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咳嗽咳嗽,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发...

 新用户00887607 2020-03-23
咳嗽
咳嗽,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发于古今中外、男女老幼,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中医学很早就重视探讨咳嗽的病因病机、类型及治法。两千多年前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有咳嗽专论——《素问·咳论》文中首先以发问的形式“肺之令人咳,何也?”,肯定了咳嗽是肺病的常见症状,然后又指出,许多病都可能导致咳嗽,如原文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故说“咳不离于肺,又不止于肺”。
咳嗽有寒热之分,虚实之别。“虚”以气阴不足为主,“实”以邪盛为主,外邪以寒、热、湿、燥邪为主;内邪以痰浊、瘀血为主。
治咳嗽,要注意“肺为娇脏”的生理特点,用药以轻灵为宜,不宜大寒、大热,过辛、过苦。虽属虚证当补,然亦不宜峻补。清·吴瑭“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之说就是含此意。
本着前贤论述,结合个人认识和临床经验,拟定一张治咳嗽的基本方,酌情加减变化,疗效较好。
方如下:
鱼腥草 制黄精 清半夏 陈皮 浙贝 枳壳 姜黄 全瓜蒌 炙麻黄 杏仁 前胡 紫苑 桔梗 生甘草
【按】本方14味用药,适合“肺为娇脏”的特性,亦符合治肺“用药轻灵”的要求,寒温并用,稍偏温,基本是个平性方,清肺以鱼腥草为代表;益肺以黄精为代表;宣肺以桔梗为代表;润肺以瓜姜为代表;化痰清化以浙贝为代表,温化以半夏为代表;止咳平喘以前胡、紫苑、麻黄、杏仁为代表。肺主气,调节气机,枳壳、陈皮、姜黄行气活血,气血顺畅,则痰浊易化,咳喘易平。
肺病咳、喘、痰三症,痰是中心环节,痰一化,则咳喘自平,本方有一半药具有化痰作用。
痰虽有寒热之别,但化痰总宜稍偏温性方药,汉 · 张仲景早有“痰饮病,当以温药和之”明训。本方虽寒温并用,但总的看来,是一张平而稍偏温性之方。
治咳还要特别注意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关系,问诊时,一定要问大便的性状和次数,对治肺咳辩证立法用药有重要帮助,本方杏仁、瓜蒌均有润肠通便作用,六腑以通为用,“腑气通于下,则肺气降于上”。
至于加减变化是说不完的,总之以因病、因证、因症、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为是。
曾治一中年女性教师,初起为外感咳嗽,经中西多方治疗,中药如川贝枇杷口服液、蛇胆陈皮粉、蛇胆川贝液……西药连“可待因”都用上了,还有输抗生素等,结果越治越重,整日咳嗽,痰液黄白相兼,不烧,大便偏干,拖了两个多月不愈。经用本方治疗一周,咳嗽而止,病人说:“中药有这么灵?神了!我过去不信中医,现在服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