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说千方百剂】解表剂之败毒散

 origin6 2020-03-22

【中文】敗毒散
【汉语】Bai Du San
【英文】Toxin-Resolving Powder
【分类】解表剂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柴胡 前胡 川芎 枳壳 羌活 独活 茯苓 桔梗 人参 甘草 各三十两 (900g)
【用法】煮散剂,每服6g,加生姜、薄荷各1g同煎,不拘时服,寒多则热服,热多则温服;亦作汤剂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病机】本方所治证候系正气素虚,又感风寒湿邪。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是风寒湿邪,袭于肌表,客于经络之征。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闷,为风寒犯肺,肺系不利,肺气不宣,津聚为痰,痰阻气滞之候。舌苔白腻,脉浮按之无力,正是虚人外感风寒兼湿之佐证。治当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释疑】1. 关于人参的配伍:素体气虚而外感,若只祛邪而不扶正,不仅无力鼓邪外出,即使表邪暂解,亦恐正气不足而邪气复入;另外,正气虚弱之人感受外邪,若单纯以解表药汗之,药虽外行,而中气不足,轻则汗半出不出,外邪仍不能解;重则外邪反乘元气之虚而入里,以致发热无休,病情缠绵难愈。故于祛风散寒药中佐少量的人参益气以扶其正,一则扶助正气以驱邪外出,并寓防邪入里之义,二则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
2. 关于 “逆流挽舟”:喻嘉言常用本方治外邪陷里而成痢疾者,后人称之为 “逆流挽舟” 法。痢疾之成,多因湿热疫毒,壅滞肠道,其病势向内向下,治宜因势利导,当清热化湿解毒,兼以调气和血导滞,此乃治痢之常法,而 “逆流挽舟” 法是治痢的变法。本法所治痢疾,由表邪内陷于里,肠道壅滞,气血失调而成。此时病势虽向内向下,但导致肠道壅滞的根本原因是表邪内陷,不宜顺其病势而用常法,只宜采取逆其病势的解表法治之。故 “逆” 者,逆其病势、逆其常法也。应用解表药物,使内陷之外邪从表而解,宛如逆流之中挽舟上行,故称 “逆流挽舟” 法。从病势来看,实属 “逆挽”,但从病因、病机分析,则属 “顺推”,二者反映了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運用】1. 辨证要点:本方是一首益气解表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憎寒壮热,肢体酸痛,无汗,脉浮按之无力为辨证要点。
2. 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痢疾、过敏性皮炎、湿疹等属外感风寒湿邪兼气虚者。
3. 注意事项:方中药物多为辛温香燥之品,外感风热及阴虚外感者,均忌用。若时疫、湿温、湿热蕴结肠中而成之痢疾,切不可用。
【附方】1. 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羌活 柴胡 前胡 独活 枳壳 茯苓 荆芥 防风 桔梗 川芎各一钱五分 (4.5g) 甘草五分 (1.5g) 用水一盅半,煎至八分,温服。功用:发汗解表,消疮止痛。主治:疮肿初起。红肿疼痛,恶寒发热,无汗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数。
2. 仓廪散《普济方》人参 茯苓 甘草 前胡 川芎 羌活 独活 桔梗 枳壳 柴胡 陈仓米各等分 (9g) 加生姜、薄荷煎,热服。功用:益气解表,祛湿和胃。主治:噤口痢,下痢,呕逆不食,食入则吐,恶寒发热,无汗,肢体痛,苔白腻,脉浮濡。
【方歌】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
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经典为基,临床为本

医路漫漫,初心不忘

坚持虽难,诸君为伴

【涨知识】

黄帝内经

素问

上古天真论   一

四气调神大论  二

生气通天论   三

金匮真言论   四

阴阳应象大论  五


伤寒论

张机

伤寒论详解   一

伤寒论详解   二

伤寒论详解   三

伤寒论详解   四

伤寒论详解   五

系列

金匮要略

张机

看视频,学金匮   一

看视频,学金匮   二

看视频,学金匮   三

看视频,学金匮   四

看视频,学金匮   五

系列

《伤寒杂病论》的一大特色——有是证,用是方

六经阴阳辨证用药金口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