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绿茶、白茶、红茶、黑茶、岩茶,该如何控制这些茶的出汤时间?

 小陈茶事 2020-03-20
绿茶、白茶、红茶、黑茶、岩茶,该如何控制这些茶的出汤时间?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许多人泡茶,不太知道该如何控制出汤时间。

甚至于,对于出汤的概念,是模糊的。

什么叫做出汤?

出汤,指的是水注入容器后,与茶叶进行物质交换过后,倒出汤水的过程。

在冲泡环节,出汤时间快慢,决定了茶汤的浓淡程度。

相同品质、同样投茶量、相同冲泡手法,即所有外界变量都统一的情况下,出水慢的茶汤,一定要比出汤快的茶,浓度要高。

甚至于浓度太高,让人喝完之后,会觉得苦涩,舌头仿佛起了一层褶皱,通体不舒畅,容易产生“味浓如药”的感觉。

为了确保到手的每一款茶,都能拥有绝佳的风味。

绿茶、白茶、红茶、黑茶、岩茶,该如何控制这些茶的出汤时间?

村姑陈提出了“快出水”的概念。

快出水,是指水注入盖碗之后,盖上盖子,迅速把茶汤倒至公道杯的泡茶方式。

究竟怎么做,才叫做快呢?

五秒快出水,七秒出完水,这是快出水的标准。

从第一滴水水注入盖碗,到合上盖子,到端起盖碗出汤,直到大量汤进入公道杯,整个过程不超过七秒。

这类快出水的手法,在冲泡内质丰富的高山白茶,武夷岩茶,桐木红茶等,十分受用,尤其是前四冲泡茶,快出水下的它们,风味美妙绝伦,是舌尖上的一场盛宴。

绿茶、白茶、红茶、黑茶、岩茶,该如何控制这些茶的出汤时间?

当然,与快出水相对应的,就是慢出水,也就说行话所说的坐杯。

坐杯,是指在水注入盖碗之后,盖上盖子,让热水在盖碗里闷一段时间,再把盖碗端起来,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的泡茶方式。

采用坐杯的泡法,从第一滴水注入盖碗,到盖碗里的水全部倒入公道杯,这个过程大约在1分钟到2分钟之间。

显然,坐杯就是0.01倍速的冲泡方式。

与快出水相比,坐杯不是日常喝茶的常态,甚至于并非所有茶类在冲泡时,都适用于坐杯的方式。(指的是前四次冲泡的情况,当茶叶变淡后,另当别论。)

快出水常用,而坐杯却要视情况使用。

绿茶、白茶、红茶、黑茶、岩茶,该如何控制这些茶的出汤时间?

《2》

茶有六大类,出水要因茶制宜。

众所周知,茶有六大类之分。

按照发酵程度,可分为不发酵的绿茶,轻发酵的黄茶,微发酵的白茶,半发酵的乌龙茶,全发酵的红茶,以及后发酵的黑茶。

这些茶,因为工艺、树种等因素,各领风骚数百年。

绿茶,清新、鲜爽,西湖龙井更是深得乾隆皇帝喜爱,而今,更是一张烫金名片。正宗的西湖龙井,万人空巷。

黄茶,在六大茶类中稍显低调。但独特的闷黄工艺,使其在六大茶类中,占有一席之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黄茶,可谓蓄势待发。

白茶,近几年的黑马,因其能够长期存放的特性,以及简约的制作工艺,强大的保健功效,让它快速打开知名度,成为茶桌新宠。

绿茶、白茶、红茶、黑茶、岩茶,该如何控制这些茶的出汤时间?

乌龙茶,派系之多,因半发酵的特性,性格多变。有似绿茶风味的清香型乌龙茶,也有似红茶风味的高火功岩茶。一款茶,因焙火差异,能满足大多数人的喝茶需求。

红茶,因全发酵的工艺,茶多酚被氧化,茶性温和,成了许多人口中的“养胃茶”,红茶是否养胃,有待商榷,但它清甜的风味,的确所向披靡,即便是之前没有喝过红茶,也会被它独特的甜味所俘获,深陷其中。

黑茶,越存越香的开山鼻祖。作为一款可以长期存储的茶类,黑茶因为后发酵的特性,独具魅力。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茶不同。这是黑茶与白茶的最大特色。

每一种茶,风味绝佳,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冲泡方式。

从冲泡茶器到冲泡水温,再到出汤时间,都十分讲究。

本文所说到的出汤时间,是基于茶叶品质好的情况下讨论,而品质不好,内质不佳的茶叶,冲泡方法还需从长计议。

绿茶、白茶、红茶、黑茶、岩茶,该如何控制这些茶的出汤时间?

《3》

绿茶、黄茶玻璃杯泡法不必区分快出水!

绿茶冲泡,最经典的泡法之一——玻璃杯冲泡。

一个透明材质的玻璃被,质感通透,用它冲泡,可观赏到绿茶在水中沉浮,姿态舒展。

同时,因玻璃杯散热较快,绿茶不会因为长时间待在较高的水温下,而导致有过多的茶多酚、咖啡碱释放,规避了汤水变得浓烈而苦涩。

使用玻璃杯冲泡绿茶,不需要考虑快出水的问题。

绿茶、白茶、红茶、黑茶、岩茶,该如何控制这些茶的出汤时间?

通常,用玻璃杯冲泡绿茶时,水温都不会太高,多数人选择用85度水温泡茶。

这一水温下,茶汤温度下降的也比较快。

一般水温达到60度左右,即可饮用。在空调房内,或者是温度不高季节里喝茶,不过三五分钟的光景,汤已凉,可以入口喝茶。

质地通透的玻璃杯,翠绿的西湖龙井,碧绿的茶汤,完全就是一卷夏日休闲图。若是遇上一个有雨的日子,在廊下泡一杯龙井,听一个晌午的雨,也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至于黄茶,与绿茶有些相似,用玻璃杯冲泡时,大可不必担忧快出水的问题。

绿茶、白茶、红茶、黑茶、岩茶,该如何控制这些茶的出汤时间?

《4》

乌龙茶、红茶冲泡,前四冲出水速度尽可能快!

为确保能感受到乌龙茶最为变化多端的香气,通常茶客们会选择白瓷盖碗。

一盏110毫升的盖碗,不必有太多花里胡哨的装饰,最为普通的白瓷盖碗,足以让乌龙茶展示个人风采。

冲泡武夷岩茶,投茶8克,即可冲泡。

作为正岩茶,它素来以香清甘活的特质行走于江湖之上。

而香清甘活的本钱,来自于内在物质的充沛。

这些充足的物质,在冲泡时,稍显优势。只要经过沸水这么一刺激,条索受热后,毛孔舒展,内有的物质纷纷落入水中,释放滋味。

这些内容物的释放,需要把控好速度。若是让它们漫无目的地释放,最后的结果就是茶汤容易苦、涩,味道太浓,口腔反而不习惯。

绿茶、白茶、红茶、黑茶、岩茶,该如何控制这些茶的出汤时间?

在冲泡正岩茶时,前四冲坐杯,有时候反而是画蛇添足。

用快出水的方法冲泡,风味足够。

曾经有一朋友,用坐杯的方式冲泡坑涧肉桂,那叫一个苦不堪言。为此,他还埋怨了好久,说这茶味道太浓了。

而后,他听取了村姑陈的建议,改用快出水的手法泡茶,总算是感受了坑涧肉桂的真实一面。

岩茶冲泡,不是不能坐杯,而是要瞄准时机,等到第五冲之后,再适当的坐杯,确保茶叶物质匀速释放,真正了解到岩茶最真实的一面。

绿茶、白茶、红茶、黑茶、岩茶,该如何控制这些茶的出汤时间?

同样,在冲泡红茶时,出水也不要太过迟缓。

第一次冲泡,采用快出水的手法,大可不必担忧汤水没有滋味。

经过揉捻的红茶,表面就已经覆盖着一层风味物质,经过沸水冲刷,汤水内容足够丰富。

而之后的几冲,充足的内质充当主力军,发光发热,提供红茶的清甜风韵。

要是前四冲过度坐杯,茶汤里的咖啡碱物质多,茶汤容易苦。

正确拿捏好快出水与坐杯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获得一杯好茶。

绿茶、白茶、红茶、黑茶、岩茶,该如何控制这些茶的出汤时间?

《5》

白茶冲泡,快出水可以延续到第五冲!

关于白茶冲泡,为什么要快出水,村姑陈已说过不下百次。

请记住一点:快出水,是为了茶更好喝。

对于营养物质丰富的高山白茶而言,快出水是最为熨帖的方式,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等物质,匀速释放,茶汤既有清甜风味,又有浓郁花香,汤水醇厚又不至于太浓。

这对于白茶而言,是最好的状态。

但是,到了第五冲之后,不论是新白茶,还是老白茶,最好都能适当坐杯。

绿茶、白茶、红茶、黑茶、岩茶,该如何控制这些茶的出汤时间?

此时的白茶,就像是准备马拉松的人,已经跑了半程,大汗淋漓,体力消耗大半。白茶里有一半的养分,在前四冲已经溶解于茶汤里。

到了后几冲,如果不坐杯,将会一泡比一泡淡,一泡比一泡香气弱。此时,适当坐杯,延长了热水和茶叶的浸泡时间,能够让更深层次、更多的物质充分释放到茶汤里。

给个坐杯时间参考。

第五冲之后,新白茶每冲加5秒。老白茶散茶每冲加5秒。老白茶饼,每冲加10秒。

第八冲开始,新白茶每冲加15秒。老白茶散茶每冲加15秒。老白茶饼,每冲加30秒。

适当的坐杯,能让之后的每一冲汤水,几乎拥有相似的口感,不至于一落千丈,和前几冲产生巨大的落差,也不会影响品茶的美好过程。

绿茶、白茶、红茶、黑茶、岩茶,该如何控制这些茶的出汤时间?

《6》

黑茶冲泡,适量闷一闷,风味更好!

黑茶,是六大茶类中,最特立独行的一类,不仅是它的保存方法与众不同,就连冲泡,也需要小小的特殊对待。

作为紧压茶的开山鼻祖,黑茶可是将“紧压”二字诠释地十分到位。

这类茶,在撬茶的时候,已经十分费力,一块如板砖似的黑茶,茶刀、茶针根本对付不了它,强行撬茶,也难以撬下完整的一块,容易粉碎。

即便撬下的小方块,在冲泡时,也要适当地坐杯。快出水,对于黑茶而言,那就是隔靴搔痒,根本无法让黑茶展示个人魅力。

绿茶、白茶、红茶、黑茶、岩茶,该如何控制这些茶的出汤时间?

100度的沸水,注入壶中,半分钟出汤,汤色仍然浅淡。

水虽沸,也只是打湿了紧压茶的表面,还未触及紧压茶的中心部分。

要想黑茶充分被打湿,释放充足的风味,适当地坐杯,很有必要。

甚至有的茶友在喝茶时,还会用壶闷泡上1-2分钟。

直到茶叶充分舒展开来。

这一做法,未免太极端。

坐杯多久,不可盲目、随性,更多地还是要从自己个人的口感喜好出发。

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快出水对于黑茶而言,劳而无功。

绿茶、白茶、红茶、黑茶、岩茶,该如何控制这些茶的出汤时间?

《7》

快出水和坐杯,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冲泡习惯。

前四冲快出水这个习惯,大多数人都没有,需要练习。

而前四冲坐杯这个习惯,喝岩茶、普洱茶过来的茶客,都有。

但是在冲泡茶叶时,我们要根据自己手中的茶品质而定。

泡高山白茶、红茶、正岩茶的时候,一定要改掉这个坐杯的习惯,改成快出水。

否则,茶就会泡得又苦又涩。

正确把握好出汤时间,才能得到一杯美味的茶汤。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