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发生这样的事情: 经常性容易疲劳, 身体乏力, 整天无精打采, 感觉心跳不适或者头晕, 眼前发黑甚至发生晕厥? 那么您可能患有心跳过慢方面的疾病,应及时去看心脏专科医生。 正常人的心脏,如同自己的拳头般大,它在人体的胸腔内有节律的跳动,为我们全身输送血液。 心脏有节律的搏动是受心脏中负责控制心跳速度的传导系统控制的。 正常人的心脏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跳动60—100次。 如果心脏的传导系统出现病变或老化,就会引起心跳过慢。 心跳过慢不是一种复杂的疾病,一般通过普通的体表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就能检测得到。 心跳过慢的原因是什么?心跳过慢的原因通常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是医学上所谓的“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疾病(简称“病窦”),是因负责心脏节律指令的窦房结出现毛病而引起的。 有时窦房结一分钟只发出30次心跳指令;有时几秒钟内不发指令;有时甚至5—6秒钟都没有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血液无法正常输送,由此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眼前发黑或意识模糊不清,甚至引起意识丧失。 另一种则是由房室传导阻滞引起的: 房室传导阻滞疾病是由于房室结或传导束出现故障,导致窦房结指令不能到达心室。 心室跳动的速度比心房慢,这种较慢频率的心室跳动无法满足我们全身血液供应的需要,从而引起头晕、乏力、易于疲劳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意识丧失,甚至危及生命。 如何治疗心跳过慢?心跳过慢通常有2种治疗方式: ①药物治疗 ②心脏起搏器治疗 1、药物治疗: 比如可用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等可提高心率的药物。(具体请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但由于药物治疗效果不稳定,剂量过大时,心跳容易过快;剂量过小时,心率难以提高。 除此以外,一部分人对药物治疗不敏感,且药物治疗本身可能出现副作用,常可引起新的心律失常或其他的不良反应,所以不适宜长期治疗,一般用于紧急情况或临时挽救生命。 2、心脏起搏器治疗: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植入心脏起搏器是目前治疗心跳过慢最有效的方法。 心脏起搏器已有近50年的历史,现在已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医疗装置。 它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植入体内的心脏起搏器,内有电池和电路,是一个由电池驱动的小型电脑。 另一部分是电极导线,它经静脉到达心脏,连接起搏器和心脏,负责将起搏器脉冲传到心脏 以及将心脏心跳活动情况传输到起搏器。 ▪ 植入了心脏起搏器,就如同在患者身上设置了一位专门负责心跳的医生; ▪ 心脏起搏器能监测患者的心脏搏动; ▪ 倘若患者的心跳过慢,心脏起搏器会发出极微弱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它有规律地跳动; ▪ 当心脏起搏器感觉到患者的心跳正常,它会处于待命状态,不释放电脉冲到心脏,从而使心脏维持正常的节律,消除或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有研究数据显示,植入心脏起搏器后,病人的生存率比未植入起搏器病人明显提高,接近正常人群。 起搏器植入手术风险大吗?有些人可能会担心手术较痛苦或风险较大,其实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是简单且安全的手术。 植入手术步骤 第一步,通常在锁骨下方的皮肤表面切开一个小切口,通过静脉放入电极导线进入心脏。 第二步,将一个小巧的心脏起搏器(通常只相当于普通手表大小)放入切口下部的皮下,并将导线与之连接。 第三步,关闭切口并缝合。 手术只需局部麻醉,整个手术过程通常仅需1~2小时,术后一般一个星期左右即可出院。 当植入起搏器后,患者的自我感觉一般比在植入之前要好,不仅能进行正常的工作、学习和活动,而且能恢复以前因为心跳过慢而放弃的一些生活方式。 心脏起搏器有多种类型,初期心脏起搏器仅能维持心脏最低频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目前已有频率适应性功能的双腔起搏器,这种起搏器能根据您不同的活动,发放相应的心跳次数,工作方式几乎接近正常心脏的活动。 事实上,有一些植入带有频率适应性功能起搏器的患者还可参加长跑和登山等较剧烈的运动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