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验爬楼梯,解决心理困惑问题

 王明鹏 2020-03-26



为何大楼会有多部楼梯?

这段时间疫情防控,电梯每天都要消毒,用牙签按按钮,多了很多程序。有几次,自己爬楼梯上下,不过十层,倒也自得其乐。

稍微想想,都知道高层楼房的楼梯,不止一处,除了电梯,一定还有步行楼梯。作为公共建筑的楼房,比如办公楼、教学楼,即便是低矮多层建筑,至少也是两处楼梯的。

当我们习惯乘电梯上下时候,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一旦电梯有了故障,或者暂时不能使用,自然就要爬楼梯,这对住高层住宅的人们说并不少见。

大楼不仅一部电梯楼梯,保证上下大楼有了多种方式,不会局限于一个特定途径。

不过,当爬楼梯时候,除了累,不习惯,抱怨,是否会有什么其他联想感受呢。

比如,我们生活遇到困惑问题时候,可以想到类似爬楼梯一些启发呢。

爬楼梯给我们什么启示?

一是我们都有多个解决问题途径。

好比要去某个大楼某个楼层,一般是习以为常坐电梯,不过只要仔细观察还有楼梯可走。遇到问题,不要固执以为只有习惯的那个方式才能解决问题。

二是新问题出现就要尝试新方法解决。

出现新问题,意味着原有解决途径不再有效,好比电梯出现故障,不得不放弃通行,这时候要想到去爬楼梯。

三是新方法要克服困难也在拓宽经验。

爬楼梯除了感受疲乏劳累,还意味着一个哲理:不停转换方向,就会到达新高度。

四是知道新方法并不意味就能解决问题。

一旦习惯乘坐的电梯出故障,很多人就会选择暂时止步,甚至持久等待,毕竟走楼梯太累了。这很似那句话,“遇到人生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条路是对的,可就是不走,因为这条对的路太他妈的难走了。”

心理学原理给我们什么解决方式?

坐电梯类似我们常规解决问题方式,高效便捷直达,例如讲道理,下命令,模式化。

而一旦遇到困惑问题,无法再“乘坐电梯”,急需要心理方式解决问题,会有几种情况:

一是不知道还有新途径,这时候就用认知方式告诉。

好比告诉说电梯不通还有楼梯,这也是心理学的模仿学习机制,为何年轻姑娘结婚后,就会了那么多生活技能,不过观察学习罢了。

可是很多不愿意学习的人,遇到心理问题走不出来,不知道还有楼梯可爬,会陷入抑郁焦虑。

二是知道新途径依然不能达到目的。

爬楼梯方式达到目的地,要付出更多努力,克服很多困难,新方法没有一帆风顺的,这也是很多人知道做不到的根源。

知道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好,可是耐不过熬夜贪睡的即时快乐啊,这就是缺乏延迟满足的能力,眼前快乐迷惑中。

三是爬楼梯富含哲理学问,需要信心与智力。

爬楼梯不过来回转圈,竟然可以转到高层之上,很神奇的行为吧。我们知道爬楼梯来回东西南北走,旋转向上,不过生活中解决问题不会这么直观,有时候可能向南很远然后折返向北很远,看似就是不断走回头路,好久看不到希望曙光,这就压迫人的心理挑战,一不小心容易退回到老路,返回原点无效的等着。

爬楼梯是个笨办法,却是心理成长特有方法,这就是用时间换空间,用循环往复换人生高度,看似一步一个台阶,微不足道,看似东西南北绕,漫无目标,却是心理成长必经之路。

解决心理问题的特有特点,不是直接高效搞定,注定间接曲折婉转,不停的旋转转向中,万变不离其宗是自我功能强大。

解决心理问题就像爬楼梯,别怕绕,不求一鸣惊人,但求目标不变。

(本文图片来自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