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慌、气短?或许是心脏在“抗议”,中医调理重在补心气,安心神

 军yikl9i8x54y9 2020-03-28

现代人的精神压力真的太大了,尤其是在面对工作、家庭时,经常感到劳累,或者作息混乱时就更容易出现心慌气短的现象,即总想要深呼吸,心跳也会异常加快,节奏不稳定。

如果经常出现心慌气短,很有可能是身体某些疾病的信号。出现这种情况,既不能慌张,也不能不加重视,应该及时检查。

总的来说,引起心慌气短的原因很多,中医讲究辨证施治疗。

一、中西医如何看待心慌气短?

心慌气短是自觉心中跳动不安的一种症状,俗称“心慌”、“心跳”,即心悸。中医又称之为“惊悸”“怔忡”。

心慌气短内因缘于素体虚弱,正气不足;外因缘于感受六淫、饮食劳倦、痰浊阻肺,心气虚衰及心肾阳虚,气阴两亏等因素导致。病位主要在心,并与肺、肾关系密切,病情严重时则见五脏俱损。

西医认为,心慌气短是心内科常见的一种症状,若出现心慌气短,我们首先需要考虑是否有心肌缺血发作。其次,若患者有糖尿病,服药量过大,导致低血糖,亦或者没有服用早餐导致的低血糖也可出现心慌气短。再者,若患者有甲亢,平时又没有规律用药,也可出现心慌气短的症状。最后是心律失常疾病,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扑动、阵发性心房颤动等等,均可以导致心慌气短。

出现心慌气短,我们都应该予以重视,并积极到医院查明病因,对症治疗。

二、心慌气短有5个原因以及不同表现

心血不足

证候:常表现为心慌不宁,面色少华或萎黄,夜寐不安,或多梦,胆小善惊。

治则: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心气虚弱

证候:常感心慌气短,动则出汗或自汗,面色晄白、倦怠乏力、胃纳减少,或四肢不温,舌淡苔白。

治则:补益心气。

阴虚火旺

证候:经常心慌而烦,咽痛口干,手足心热,夜寐不安而烦躁,或有盗汗,舌红少苔。

治则:滋阴降火安神。

痰火上扰

证候:常感心慌心慌,胸闷不安、烦躁不眠、头晕口苦,或痰多恶心、舌苔黄腻。

治则:清化热痰、安神定志。

气滞血瘀

证候:心慌,胸闷如窒,心胸刺痛,或见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淤斑,脉涩或结代。

治则:活血化瘀宽心。

三、经常心慌气短如何缓解?

心慌气短重在补心气,安心神。

补心、益气、安神,宜用养心汤加减:方中黄芪、人参为君,补脾益气。臣以当归补血养心,与黄芪、人参配伍,以培气血不足;茯神、茯苓养心安神,以治神志不宁。甘草调和诸药,且与参芪为伍,以增强益气之功,用为佐使。

平时心慌气短的人,要积极的锻炼心肺功能,这样对心悸、心慌等症状会有很好的改善。那么平时,可以做一些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打太极拳,扭秧歌等。切忌不要做剧烈运动。

最后,在生活饮食上也要格外注意,不要熬夜,不要久坐,控制好体重,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戒烟限酒,平时尽量以清淡饮食为主,做到营养均衡,这样能够增强体质,也能很好的改善心慌气短的症状。

参考资料:

[1]心慌、气短、失眠、健忘……从中医辨证施治谈心悸[J].时代青年:视点,2017(2):48-48.

[2]陈玉林,刘民杰.咯血、乏力、心慌、气短[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02):290-292.

[3]卢晔.心慌心跳,中医治疗效果好[J].健康指南:中老年,2017:44.

感谢河北省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郭立芳科学审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