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五息功之五息站桩

 阿金大大 2020-03-29

太极五息功之五息站桩

一、五息站桩功基本要领

1 、柔上而刚下

“柔上”就是使上身放松,逐渐做到全身放松。上身放松后体形必然会使锁骨下降。“锁骨下降”后,呼吸肌群自然松弛,人体核心重心因此下降。

“刚下”就是使身体重量落实于涌泉穴。

做到柔上而刚下,人体核心重心与丹田位置自会吻合。

2 、忘我

五息站桩时要求达到忘我境界。忘我要求在练功时忘怀一切,甚至把自己都忘记。此时,练功者的思维活动几乎停止,处于“一念不生”、“若有若无”、“混混沌沌”的气功境界。

3 、忘息

“忘息”是不管呼吸的意思。不管呼吸则呼吸自然。但在五息站桩锻炼过程中,在“忘息”的基础上,呼吸先兴奋,再逐渐减慢,待功夫进步时,呼吸逐渐会与丹田活动相结合,而进入高深境界。

二、五息站桩锻炼方法

1 、立正,两脚平行分开,第二脚趾向前,与肩同宽,站立片刻,是心气平和。

2 、两膝、两胯关节放松,使腿微微弯曲。

3 、身体略向前倾,使身体重量均匀地落实于两脚底涌泉穴上。

4 、两肘微曲,手心向下,大拇指及小指略翘,五指稍许分开,小指向前,中指伸直。

5 、全身放松,务使锁骨下降。

6 、从头至足检查身体各部位松弛程度三次,尽量使肌肉张力减低。

7 、虚颌顶颈,眼睑自然合拢,面部微笑,从容自然,停止一切意念活动。姿势说明:

1 、脚的位置:

五息站桩采用“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的方法,目的是命门开合大小适中。脚的位置决定命门穴开合大小。一般站立时,脚呈八字形(外八字),命门几乎关闭。“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时,命门开合大小适中,内气运行不紊不乱,产生自发运动的动作,往往由小而大,不易造成乱动。取“内八字”脚位,命门打开,内气畅行无阻,产生的自发运动的幅度大而剧烈,初学者不能自行控制,以致内气容易乱窜,可能导致大动不止或内动不止。

2 、松腰松垮:

五息站桩采用“两膝、两胯关节放松,使腿微微弯曲”的高位站桩方法。目的使学员容易做到“松腰松垮”。高位站桩时肌肉负载小,自然放松,肌肉张力可降低到最小限度。五息站桩时不要过分“挺腰、拱腰”,极易做到松腰。

五息站桩时只要做到“坐胯”,胯部也易放松。“坐胯”就是将胯部以上身躯略向前倾,使胯部形成1 6 0 度左右钝角。切忌象坐靠背椅那样,经跨向前抬起,身体后仰。

随放松程度的深入,由于腿部肌肉张力的减小,膝关节的弯曲程度相应增加,站桩自然由高位逐渐转向低位。

3 、锁骨下降:

五息站桩时对胸、背、肩的要求简单归纳为“锁骨下降”一条。锁骨放松下降,胸、背、肩自然松弛,重心随之下降。不少人背部、肩部很少活动,关节僵硬,尤其抗肩型、挺胸型和鸡胸型体格学员,锁骨一时极难下降,以致呼吸肌群得不到放松,重心不易下降,丹田不易激励,气功效应来得慢。因此在进行五息站桩前,应当认真做好预备动作,尽量拔长各关节的韧带,灵活关节。

4 、虚颌顶颈:

“虚颌就是使颈项放松;“顶颈”就是将颈项拔长,使颈椎间的间隙增宽。“虚颌顶颈”相互矛盾,两者结合起来,是在放松的前提下,使颈项拨长。做起来并不容易,先使头颈项放松,然后在头顶囟会穴上假设有样东西,用头顶向上顶去,务不使颈项紧张过度。太极拳术语也称“虚颌顶颈”为“顶头悬”。五息站桩进行时先要求做到“虚颌顶颈”,但随着“停止意念活动”的程度深入,逐渐转为 “颈项自然”。

5 、手印

手印(手势)决定内气运行方向。太极五息功的手印,目的使内气由肺经开始,顺十二经络运行。运行过程中,病气自会由手指尖和指缝排出体外。因中指没有伸直,练功时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眼花等不适反应。这是因为病气不能及时排出体外所致。五息站桩的手印要求:“坐腕伸指”。 “坐腕”使手背与手臂形成l 3 5 度角。这样可使腕关节骨缝伸开,但不致手腕紧张。“伸指”将拇指和小指略向后翘,中指和无名指略向前挺。这样,五指伸直而不紧张。个别人的手掌因久经风、湿,韧带挛缩手指不能伸直。如遇此种情况,则需在平时经常用另一只手帮助,把手掌向后扳,以助韧带松弛。

6 、调整重心:

任何物体部有重心,人体亦有重心,重心就是支点。人体各部分解,各有其各自的重心,称“局部重心”。人体有一个总支点,我们称它为“核心重心”。“核心重心”所居位置,因姿势而不同。人端立时“核心重心”在膻中穴与关元穴之间。人活动时,“核心重心”位置,不断变化。使人体“核心重心”下降,并与丹田位置相吻台,丹田区电荷活动活跃,因此激励。实际上,人体核心重心是人体重量作用于地面反作用的合力。平时,由于人体局部紧张,局部支点较多,核心重心处重量分散,丹田不易激活。当人体放松对,局部支点减少,核心重心处重量集中,丹田容易激活,人体放松程度越深,丹田越易激活。

如何调整重心,使重心与丹田位置相吻合,这是五息功的关键问题。五息站柱使重心与丹田位置相吻合,必须做到:

( 1 )两脚平行站立,可使重心调整到腹中线(左右调整)

( 2 )锁骨下降,可使重心调整到小腹(上下调整)

( 3 )两脚着力于涌泉穴,可使重心调整到正好与丹田位置相吻台(前后调整)

做到上述三条,还要尽量使身体放松,则丹田很快会激活。放松的要求贯穿五息站桩的全过程。全力松弛,松无止境。

7 、念“门缺”法:

五息站桩要求停止一切意念活动。但练功过程中,往往杂念不断。真如佛经所说“一念未了,又生一念,念念流迁”。五息站桩采用口念“门缺的方法,利用发音时产生的声波震动头部,达到消除杂念的目的。 口念“门缺” 时,“门”字发鼻音,先微微张口,使声音气流冲击头部。此时,头部应有振动的感觉。“缺”字念去声,气向下行,使小腹略有鼓起,以助气归丹田。念“门缺”时,一口气一个字,均是呼气,中间自然吸入一点气。速度要慢,愈念愈馒,愈念愈轻,轻至无声默念,最后忘怀一切。

8 、站桩一次,2 0 ~ 3 0 分钟为宜。最多不要超过一小时。站桩时间过长,大小腿肌肉过于疲劳,影响效果,如有充裕的时间,站桩后练五息坐功效果更佳。

三、收功方法:

在进行五息站桩、五息动功、五忘坐功锻炼,开始进入丹田激活阶段,会使身染的风、湿、寒等病气由手、脚排出体外(排病气)。若此时进行收功,则会使病气反流,重新灌入体内,以失去锻炼的意义。严重时,反会引起疾病(俗称偏差),故初学者往往无功可收。但初学者只要在练功结束时,慢慢睁开双眼,使精神状态从气功态恢复至正常态。在原地略走动走动,同时将双手快速抖动,使双手中的风、湿、寒病气尽量排出体外。然后将重心移向一脚,另一脚离地,大腿放松,膝盖保持似直非直,脚尖略上翘,脚跟用劲,决速抖动。掉换两脚,反复进行以排出残留的风、湿、寒病气。病气排出时,手、脚有凉气或寒湿向外输出的感觉。我们观察练功后自发性排病气的规律,排风(排凉风)现象在1 ~ 2 4天最为明显。因此,学员应将手中凉风、寒湿排尽后,双手转暖,待无潮湿感时,才可进行归元收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