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独善其身是做人的一种态度,保全自己不给旁人,社会添麻烦;兼善天下是一种交际方式,虚怀若谷心中自有乾坤在。王阳明在龙岗顿悟后,体察到,独善其身之外,更重要的兼善天下。《文心雕龙》:“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如星辰之行”。当一个人拥有如同星河长明的不灭品德时,他的光芒就如同日月昭昭。此时,他必然是像太阳一般,温暖他人,照耀四方,而非像一团萤虫,独自飘摇。杜甫留下千古传颂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那时,他孑然一身面对破败茅屋,却不顾影自怜,怨天尤人。反是在惦念芸芸众生,可怜同他一样的寒士,希望日后飞黄腾达时,能为天下百姓尽绵薄之力。三国时曹植在《铜雀台赋》中挥毫写下:”扬仁化宇宙兮。”他在动荡不安的时代,心中怀揣的亦然是干净纯粹的仁义。心里宽广的人,内心始终都是温暖的。无论他身在何处,眼前都是山川连绵,白浪飞鸥,碧海蓝天。他们的身上会散发着独特的个人魅力,像南风过境,十里春风暖人心。佛家常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菩提,需要渡己,才能渡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为彼官场纷杂,选择隐居南山下,但他心中光明不曾泯灭,他的温暖亦然通过削尖笔锋,做了一柄利刃破开阴云,照耀世人。近代,也有鲁迅者,亦载笔墨绘满纸荒唐言,尖锐又客观的与动荡的社会碰撞。无论是避世的陶潜还是入世周树人,心中有爱人,才能生出宽广的仁义。古往今来,拥有成就的人,从来都不是只兼顾自己的利害,圈地自封。而是把自己的意志托付宇宙洪荒,贯穿古今。唯有将一颗心融到宽广的境界中,才能知登上山顶,俯瞰世间风光的悸动。“心外无物”为陆王心学内容的精髓。王阳明说,心中拥有宇宙,眼里就有整片天堂。宽广的内心,是从播下一颗小种子开始的,这颗种子名为“良知”。孔子周游列国后,回归乡里,用智慧与德行影响众人,这便是最高境界的“独善”。他无法通过政治来传递自己的思想,便用自己的方式来“达济天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与孤立,带来的只有绵绵不绝的凉薄与疏离;唯有尽善尽美的宽广心胸,才能在浑浊的世道上,寻见属于自己的光明大道。作者:燕归来,一个热爱国学、喜欢扎根于文化海洋的95后,笔耕不辍,衷于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