象:“相信山顶有美丽风景”抽象为“相信前途美好”,“游客”抽象为“人”,“最终登上山顶”抽象为“成功”,这样就可以概括归纳而为一个一般认识:只有相信前途美好的人,才会一直走下去直至成功。运用归纳推理帮助学生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帮助学生提高作文审题准确度的制胜法宝。




四、发现潜藏的逻辑规律





人们的思维是否正确,既要看思维内容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又要看思维形式是否符合逻辑规律,如果违反了逻辑规律,思维就会出现混乱,就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和准确地表达思想。我们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遵循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由于篇幅所限,仅举例对同一律和矛盾律说明之。

同一律指在同一时间、同一对象和同一关系下的每个思想与其自身是同一的,违背了同一律的判断一定是错误的。例如2017年全国一卷第2题C项“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要弄清“代际公平”的定义:是代与代之间的公平,是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的公平,而不立足于某一代,这就与“立足未来”不一致了,所以即使不看文章,仅从选项的表述违反同一律这一点,即可判断这个选项是错误的。

矛盾律指在同一时间、同一对象、同一关系下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都是真的,必有一个是假的。在做选择题时,有时可以根据选项之间的矛盾关系,利用矛盾律准确答题。例如2017年全国一卷第4题题干为“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而B项为“被困队员深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的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D项为“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故事,不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这里B项的“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与D项的“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B项说“无法解释”而D项又加以解释,两者是相互否定的矛盾关系,必有一错。这样就可以排除A、C两项,再结合文本很容易在B、D两项中选择B项。利用矛盾律提高了解题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单纯地讲授逻辑知识,而要引导学生在运用逻辑知识解决语文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反复练习,毕竟,仅仅掌握逻辑知识是无法自动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种特殊的才能“根本不能被教导,而是只能被练习。”(康德著.李秋零译.纯粹理论批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2004年版,第161页)语文逻辑判断力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反复练习出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