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明276年流民问题溯源:崇祯时起义军为何杀之不尽?根在这里

 浩然文史 2020-03-23

上图为明代周臣所画的《流民图》的一部分,图中人物衣衫褴褛,面有饥色,不免让人心戚戚焉。这幅图也使我们得以重观关乎明代国运的群体——流民。所谓流民,就是因土地被兼并或天灾人祸而离开故土,流徙各地讨生活的贫民。自明英宗以后,流民开始遍布全国十三省,并愈演愈烈,最终流民拿起武器成为反贼,倾覆了朱明王朝。

一、少量流民是封建王朝的正常人口调节

自明洪武年间,山西就有流民问题。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旱灾频发。洪武四年(1371),太原府、兴县惨遭旱灾,再加上蒙古军队还时不时地南下侵袭,百姓实在没活路了,只好背井离乡,向河南、荆襄地区迁徙。

流民越境问题让朱元璋很头疼,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他很清楚。朱元璋设立了预备仓以赈济流民,还通过减免赋税、拨款等措施,来避免流民问题的发酵。

明代早期的流民主要是王朝更替和天灾产生的,而且发生省份往往只有一两省,对整个王朝的影响也比较小。当时地方官已经有意识地引导流民迁徙至人口较少的地区,这个办法一箭双雕,既解决了流民的生计问题,还能为人口稀少的地方提供劳动力。

二、明代中期流民疯狂“繁殖”

随着王朝的稳定,明代人口迎来了上升期。从洪武末期的7000多万人,开始以每年不低于6%的速度迅速增长。人口倒是增加了,但是统计在册的土地数量却在下降。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农民的土地被大量兼并。比如河南,虽地处平原可土质不佳,百姓常常因为灾害之年欠下了债务,而不得不将土地典卖给王府或大地主,沦为佃户。就这样,越来越多的失地流民就被“制造”出来。

另一方面,小农的日子也不好过,除了土地本身繁重的负担外,他们还要承担逃户头上的那部分赋税。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部分农民逃难去了,他们本应承担的赋税,就落到了没有逃难的农民头上,成了背锅侠。基本上土地所产的一半都要拿出来缴纳税赋。明朝中期以后,朝廷对百姓的盘剥就更狠了。狠到什么地步呢?据记载,嘉靖年间,一个自耕农每年要承担的徭役杂税,竟然多达40多项。

在被官府、勋贵、地主重重剥削得几无生路后,自然灾害的降临就成了压倒百姓的最后一根稻草。自1450年后,小冰河期使得温度持续下降,农作物大幅度减产。无数破产农民为了活命走上流亡之路。据《明实录》记载,当时明朝各地流民大约有 700万人。

当然,明政府面对日益严峻的流民问题,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通过加强预备仓稳定粮食来源、减免赋税等方式来安抚流民。但这些措施治标不治本,日益腐败的官僚体系和愈发猖獗的土地兼并,只会源源不断地“制造”流民。

三、蚍蜉之民,终撼大厦

终于,流民之祸在明末爆发,陕西、山西首当其冲成为农民起义的重灾区。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中期以来,陕西的农业生产就因气候影响而持续低迷。陕西靠近北部军镇,大量税收要供给宁夏等地的边军,使得灾年来临时当地政府根本无力赈济。而山西为了保证自己区域的粮食供应,总会断绝粮食贸易,这又导致陕西粮食价格疯涨。老百姓根本买不起粮食,只能吃草根,嚼树皮,只有少数富人渡过了饥荒。崇祯八年(1635)开始的大饥荒,导致百姓饿死的不计其数。

影视剧中的崇祯

面对这一切,中央政府已经疲于应对。毕竟当时中央财政早就因为北方的努尔哈赤而不堪重负。相对于气势汹汹的流民问题,能拿出来赈灾的钱款真是杯水车薪。于是,大量走投无路的流民揭竿而起。

明熹宗天启七年(1627),陕西澄城县有数百人起义。

崇祯元年(1628),王大梁聚集3000多贫农起义,号称“大梁王”,从略阳进攻汉中,后迅速侵扰洛川、淳化等十几个州县。

此后,流民起义之风再也刹不住了,起义军队伍规模也越来越壮大,七八千人的起义规模司空见惯,震得明帝国的江山地动山摇。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李自成(由甘肃举事,后转战汉中)等一大批对明朝统治心怀不满的起义军统领,在他们的带领下,起义军从陕西蔓延至山西、河南,进而席卷全国各地,明朝正式进入覆灭的倒计时。

《明末风云》中的李自成

文史君说

流民问题伴随着明王朝始终,从明初洪武时山西就出现了流民,朱元璋想了很多办法来解决,如统计户口、统计财产、注明应缴纳赋税等,但这些本该保障平民的有力措施,却逐渐流于形式。地方官们多认为流民是芥跻之癣,生怕影响自己的政绩,而将流民当成盗贼进行简单的处理。殊不知流民是致命的,只待王朝衰弱之时,千百万流民就会成为起义军源源不断的力量。这也就是为何崇祯时起义军杀之不尽,抚之又反的原因。

参考文献

《明实录》,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5年出版。

张廷玉等:《明史》 中华书局 1974年出版。

沈鹏:《明朝前中期流民问题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