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莱夫

 wenxuefeng360 2020-03-26

【宇宙空间每一件事物都是无穷的事物,从宇宙的任何角度都清楚地看到】——博尔赫斯《阿莱夫》

阿莱夫,是希伯来语字母表的第一个字母。在犹太神秘哲学中,这个字母指无限的、纯真的神明。

2006年,即将六旬的巴西作家保罗·柯艾略已经誉满全球。但他不满足于自己过于安稳的现状,受到内心不安的召唤,他决定聆听内心的声音,去旅行,去重新认识世界。保罗·柯艾略把拜访七个模式的地方作为寻找答案的方式:在俄罗斯,他遇见了一位敏感的土耳其女郎,和她一起搭上了去往西伯利亚的火车;在火车上,他和她无意间进入“阿莱夫”,一个时间与空间交会的点;在阿莱夫里,柯艾略猛然发现了自己从来没有正视过的生命真相......

保罗·柯艾略的《阿莱夫》开篇这样写道:无形的力量可否在有形的世界中显示?这与我们当下生活的世界又有何关联?年轻人走出校园却找不到工作;老人到了退休的年纪却一无所有;成年人没有时间追寻梦想:每天为了养家糊口、支付孩子的学费朝九晚五,面对所有人熟知的“残酷的现实”。

世界从未像现在这般四分五裂过:宗教战争、种族灭绝、环境破坏、经济危机、萧条、贫困。所有人都希望有一针见血的解决方案,至少能够解决某些世界的或者个人的生活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却越发黑暗了......

柯艾略本应是个快乐的人:从事着世界上最难的职业,并且事业有成;和他珍爱的女性结婚,携手度过了二十七年;享有健康的身体;生活在可信任的人中间;在路上也总是会遇见对他推崇备至的读者。曾有一刻,他觉得这些对他来说已经足够,可随之而来,又觉得没什么能让他满足。

是否他遇到的只是暂时的焦虑?像曾经那样祈祷,像听从上帝之声般尊敬自然,欣赏他身边的美好事物,难道这些都不够吗?如果他已经相信自己走到了极限,那为何又会想继续向前呢?为什么他不能像身边的朋友们一样呢?他站在雨中,雨越下越大,除了水声,什么都听不见了。他被淋成了落汤鸡,却又挪不动步子......他已经迷失了。他若真的到了自己的极限,那么这种内疚与沮丧感早应消失殆尽。可这样的感觉一直持续着——恐惧与颤抖。当这样的不满无法消失,就说明它是上帝带来的,并且它的出现只有一个原因:他需要改变一切,向前进。

当人们拒绝遵从自己的命运,生命中就会发生一些难以承受的事情。而这就是柯艾略目前最大的恐惧——往往悲剧总是和一个永恒的原则联系在一起,那就是失去,并且会从根本上改变生活。当我们面对它时,试图找回失去的东西,更好的选择是利用这个巨大的空间,用新的内容填满它。理论上讲,所有的损失都是有利的;而实际上,我们会在此时质疑上帝的存在,并质问自己:我到底做了什么而换来如此结果?

柯艾略对导师J提出的问题其实更深入,便是:对信仰的疑惑。他一直追寻智慧、心灵的平和,以及对可见与不可见的现实的感知,但这种追寻已经变成一种惯例,在他看来没什么意义。他虽已经竭尽全力,可是却无法说他离上帝和自己更近了。他只能肯定一件事:有一个平行的精神宇宙,它可以影响到现在生活的世界。除此之外,剩下的一切,例如一切形式上的指导手册、仪式等等,所有的这些对他来说都很荒唐。更差劲的是,它们的效果都无法持久。

每个人都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来诠释所有的事物,而不是按照它们原本的模样。

柯艾略的导师J告诉他,当J还是个少年时,对所有生活能带给他的事物感到眼花缭乱——他以为能够获得一切。到了四五十岁,他成为了一名成功人士,见证了孩子的成长和离开。从那时起,他认为所有的事情都将是对曾经的一种重复。于是,他踏上了寻找精神世界的旅途。他是一个自律的人,用尽了全部的精力寻找它。他经历过充满热情的时刻和疑惑的阶段......

“我们为什么要绕着那棵橡树完成仪式呢?那能怎样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呢?”柯艾略不解地问。

J指着花园里的那棵橡树对柯艾略说:“时间什么都不会教你,它只会带给我们疲惫和衰老的感觉。” 花园里的那棵橡树此刻仿佛在看着他们——它的生命已有四个多世纪了,而它学会的全部就是在一个地方保持不动。如今的人们早已不绕着橡树举行仪式了。而这种看起来也许有些荒谬的方式,能让人们更深地触碰到一些东西:浸在你的灵魂里,在你更原始的自我里,也在更接近一切的源头里。

而J无法将剩下的人生用在寻找精神巅峰上,或是注视花园里的橡树,期待沉思能够产生智慧。J知道这一切,因此才鼓励柯艾略开始这场旅行。

坐火车在东西伯利亚的城市伊尔库茨克旅行,像在世界上其他城市旅行一样,柯艾略见到了一样的场景:打着电话的男人,跑去拿忘在餐车的东西的年轻人,抱着小孩的母亲,在车厢之间狭窄过道里谈话的年轻人,他们忽略了窗外呼啸而过的美景。他还听见开得很大声的广播,看见一些他无法理解的标志,人们在给予或是在索取东西,一个镶着金牙的男人和他的伙伴们一起大笑,戴着头巾的女人在没人的地方哭泣...他偷偷望着这些衣着光鲜亮丽的人,他们在沉思着,仿佛背负着全世界的重担。

在这座城市漫步,它像一条钢铁组成的河流般延伸开来,从不停歇。柯艾略不会讲当地的语言,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他听着各种各样的方言和声音,观察到这里和世界其它大城市一样,大部分的人都没有和别人交谈——每个旅客都沉浸在自己的问题和梦想里。他想,也许这辈子都不会再遇见这些人了,并且各自都为自己的问题和梦想所困扰。无论他们多么悲惨或多么孤单,无论他们多需要分享一次成功的喜悦或是让他们窒息的悲伤,最好保持沉默,这样也更安全。

贝加尔湖畔——在一段他无法确定的时间里,天边出现了一束光,月亮升了起来。他看着它在天上进行新的旅行,银色的月光在湖面上反射过来,水面时而平静时而波澜起伏。远处,小镇里有点灯光闪烁。他试图像很多其他人一样,尽可能地把这个时刻的一切都吸收进来。多希望未知的事总是有这副美丽又平静的模样。

他明白,这次旅行的目的并不是拯救世界,是为了拯救自己。根据“魔法”传统中的说法,疼痛是可以转移的。它不会马上消失,但是会随着人把它转移到其他的地方慢慢化为乌有。其实人这一生都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做着这样的事。有些人,并没有克服创伤,而是把它们隐藏在一个再也不会去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上帝已经为你指引了一条道路。此时此刻,重生的希望就在你自己的手中。

语言的坏处是它们给我们一种错觉,误以为我们能够明白并理解其他人的话。但是当我们转过身去面对自己的命运时,却发现语言远远不够。许多人是语言上的大师,却不能按照他们所说的那样生活!除此之外,形容事情是一件事,真正体验却又是另一件事。正因如此,一个寻找梦想和答案的旅行者是被他所做的事情鼓舞,而非他想象的事情。

我们总是会问自己同样的问题:需要保持足够的谦逊,才能接受我们的内心,了解自己为何身处此地。是的,和自己内心交流十分困难,即便无法理性地理解到底是什么,也将会明白自己一直身在其中。从少年时就学习魔法的柯艾略,认为魔法传统是这样讲的:我们临死的那一刻,每个人都能理解自己存在的真实理由。那一刻就会诞生地狱与天堂。地狱是在临去的一瞬间回顾,意识到自己浪费了一个本可以彰显生命奇迹的机会。天堂则是在这一刻能够说:“我曾犯下一些过错,但是我不是懦夫。我享受了自己的人生,做了该做的事。”

然而,我们不需要让地狱提前到来,也没必要耿耿于怀,认为自己无法在你所理解的“精神追求”上走得更远。继续尝试,这就够了。即使是那些没有用尽全力的人也得到了宽恕;他们在活着的时候早已付出了代价——在可以得到平静与和谐的时候无法开心。我们都得到了宽恕,可以自由地在这条没有开始与结束的路上前行。

勇气可以吸引恐惧与谄媚,但意志则要求耐心和承诺。

如果不离开巴西,柯艾略也可能得到相同的结论,但是就像他书里提到的牧羊少年圣地亚哥一样,在理解身边有什么东西之前,需要去到远方。就如雨水重又回到大地,带来了空气中的物质一样。魔法虽然是特殊的,却一直和我们在一起,也和宇宙中所有的生物共存。有时我们会忘记这一点,所以需要重新记起来,即使这个过程是从世界的一端穿越整个大陆到达另一端。我们回来的时候满载宝藏,或许它们会被重新埋藏,让我们又一次出发去寻找。相信宝藏和奇迹,这才会让你的生命充满乐趣。

博尔赫斯笔下,浩瀚的海洋、黎明和黄昏、美洲的人群、一座黑金字塔中心一张银光闪闪的蜘蛛网,记忆简直无法包括那个无限的阿莱夫,人们在世界中一次次看到阿莱夫,在阿莱夫中看到整个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