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学膜行业的竞争格局 光学级聚酯基膜为光电产业链前端最为重要的战略原材料之一,主要以聚酯切片为主要原...

 匠心独云 2020-03-23

光学级聚酯基膜为光电产业链前端最为重要的战略原材料之一,主要以聚酯切片为主要原材料。因需满足高透光率、低雾度、高亮度等性能要求,所以光学基膜为聚酯薄膜行业技术壁垒最高的领域。

当前,光学基膜为全球垄断生产,国内进口依存度较高。目前,全球光学基膜基本由国外大公司生产,尤其是高档光学基膜产品的国际、国内市场,几乎都被日本的东丽、美国3M、三菱和韩国的SKC等公司的产品垄断。目前国内70%的背光模组厂商大多使用上述企业的产品。我国国内光学薄膜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只有少数企业进入技术壁垒相对较高的 LCD用光学膜领域。

据公开资料查询,目前上市公司中有康得新、双星新材、南洋科技、激智科技、大东南、华塑实业等生产光学膜,其中南洋科技与华塑科技为非LCD光学膜,激智科技不能生产光学膜基膜,大东南与东材科技下游客户以及光学膜下游认证均未披露详细数据。目前只有康得新、双星新材以及激智科技披露相对比较充分。从披露的数据来看,光学膜行业,未来更多的应该是康得新与双星新材的较量。

表:光学膜行业格局(仅从公开资料获得,可能有缺失)

1、康得新

2011年9月2日,年产4000万平米光学膜试生产,2014年公司2亿平米光学膜产能部分投产,配套2.5亿平米基膜,2016年2亿平米光学膜产能全部投入运营。光学膜二期2016年4月正式开工,项目计划建成1亿平米新进高分子材料。光学膜二期项目中光学级薄型PET基材、水汽阻隔膜、隔热膜等产品已于2017年初起陆续建成投产。康得新光学膜部分,具体产能没有做详细披露,在2.4亿到3.4亿之间。

公司在显示类光学膜领域已成为全球主流供应商,目前向三星、LG、京东方、TCL、创维、海信、长虹等国际、国内百余家一二线客户全面量产供货,并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2、双星新材

公司年产1亿平米光学膜项目已经投产,2018年上半年已经开始产生效益。还有2亿平米光学膜项目在建,目前设备安装已经完成,进入到调试和培训员工阶段。

光学膜产品目前已经进入到三星的全球供应链,明年三星全球30%的光学膜采购将来自公司,公司产品也已经通过不同渠道向京东方、TCL海、信、创维、长虹、康佳、小米、华为等国内外品牌企业供货。

表:光学膜建设以及效益(数据:公司年报 单位:万)

3、南洋科技

公司年产20000吨光学膜项目主要用于生产背材膜,并非我们认为的LCD用光学膜,所以这部分收益及其一般。南洋科技2014年收购的宁波东旭成主要生产光学膜产品,其中反射膜产能2100万平米,扩散膜产能1150万平米,增亮膜产能2000万平方米(公司原2000万平米增亮膜项目更改主体为东旭成)。东旭成产品少量供给韩国LG,剩下的供给国内厂家。

表:南洋科技光学膜收益(数据:公司年报 单位:万)

4、激智科技

公司主要为光学膜产品生产,公司扩散膜产品目前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截至目前,公司产品已通过了三星、LGD、夏普、友达、富士康、冠捷、Arcelik A.S.、VIDEOCON、PT Hartono、TCL、海信、海尔、长虹、创维、京东方、天马、同方、惠科、南京熊猫、龙腾光电、信利等众多国际、国内一线品牌终端消费电子生产厂商和液晶面板(模组)厂商认证。

公司扩散膜反射膜产能总计5112万平米,增亮膜产能1525万平米,另有1500万平米增亮膜产能在建,3000万平米扩散膜产能在建和年产900万平米反射膜产能在建(在建工程部分投产)。

表:激智科技产品毛利润结构(数据:公司年报 单位:亿)

5、大东南

公司年产50000吨光学膜项目第一条线已于2017年6月28日正式投产,光学膜第二条生产线已于2017年10月30日试生产。2017年,光学膜给公司创造营收1.06亿,至于公司这部分营收的具体细分产品,公司没有披露。

6、东材科技

公司2万吨光学膜产能自2013年开始建设,2015年7月31日试车投产。2016年,光学膜材料营业收入3.37亿,2017年营业收入2.15亿。目前从公司披露的数据只能看到这些,光学膜下游是谁、2017年光学膜部分同比下降36%等原因,公司都没有进行披露。

7、华塑实业

华塑实业公司产品主要为光学膜,2017年数据显示,光学膜部分占公司营业收入76.02%,但是他的光学膜主要为离型和保护膜。

表:华塑实业产品结构(数据:公司年报 单位: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