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忘不了的泥草房

 zzm1008图书馆 2020-03-24
       泥草房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泥草房陪伴的日子,却深深烙在记忆里,忘也忘不掉。

       那是抓不住、放不下,又不忍忘却的童年,是常常牵念的乡愁,是小时候妈妈的味道!

  泥草房,不是那么美观。
  低矮、阴暗,是它的主色调;冬暧夏凉,又是它最大的特色。扎实不浮夸,实用不奢华,舒适不张扬,亦如故乡人的性格。
      走进院中,一股芬芳的泥土气息扑面而至。
      参差的木栅栏像老人脸上的皱纹,斑驳地印着岁痕,带着憨笑,静默,真诚。

      房子、栅栏、院子,静静地与树木融为一体,自然、亲切。细细品,还带着几分禅意。

  每家房前屋后都会开一个小园子,种花、种菜,种一些葫芦、葡萄什么的,茂茂盛盛,郁郁葱葱。

       进入屋内,不管是简单,还是纷杂,都那么干净,精练;每一件物品都有它的实用价值,那种只作装饰的东西,几乎是进不了屋的。

  家家几乎一个模子刻出来:南北炕连着万字炕,炕上放柜子,万字炕上放箱子;柜上叠着被,箱子上放着摆件。
  一定会有一口钟或一只马蹄表,或坐、或挂,或新、或老,静默地在那里,记录着时间的流逝......

  记忆中,泥草房的生活是艰辛的。除了节日,只有来了客人才能改善生活。不一定有大鱼大肉,饭菜也不见得特别好,但一定是大碗的,一定可口、一定管饱!

  泥草房的四季是绝对不会混淆的,鲜明,又充满回味。  
  春季潮湿、泥泞;
  夏天清凉、避暑。
  秋至,金风送爽,又有满满的收获;
  冬日,室外大雪纷飞,室内却又炉火正红。
  下雪,是孩子们的最爱。堆雪人,打雪仗,划雪橇,不是不怕冷,而是从未想过冷与不冷,即使手脚冻得发麻,长出了冻疮,也不在乎。
  数不尽的玩乐都能和雪联系起来,就连盼望的大年,都发生在冰天雪地,数九寒冬里......
  走近泥草房,不用刻意,回眸一望,某个角落,就会拾起你儿时遗落了记忆:灶堂里烧麻雀的香味,偷吃瓜果的挨打,一起牵手过家家、玩泥巴的伙伴,亦或是用袄袖擦着流淌的鼻涕......
  
  不觉间,恍如穿越了岁月,回到了童年。
  一切的一切,不曾想起,却从未忘记,仿佛它一直在那里静静地等,只为等到此刻的你。
  袅袅的炊烟,似妈妈对儿的召唤。
  在那个贫穷、饥饿、物资不太丰富的年代,它就是孩子唯一的盼望,热切,执着,从不落下......  
  每次回到家,第一句话一定是:妈,我饿了!若是第一眼看见爸爸,那一定是:爸,我妈妈呢?  

      泥草房,心中最柔的痛,触一下,酸酸的;细思之,又有些甜蜜,就像做了一个长长的梦,不忍回味,又不愿醒来。

      泥草房,是时代的影儿,是心中的故乡,是童年的清晰记忆,是藏在今生记忆中,忘了忘不了的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