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伤寒论阳明病

 实地826 2020-03-30

《伤寒》之阳明病

阳明病是在外感病过程中,邪入阳明(胃家)的阶段,由于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正气旺盛,因此该阶段正邪相争剧烈,临床以高热、汗出、口渴、不恶寒、反恶热、大便不下等为主要表现,其性质多属里、热、实证。

01

阳明病的特征性表现为大便干结或难出,因此仲景在提纲证中要言不烦: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180),明此则方能在六经辨证中不失其要(辨太阳之要在恶寒,辨阳明之要在便难)。与其他五经病证首言提纲证不同,仲景在阳明病开篇(第179条)首先谈了阳明病的来路及分类问题,以作为对“胃家实”的铺垫。

他根据患者里热轻重和津液受损程度的不同,将阳明病分为热与燥(“诸涩枯涸,干劲皴裂,皆属于燥”)俱盛的正阳阳明(胃家实,此处为承气汤见证,与提纲证“胃家实”之大便不下有所区别),胃热津伤的太阳阳明(脾约)和津亏燥结的少阳阳明(不大便)。针对阳明病“胃家实”的病机,临床当以“下”法为要。

仲景结合上述三种轻重不一的便难类型,临床分别确立攻下、润下和导下三大大法,攻下主以三承气汤,润下主以麻子仁丸,导下主以蜜煎导或土瓜根汤,此为典型阳明病之论治。其中,在外感热病所致的阳明病中,以三承气汤证最为常见,因其实邪(燥粪)结聚于肠腑之中,因此后世又将称之为阳明腑证。

02

外感之邪入里,初期邪结较高,或者充斥内外尚未燥化,或者循三焦入于水腑,未必即见便难里实,此时多表现为发热、汗出、心烦、口渴,或小便赤涩等,称为阳明病热证,与腑实证对举,后世也称之为阳明病经证。表证误下,邪陷入里,致“胃中空虚,客气动膈(见221条)”,可表现为心中懊恼、舌上黄苔,发为栀子豉汤证;邪气弥漫,病涉三阳,可表现高热、自汗、腹满、身重、谵语等邪热充斥内外之象,当用白虎或白虎加人参汤清透并举;倘邪热结于水腑,则表现为发热、口渴、小便不利、赤涩作痛,当用猪苓汤清热育阴利水。此为柯云伯所谓“阳明病起手三法”,乃专为腑实未成之热证所设。

另外,阳明虽然主里,其外主司肌肉,还有经络联属体表,行于人体面部、前部(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旁迎香穴,挟鼻上行,与足太阳经相交于目内眦,再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循颊车,经耳前,上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行者,从缺盆下循胸腹而至足,至于第二趾外侧历兑穴),风寒怫郁不解,伤阳明经气,可表现为发热、微恶寒、面赤、额头痛,甚至肌肉酸楚、鼻干而灼、坐卧不宁,所以《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说:“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痛;发热恶寒身无汗,鼻干卧不宁”,临床可用葛根汤治之。设又有腹满而喘,兼见大便不畅(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189)。),则宜先表后里,或采取表里双解的截断法,不使邪气有内传之机。

03

前已提及小肠为太阴、阳明所共主,且二者一阴一阳、一脏一腑、一寒一热、一升一降、一润一燥,阳明主燥,太阴主湿,若阳明之热为太阴之湿所遏,则湿热搏结,如油入面,胶结难分,既难以燥化,亦难以排出。湿热交蒸,“瘀热以行,脾色必黄”,易发为黄疸。如湿热偏在表之发黄,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解表利湿退黄;湿热偏在里之发黄,用茵陈蒿汤通下利湿退黄;湿热郁于三焦在表里之间,又可用栀子柏皮汤或小柴胡汤治之。

尽管阳明病的辨证要点在于以“胃家实”为主的腑证,但初期燥实未成可以单纯表现为里热或表热,而且其病证也有寒热虚实之别,因此,仲景在篇中还提及固瘕、中寒呕吐(吴茱萸汤证)、寒湿发黄等,临床当知常达变,灵活辨治。

内容来自今日头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