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医和中医漫谈

 小桥流水原创 2020-04-01

道医属于传统中医的一种。

中医的前身是方仙道。

在上古的夏商时代,伏羲画阴阳演八卦而传下易学之道;黄帝修仙得道成真而传下仙学之道;神农尝百草识药性而传下医药之道。这样就植下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根。

易道的阴阳之学和仙学、药学,再加上古天文学的术数和祭祀通灵的巫术,几方面的整合,就产生了济世实用的道家五术。从事五术的人称为方士。

五术既然是多方面整合出来的,又为什么称为道家五术呢?因为从黄帝传承到后面老子的仙道,在 “百家争鸣”之前一直是思想是治世、济世的主导思想。五术也以仙道思想为基础,其它方面的内容属于是实用的术和法。并且称为道家五术也还体现出方仙道的方士对五术的应用,是把“以道驭术”的思想为前提的。

《黄帝内经》时期之前的中医就是属于道家五术之一,其中“祝由科”是属于巫术。《黄帝内经》已经对祝由科开始摈弃了(从《移精变气论》篇中内容可见祝由治病已经收效不大)。

当时的医疗从业人员也是方士。他们主要研究人体生理和天地运转相应变化的正常和病态,以及使用药物和方术、法术等各种调整方法,进行养生治病。

而方士修炼五术,有的擅长养生治病,有的擅长占卜、风水等其它方面。虽然是五术各有专攻,但是方士这一帮人所崇奉、修学、应用的思想学术和术数、法术都被称为方仙道。

所以方仙道的内涵其实就是通常说的道家五术。就是包括养生治病、占卜、解灾等种种实用的数理术法和通灵法术的一种“道”。

方仙道属于道家的一种。是和黄老道相对而言的。

接着黄老道传承的后面即是老庄道。黄老道包括老庄道就是现在通称的道家学说的代表。也就是通常说的道家的涵义,道家的属性主要偏重于哲学思想的一种,以思想学说作为存世特征。道家也是现在道教教义的根源。道教秉承道家学,从哲学思想发展为宗教理论,从而建立起了发源于中国的宗教团体道教。

道家重在对宇宙人生的认识感悟,进而探索、发现修炼成真的门径、方法,通过修道证悟以解决对宇宙人生各个方面的困惑。虽说也有修炼的法门,但说到底还是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属于清净自然之法,既摈弃五术,也不祭祀通灵。这是和道教修炼有各宗各派、万法千门不同之处。所以后来从方仙道中就分化出传承黄帝仙学的这部分道家清修之士。(未完待续)

些须浅见,舛误之处尚望各位同修不吝指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