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

 圆梦pbx3ah38kr 2020-03-28
“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

六经为川,川就是河流。山下的河流,或者峡谷就叫做川。
六经为川,什么川?六经为气血之川!他是运行气血的。肠胃为海,肠胃为水谷之海。就是这么简单的解释,但它把六经和肠胃与天地结合起来了。所以还是一个天人相应的思想。
九窍呢?为“水注之气”。什么是“水注之气”?这里有个最有意思的事情在里面。九窍是上七窍,下二窍,合为九窍。水注之气,意思是水气能注于此处,是水气之注也。你看我们有“五液”,这些都是九窍里面产生的液体。目之泪、鼻之涕、口之涎,二便之出于二阴者皆是也。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东西的出现呢?因为,清气上升,布达于九窍,水就会随之而来。水和气是一体的。
是不是说气里面含着有水呢?当然不是。水从哪来呢?水是气的一种啊。天地万物,唯一气耳!这个气,敷布于九窍,它就能够产生水。怎么产生水?气为阳,水为阴。它为阴的那部分力量就可以使之化水。这种现象不仅仅发生在眼睛啊、鼻子啊,这种上窍,也发生在下窍。其中有一个下窍,非常非常的典型,以至于成为气化而出的代名词。是哪一窍啊?下窍前阴。前阴是解小便的。小便怎么来的?“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气化而来的。那膀胱里的这个小便是怎么由气化而来的呢?过去认为膀胱有下口,而无上口。没有上口,那小便是从哪里来的呢?是气化以入,再气化而出。水谷的浊气,或水饮的浊气,进到膀胱以后,由气化而为津液。津液之浊者,再经气化排出体外,就是尿液。把这样一个过程引申到眼睛、鼻子、耳朵里面去,就是水注之气。所以这段话,是对气化非常好的诠释。同时也能帮助我们理解上节课我们所讲“阳气不通”的时候为什么九窍不利。因为阳气不能敷布于九窍,所以九窍不利。我们再想一下还有什么可以导致九窍不利呢?
五脏气争,可以导致九窍不利;阳气不通,不能敷布九窍,可以导致九窍不利。“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这是内经原文。这里的九窍不利是因为年纪大了以后,气大衰而不能敷布,就九窍不利。一方面,九窍的功能不好,鼻塞、耳不聪、目不明;另一方面涕泣俱出。“精竭于下,水犯于上,而涕泣俱出矣。”(《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因为精气大衰,导致五脏功能失常,所以涕泣俱出。之前讲的是上不利,小便不出。这里讲的是下不利,涕泣俱出。人的气机是一个循环,阴阳交感、交合,云施雨布,都是升降出入的结果。一个人不会一天到晚流眼泪,流鼻涕吧?为什么眼泪有的时候有,有的时候没有,人不会一天到晚流眼泪,流鼻涕呢?因为涕泪的形成都是气上为水,紧接着水还要能化为气而下,这样才能行成一个循环,对不对?现在下面精气亏虚,一方面下面气不能上,另一方面上面的气也不能下,于是就“水犯于上,涕泣俱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