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年前发现肺微小结节,复查还是微小结节,现在又叫三月后复查,严重吗?

 新用户68665845 2020-03-25

随着人们体检意识的增强,临床上发现肺结节的人群也越来越多。以前人们体检意识弱,其实肺结节在临床上很常见,好多人只是没发现而已。约90%以上的肺结节是良性的,所以一旦发现自己有肺结节,先不用太紧张,带上影像学资料找医生咨询,再决定下一步的诊疗计划。

根据2018版中国肺结节诊治专家共识,对于实性结节的随访策略如下:

⑴结节直径小于等于≤4mm,无肺癌危险因素者,不需要随访;有肺癌危险因素者,12个月重新评估,如果没有变化常规年度检查。⑵结节直径4~6 mm,无肺癌危险因素者,12个月重新评估,如无变化,其后转为常规年度随访;有肺癌危险因素者,应在6~12个月之间随访,如果没有变化,则在18~24个月之间再次随访,其后转为常规年度随访。⑶结节直径6~8 mm,无肺癌危险因素者,应在 6~12个 月之间随访,如未发生变化,则在 18~24 个月之间再次随访,其后转为常规年度检查;有肺癌危险因素者,应在最初的 3~6 个月之间随访,随后在 9~12 个月随访,如果没有变化,在24个月内再次随访,其后转为常规年度检查。⑷结节直径≥8 mm,经医生评估恶性肿瘤的预测概率为低、中度(5%~65%)者:建议行功能成像,有条件者可考虑PET-CT;恶性肿瘤的预测概率为高度(>65%)者:视情况决定是否使用功能成像,对于高度怀疑肿瘤者可考虑直接行 PET-CT,因其可同时进行手术前的预分期,建议在 3~6 个月、9~12 个月及18~24 个月进行薄层、低剂量 CT 扫描。

我们可以看出,有肺癌危险因素者,随访策略是不同的。常见的肺癌危险因素有吸烟史,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患有肺气肿、肺纤维化病史,年龄大者,有肺癌家族史,接触二手烟史等。

对于磨玻璃结节的随访策略如下:

⑴<5 mm孤立性纯磨玻璃结节,建议在6个月随访胸部CT,随后行胸部CT年度随访。⑵≥5 mm孤立性纯磨玻璃结节,建议在3个月随访胸部CT,随后行胸部CT年度随访;如果直径超过10 mm,需非手术活检和(或)手术切除。

对于孤立部分实性肺结节的随访策略如下:

(1)单个部分实性结节直径 ≤8 mm者:建议在 3、6、12 和 24 个月进行 CT 随访,无变化者随后转为常规年度随访。(2)单个部分实性结节直径>8 mm 者:建议在 3 个月重复胸部CT检查,适当考虑经验性抗菌治疗。(3)若结节持续存在,随后建议使用 PET-CT、非手术活检和(或)手术切除进一步评估。(4)对于6 mm 及以上实性成分的结节,应考虑 3~6 个月行CT扫描随访来评估结节。对于具有特别可疑形态(即分叶或囊性成分)、连续生长或实性成分>8 mm 的结节,建议采用 PET-CT、活检或切除术。

综上所述,对于不同结节的随访及诊疗策略是不同的,具体每个人要具体分析,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综合评估,从而制定出最合适的随访及治疗方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