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晚唐时期的魏博镇兵变不断,可为何还能维持割据的局面?

 李平东方明珠 2020-03-28

藩镇割据在唐代中晚期的历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藩镇割据的历史之中,割据时间最长且最为稳定的当属“河朔三镇”根据《新唐书》的记载,唐代中晚期的三镇“当其盛时,蔡附齐连,内裂河南地,为合从抗天子”以至于在德宗一朝,三镇曾试图仿效战国割据。而在这“河朔三镇”之中,魏博镇则成为了撬动时局的存在。

历史上德宗、宪宗两朝的削藩之战中,魏博则为关键的存在,如历史上宪宗一朝的“元和中兴”便与魏博的拨乱反正,有着最为紧密的联系。而发生在穆宗朝的“河朔复叛”同样也与魏博有关。甚至在唐朝灭亡后的五代时期,魏博也在历史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对此,王夫之曾有言“藩镇之强,始于河北,而魏博为尤,魏博者,天下强悍之区也。”可见,魏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属于“河朔三镇”中最为具有代表性的。但这只是魏博的一方面而已,实际上,魏博自身也并稳定。

最先割据魏博镇的是田氏家族,历史上田氏家族割据魏博,肇端于唐代宗时期,结束则是在唐宪宗时期,凡四十余年。而在田氏家族的割据结束之后,魏博便陷入了兵变不断的困局中。自田氏割据结束之后,直至唐朝灭亡,魏博共经历了九任节度使,期间历何氏、韩氏以及罗氏的割据。并且,还有一些昙花一现的节度使,如逼死田布后又被部将逼死的史宪诚等。

而在田氏家族的割据结束后,魏博便陷入了一个兵变不断的困局之中。其中,史宪诚、何进滔、韩君雄以及韩简等元和朝之后的节度使,皆亡于兵变。可见,魏博的内部实际上也并不稳定,直至唐僖宗时期仍有乱象的存在。可即便如此,魏博却一直稳如泰山,始终都能维持住割据的局面。那么,中晚唐时期的魏博镇兵变不断,可为何还能维持割据的局面?

首先,唐代中晚期魏博兵变乱象的根源,不在别的地方,正是在于魏博的牙兵。对此史学界的一些研究表明,“安史之乱”后的魏博实际上可以分为两段历史,第一段历史为田氏家族主导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魏博尚且能够维系家族世袭。而到了宪宗朝田弘正归附之后,牙兵则成为了主导魏博的主要力量。换言之,如果说过去魏博的局势能够用骄兵悍将来形容,那么田氏家族割据结束后的魏博则完全由骄兵而非悍将所控制。

这样的情况,实际上在史宪诚逼死田布之时便已经有所展现。因为,自这之后,魏博牙兵为维系自身利益,往往会选择以拥立节度使的方式。这样看就能发现,魏博节度使实际上并不能完全控制牙兵,反之,节度使一旦违背牙兵的利益,必然会遭受到牙兵的反噬。可见,唐代中晚期魏博虽然兵乱不断,但主导魏博的牙兵却未真乱,这样的情况下,割据的局面自然也就能维持下去。

关于牙兵主导魏博的缘由,笔者则认为《剑桥隋唐中国史》中给出的解释更为切实一些。对此,书中亦曾指出“在大部分藩镇,军人成了世袭的职业,这倒不是因为它能使军人取得很高的地位,而是他们有希望取得丰厚的物质报酬……主要是牙军,成了一种低级特权精英。”可见,魏博牙兵本质上随着时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控制魏博是否割据的关键性因素,割据则符合牙兵的利益。所以,即便魏博乱象不断,可割据的局面却能一直维持下去。

历史上的魏博牙兵,在唐代以及五代历史中,属于名声最大的一支近卫兵武装。以至于,直到五代后唐明宗在位的时期,这股牙兵的力量才被连根拔起。不过魏博牙兵最为高光的时期,还是在唐宪宗之后至唐朝灭亡的这一区间,因为这一时期的牙兵仅需不断拥立节度使,便能维系自身的利益,因为那时的唐朝根本无暇顾及魏博的兵变乱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