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门曾经惊艳世界的古老技艺,如今正在消失……

 梦泽赤子 2020-03-30

行走在传统的乡野村落,

常常和老宅土墙不期而遇。

它勾起人们的一缕缕乡愁,

也讲述着一位位能工巧匠的人生。

▲图片摄于「清远石湖艾米农场」

曾惊艳世界的土房子

如今很多人对夯土房已经陌生,

但千百年来它却是乡村最熟悉的风景。

夯土墙为人们的“家”创造了平安温馨的环境,

也映射出我国先民勤劳智慧的思想,

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片来源于网络

福建的客家土楼,

利用不加工的生土,

夯筑承重生土墙壁所构成的群居和

防卫合一的大型楼房,

形如天外飞碟,散布在青山绿水之间。

▲福建客家土楼,图片来源于网络

广东罗定三合土板筑房民居

房子墙体全用三合土夯打而成,

墙面平直光亮,坚实牢固,

历经数百年风雨屹立不倒。

▲罗定三合土板筑房民居,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河南地坑窑

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居形式,

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

▲河南地坑窑,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及陕西土窑洞,

或傍山而建,或平地而箍,

或沉入地下筑成,

充分利用黄土高原的天然山沟、土崖。

▲陕西土窑洞,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疆夯土民居,

处干旱半干旱的生态环境中,

有史以来建筑风格多样,

非常具有地方特色。

▲新疆夯土民居,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生根于大地的“原生态建筑”,

曾被称赞是

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

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

惊艳世界。

▲图片来源于网络

慢慢消失的老技艺和土房子

从南疆到北疆,从东边到西边

曾经随处可见的土房子,

是很多人对乡村最原始的记忆。

▲图片摄于「清远石湖艾米农场」

夯土墙工艺历经数千年的流传,

凝聚着一位位老工匠的智慧和汗水。

▲图片来源于「缪福森」

他们赋予夯土墙的颜色

就如乡村的底色,

会呼吸、有温度,

有独特的气味。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乡村的情调和田园的诗意,

也曾写在这一面面古朴的夯土墙上。

▲图片来源于「丽丽安欢乐多」

很多人说,

看到夯土墙亲切感会油然而生;

想到炊烟袅袅升起的场景,

一排排古朴的土房子就会跃然眼前。

▲图片来源于「祥龙」

可随着钢筋混泥土的盛行,

随着老工匠的老去,

面对后继无人的困境,

夯土墙技艺正慢慢消失。

▲图片摄于「清远石湖艾米农场」

曾护佑祖祖辈辈的土房子,

也沦为了落后的象征,

被遗弃,被推倒,风雨侵蚀,

从乡村的土地上慢慢消失。

▲图片摄于「清远石湖艾米农场」

期待土房子的华丽回归

其实夯土墙并不“土”,

加入新工艺的土房子,

不仅坚固实用,

而且很时尚美观。

 

澳大利亚最大的夯土建筑,

融于自然的夯土墙的土壤采自当地,

并从附近的河流运来卵石和砾石加入其中。

顶部的亭子是多功能中心,会议室和教堂。

▲图片来源于网络

坐落在澳大利亚海边农场的夯土房子,

远看就像是一座混凝土别墅,

其实是普通的水泥沙加入了胶凝剂,

牢固又能保证美观,

比大理石朴质、比混凝土优雅。

▲图片来源于「搜狐网」

奥地利设计师Martin Rauch建造的土房子,

通过泥土的不断压制,

形成了独石般的整体结构。

间隔设置在夯土墙面上的砖

可以提高夯土墙体的强度。

建筑与陡峭地形融为一体,

仿佛从土地里长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土房子是很多乡村最本色的景观,

没有土房子的乡村,

势必会少了许多韵味。

 

拯救“消失的土房子”,

需要继承世代传承的技艺,

也需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通过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计,

赋予土房子符合当下审美的元素,

或许是夯土墙技艺重获关注,

土房子回归乡村,

再次惊艳世界的最好方式。

 

- END -

互动

艾米农场所在的清远石湖村,

是一个美丽的山村,

也有一片传统的土房子,

艾米希望在稻田里,

重现夯土墙这门古老的技艺。

对于乡村、传统技艺或土房子,

你有什么想跟艾米说的呢?

请留言吧。

▲图片摄于「清远石湖艾米农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