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说千方百剂】理气剂之橘皮竹茹汤

 origin6 2020-03-22

【中文】橘皮竹茹汤
【汉语】Ju Pi Zhu Ru Tang
【英文】Tangerine Peel and Bamboo Shavings Decoction
【分类】理气剂
【出处】《金匮要略》
【组成】橘皮二斤 (12g) 竹茹二升 (12g) 大枣三十枚 (5枚) 生姜半斤 (9g) 甘草五两 (6g) 人参一两 (3g)
【用法】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降逆止呃,益气清热。
【主治】胃虚有热之呃逆。呃逆或干呕,虚烦少气,口干,舌红嫩,脉虚数。
【病机】呃逆之证,皆因胃气不能和降所致,但有寒、热、虚、实之分。本方证为久病或吐利伤中,胃虚有热,气逆不降所致,故见呃逆或干呕,虚烦少气,口干,舌红嫩,脉虚数等。针对本方证病机,气逆宜降,有热宜清,胃虚宜补,故治以降逆止呃、清热和胃为主,兼以益气补中。
【運用】1. 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胃虚有热呕逆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呃逆频作或呕吐、舌红嫩、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2. 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妊娠呕吐、幽门不完全性梗阻、膈肌痉挛及术后呃逆不止等,辨证属胃虚有热气逆者。
3. 注意事项:若因实热或虚寒所致呃逆、呕吐,则非本方所宜。
【附方】丁香柿蒂汤《症因脉治》丁香 (6g) 柿蒂 (9g) 人参 (3g) 生姜 (6g) (原书未着用量) 用法:水煎服。功用:温中益气,降逆止呃。主治:胃气虚寒。呃逆不已,胸痞脉迟者。
【方歌】橘皮竹茹治呕逆,人参甘草枣姜益,
胃虚有热失和降,久病之后更相宜。



经典为基,临床为本

医路漫漫,初心不忘

坚持虽难,诸君为伴

【涨知识】

黄帝内经

素问

上古天真论   一

四气调神大论  二

生气通天论   三

金匮真言论   四

阴阳应象大论  五


伤寒论

张机

伤寒论详解   一

伤寒论详解   二

伤寒论详解   三

伤寒论详解   四

伤寒论详解   五

系列

金匮要略

张机

看视频,学金匮   一

看视频,学金匮   二

看视频,学金匮   三

看视频,学金匮   四

看视频,学金匮   五

系列

《伤寒杂病论》的一大特色——有是证,用是方

六经阴阳辨证用药金口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