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气重的“大冤家”找到了,坚持做好4件事,效果比红豆薏米好

 老张话健康 2020-03-25

为什么说百病从湿气开始?为什么生活中十人九湿气?那么什么是湿气?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是这样论述湿气的:“因于湿,首如裹”、“湿胜则濡泻,甚则水闭跗肿”。通俗来说,湿气就是导致身体“困重、酸痛、水肿、泄泻”等表现的一类病邪。湿气,为水液代谢的产物,分为水、湿、饮、痰。简单的说:湿气=万恶之邪=不健康!湿气是“万恶之邪”,极为难缠而不易除去。如何科学祛湿,就成了我们所关心的了。

湿气重的“大冤家”找到了,坚持做好4件事,效果比红豆薏米好!

祛湿的方法很多,除了拔罐艾灸,泡脚,勤开窗通风外,饮食是不得不说的。薏米在中药里面被称为薏苡仁,在《神农本草经》里面将薏米列为是除湿的上品。薏米的主要功能就是可以治湿痹,利肠胃还可以消水肿,对于健脾益胃,以及去除体内的湿气,有着良好的作用。中医说的红豆,指的是那种比较细长的赤小豆,赤小豆才具有利水的作用,而我们平时买的那种胖胖的红豆是并不具有这种功能,要注意区分。

薏米和红豆被称为为“祛湿双雄”,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用薏米和红豆煮水煲粥。但是,食疗祛湿,讲究对症,如果不对症吃了可能起了反作用。那么生活中如何科学祛湿呢?

1.运动

运动是湿气重的“大冤家”。经常运动会感到体内的热量沸腾,人就会变得非常的温暖,不会那么畏寒,这是外因。同时经常运动,还能增强免疫力,远离肥胖,强化脾胃,这是内因。祛湿必须要内外调理,才能避免反复发作,才能保养好我们的身体和健康。

2.保持肠道通畅

健康的肠道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因为生活中很多疾病,诸如便秘、湿气重、色斑等,都是由于肠道不健康所致。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最好是在早上翥有规律的排便,这样可以帮助保持肠道的通畅和湿气排出。

3.重视脾胃调理

脾胃是主导五脏六腑乃至全身供应气血的重要脏器。一旦脾胃出了问题,各种问题就来了。古语说“胃不和,卧不安”。就是说脾胃不好的人,往往睡眠质量也会降低,会出现入睡困难、惊醒多梦、湿气重等问题。同时中医也认为,脾这个器官“喜燥恶湿”,而春夏季是多雨的季节,空气潮湿,体内也很容易加重湿气。所以要重视脾胃的调理。

4.情绪调节

在中医角度看来,肝主情志,如果心情不好,就会使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影响脏腑机能,阻碍运化和疏泄,使水液停滞积溜,从而让湿气加重。有一句话说“你的烦恼,都是你不切实际的希望”,所以别太追求美好,把生活看得平淡些,遇事能泰然处之,镇静自若,这样才能避免被不良情绪牵制,减少坏情绪对身体的危害。

写在最后

湿气重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也是会引起一系列身体不适的情况。所以一定要重视除湿,除了拔罐艾灸泡脚之外,还有很多除湿的方法可以采用,希望大家都会将体内过重的湿气排出体外,一身轻松。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