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到底要不要说“在吗”

 杏坛归客 2020-04-01

晨阳周末给女友发了一条信息,想约她去看电影,没想到女友心情不好,被抢白了一通。

晨阳:在吗?

女友:干吗?

晨阳:去看电影吗?

女友:不去!还有,别整天“在吗”“在吗”的,烦不烦啊!我不在还能回答你啊?你这不是废话嘛!

晨阳十分委屈,因为前一天刚被老板批评过:“你呀,老是直来直去发信息,能不能先客套两句,礼貌一点?”那到底是听老板的还是听女友的?到底要不要说“在吗”?

晨阳的问题是一个如何正确开启会话的问题。在口语交际中,这个问题同样存在:发话者必须用一定手段引起受话者的注意,邀请他参与本次会话;受话者则必须做出恰当的回应,表示愿意参与这次交流。因此,会话的开端往往具有“召唤—回应”的结构模式。发话者实现召唤功能最普通的方式是运用惯例性的礼貌语,如“你好!”“方便吗?”熟人之间使用称呼语也很常见,如“小王!”“王总!”邀请的意向也可直说出来,如“刘老师,我想和你说几句话”。受话者实现回应功能最普通的方式是运用应答语,如“哎!”“噢!”“好的!”也常用疑问的方式,如“有事吗?”“你想说什么呀?”

口语会话中的“召唤—回应”结构其实可以细分为三项子功能:

礼貌功能 通过礼貌用语表达对收话人的尊敬。

定位功能 在多人场合确定本次交际的直接对象。

邀约功能 邀请对方进入本次交际活动。

在典型情况下,这三项子功能是合而为一的,如“王老师,我想问你几个问题”,通过使用尊称“王老师”表明了自己的礼貌态度,并且把交际对象限定为“王老师”,同时也发出了交际邀请。但是有时候会话开端仅侧重于某一项子功能,如两个偶遇的熟人互道“你好”后擦肩而过,并没有发生后续交流,这个会话开端就主要侧重于礼貌功能;再如在只有两个交际者存在的狭小空间内,发话者直接说“我问你件事儿”,就侧重于邀约功能。

网络会话的开端也遵循“召唤—回应”的基本模式,但无疑有自己的特点。在一对一的网络对话中,只要输入信息,会话对象已经明确,邀请对话的意图也由此彰显,因此会话开端的定位功能和邀约功能不是必需的。这样一来,网络会话就经常单刀直入,忽略开端而直接进入会话主体。因此,熟人之间发出一个没有实质功能的“在吗”或者“有空吗”,往往是冗余无效的。而且这样的询问隐含希望对方立刻回应的要求,给受话者带来反馈压力,其实是不太合适的。

网络会话的开端主要实现的应该是礼貌功能,如果交际双方不是很熟悉,觉得一开头就说正事有点突兀,那么可以使用一些礼仪性的开端语,比如问候语“你好”“晚上好”是通用的。称呼语也是常见的,可以选择敬称或者昵称,如“王总”“张姐”,这些称呼语能够为一个融洽的交际氛围预热。或者是称呼语和问候语的结合,如“老师您好”“赵叔好”。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开端语之后最好直接说明自己的交际意图,不要等对方回应之后再说正事,这样可以一次性提供充足的信息给对方,以免对方猜疑你的用意。同样的,如果一定要确认对方是否在线,那么也不要用孤零零的“在吗”,而应该在“在吗”之后马上把自己的交际意图说清楚。比如本文开头的案例中,晨阳就应该直接问:“在吗?下午去看电影吗?”再比如:“在吗?问一下,明天几点出发?”“在吗?下午开会别忘了!”这样的用法可以让对方马上明白你的交际需求,从而决定是否要及时回复。实际上,这些对话中的“在吗”已经不是对对方是否在线的实际询问,而是虚化成了引发会话的招呼语,对方不必再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要转换交际媒介时也可以使用“在吗”。文字聊天不打搅别人,可以等到空闲时间再选择性回复,这是一种媒介优势。但是,文字聊天的即时性不能有效保障,有急事不一定能马上看到;另外表达效率比较低,也不太适合讨论复杂的事情。因此,我们往往还要选择语音或者面谈等交际方式,这时候就可以用“在吗”来确认对方是否方便了。但是,这种确认同样也要把自己的意图一起说明白,如:“在吗?我现在能和你通个电话吗?”“在吗?我过会儿来找你讨论布展的事情,方便吗?”这时候的“在吗”实现的是邀约功能,邀请对方开启另一种交际模式。

除了文字表达,网络会话开端的“召唤—回应”结构也发展出了自己特有的变体形式,如用表情符号来进行“召唤”和“回应”,这往往用于熟人之间,也预示着即将开启的会话是不太重要的,很有可能是闲聊。文章开头案例中,晨阳如果用俏皮的表情包来开启和女友的对话,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原创 徐默凡

咬文嚼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