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拆除部门墙?|《道德经》第二十七章经典解读

 快乐英平 2020-03-26

 来自致良知四合院 【整理摘编:时英平】

“没有学习之前,部门间的墙就像长城一样,这边喊话,墙另一边听不见。

学习后,部门间的墙拆到只剩几十公分,抬抬腿就能迈过去,可以说基本被拆除。随着部门墙被拆除,彼此之间沟通成本降低,沟通效率大大提升。

以前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抱怨、拆台,把问题推给对方,现在再遇到问题,大家会通过四部曲、五步法,先反省是不是自己做错了。反求诸己找自己原因的时候,双方之间的意见、争执就大大减少了。”

自2018年明道学院成立以来,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领企业员工一起践行中华文华,作为董事长的肖奋逐渐找到困扰自己已久的问题的答案。

以下为四合院老师与肖奋总共同探讨《道德经》第27章。肖奋总的生命体验及在企业中的成功实践,会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章节的思想。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道德经》第27章

四合院老师

“善言无瑕谪”,圣贤把握事物的本质,讲话是从根上、源泉上讲,因而说出的话没有瑕疵。

“善计不用筹策”,阳明先生龙场悟道后,带兵打仗,四战四捷。因为有一颗爱民之心,自然而然就能想出相应的化育民心、呵护百姓的办法,这就是心生万法。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闭”指门上的开关,机关有人能设,就有人能破。真正的“善闭”,是指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形成命运共同体,这样的结合,会更牢固。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以奋达公司的实践为例,数千人千里迢迢赶至明道学院学习,不是因为任何商业上的往来,而是因为Ellen(奋达集团美发分公司总经理吴细凤)与大家建立了心与心的链接,这就是“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Ellen的个人使命与奋达使命相吻合,因而能既忠诚于奋达理想,又能忠诚于个人使命,这是人生中比较幸福的一种状态。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所描述的也是圣人境界。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如果不能尊师重教,一个人就难以成长;如果不能爱身边的人,即便学富五车也难以施展。


作为企业经营者,都希望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如何发现人才、激励人才,甚至跨越部门墙,更友好地合作呢?

接下来,我们听听肖奋董事长怎么说:

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肖奋

小时候,父母总是教育我们“要积阴德”。那时候不懂,就追着父母问。他们就说:积阴德就是做好事不留痕迹,积阳德就是做了好事马上说出去。

结合这章内容,我认为就是:一个人心里装着什么,体现出来的就是什么。如果心是向善的,体现在能力和做事情的方式方法上就是善行。有时候不需要太多工具,自然而然就能做得很好。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结合企业用人来讲,很多人觉得送员工去学习要跟他签约作为保障,但我们从不这样做。真有一颗为员工好的心,不需要拿“合同”做绳索来捆住他。相反,越是给员工机会去提升,让员工往上走,员工越不会选择离开。

很多人都知道的Ellen,自2004年她进入公司,我一直秉持的原则就是放手。就像放风筝,放开绳索,风筝会越飞越高,栓得越紧,风筝反而飞不高。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作为企业家,如果能经常关心员工,关心国家、政府或地方事务,与各方面建立心与心的链接,一定不会被员工“炒鱿鱼”,被时代所遗弃。如果能对现有资源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一定不会被历史遗弃或淘汰。

结合企业用人,如果能知其长而用之,那周边都是人才;如果挑其短而不会避之,就会出现无人可用的境地。这就是“知人善用”。

另一方面,成就一番事业,领导者自己有多大本事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是否能与核心骨干心连心,想他们所想、解他们所困。当他们充满荣誉感、自豪感、成功感时,彼此间交流就会很顺畅,交流成本、交易成本、管理成本都会迅速下降,效率大大提升。

“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结合企业实际管理,对我们有用、教我们方法的人,比如相关资源,媒体、商业伙伴、政府官员等,可以称为老师。而提出不同意见、反对我们的竞争对手,我们也称为老师。从不同的人身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启发,自己不断成长,事业才能有如神助,不断获取成功。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不尊重老师、不吸取“不善人”的借鉴,自以为聪明,其实是糊涂。

在企业中,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特别重要,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打造学习型组织——不仅领导干部学习,还要带动团队学习。如此,面对问题,上下就能比较容易达成共识、统一思想。思想统一,对发展战略的认识就能较容易达成一致,对战略的具体执行就会容易很多。

学习型组织一旦形成,不管是从企业管理方法、工具,还是从宏观管理到微观管理、从道到术,都会有所进步。

结合奋达这两年的实践,建立学习型组织,其核心就在于帮助员工学习中华文化,通过明心净心,打开心扉。

成立明道学院,带领许多干部员工学习,让我们发现,没有学习之前,部门间的墙就像长城一样,这边喊话,墙另一边听不见。学习后,部门间的墙拆到只剩几十公分,抬抬腿就能迈过去,可以说是被基本被拆除。随着部门墙被拆除,彼此之间沟通成本降低,沟通效率大大提升。

以前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抱怨、拆台,把问题推给对方,现在再遇到问题,大家会通过四部曲、五步法,先反省是不是自己做错了。反求诸己找自己原因的时候,双方之间的意见、争执就大大减少了。

反求诸己,让同事、朋友之间开始变得友好和睦,自己周围环境也开始发生变化,整体效率随之提升,业绩也随时上升。建立学习型组织,真的非常有意义。

肖奋董事长一句话就揭开了谜底:帮助大家打开心扉,部门墙变矮,部门间稍微踮踮脚,大家就能合作,不是互相抱怨、拆台,而是互相帮忙、促进去共同从事一项事业。

因而,本质上还是提升自己心灵品质,心灵品质提升,格局境界提升,部门墙变矮,彼此沟通协作的障碍就会减少很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