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代号“523”的秘密科研项目悄然展开,青蒿素这样诞生......

 袁承志dtau70na 2020-04-01

今天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疟疾已经很少被提及,甚至很多年轻人都不知疟疾为何物。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饱受疟疾的侵害,全国每年疟疾发病人数曾高达3000万,疟疾居各种传染病之首。“稻谷黄,病满床”就是当时中国南方地区疟疾肆虐流行情况的真实写照。

今日(4月1日)20:00

敬请收看

CCTV4《国家记忆》

《战“疫”》之《抗疟疾》

1

代号“523”的秘密科研项目悄然展开

20世纪60年代,战火焦灼的越南战场,美越双方的士兵在交火的同时,还在面对着肆虐的疟疾,因疟疾造成的减员甚至超过战争的减员。美国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专门成立疟疾委员会,筛选了21.4万种化合物,但都没找到理想的抗疟药。

越共总书记胡志明亲自来中国,向毛泽东主席发出了援助申请,希望中国施以援手找到对付抗药性疟疾的方法。毛泽东对越南领导人胡志明说:“解决你们的问题,也是解决我们的问题”,当时疟疾疫情的暴发已经是内忧外患,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毛泽东主席当即决定,兴举国之力研制抗疟新药援助越南,一个代号“523”的秘密科研项目悄然展开。

疟疾,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是由疟原虫引起的急性寄生虫感染,主要通过按蚊传播。人患疟疾后会出现急剧高烧全身出汗,时冷时热,故中国人又称疟疾为“打摆子”,疟疾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容易重复感染,恶性疟更是容易致人死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每年有上百万人死于蚊虫叮咬,其中大部分是由于感染疟疾所致,因此疟疾也被认为是全世界最严重的传染疾病之一。

“523”项目组织了全国医药科技力量,在分工协作、组织协调的模式下,先后有60多家科研机构,数百名科研人员组成了一支抗疟新药的研究大军。

20世纪60年代,要研究一种具备国际水平的药物,即便放在当时世界医药水平较高的西方国家,没有十到二十年的时间,也几乎是无法完成的。

2

反复试验克服重重难关

当时的中国,无论科研水平和医疗水平,都是无法和西方国家相匹敌的。在这样的情况下,“523”项目组决定运用现代医学的手段,广泛筛选可用的化学物质的同时另辟蹊径,在传统中医学中寻找新突破,以中国深厚的中医药文化为基础,来弥补与西方国家在现代医学方面的科研实力的差距。

1969年1月,屠呦呦以北京中药研究所中年科研工作者的身份,承担了“523”项目的课题任务。

她利用早期的艰难攻关从本草研究入手,开始广泛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查阅地方献方,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收集了包括内服外用药在内的2000多个方药。

翻来覆去找古籍书,后来发现《肘后备急方》里提到了,青蒿一把拿来,绞了汁以后,喝了,能治疟疾的。

然而,从天然药物中获取的有效结构有限,在后来药物科学的发展中,人们用化学合成的方式,生产出了一些更经济优秀的药物。但在医疗实践中,却发现化合物药物所产生的毒性,是无法预知的,所以必须通过严格漫长的临床前动物试验,以及人体临床试验来层层验证。

在实验筛选了上百种中药提取物后,屠呦呦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青蒿上,早期实验中,青蒿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杀灭率达到了68%。

然而,正当人们对青蒿提取物的抗疟效果充满期待的时候,接下来的动物试验中,不仅出现了疟疾原虫杀灭不稳定的现象,还出现了明显的毒副作用反应。

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带领课题组在经历了数百次失败后,气氛紧张的实验室中,一双双眼睛紧紧盯着第191号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样品,这将是关乎抗疟疾实验是否有效的关键。

191号样品,那个时候出现了一个100%的抑制率,当然大家就很高兴了。

疟疾的发病集中在夏、秋季节,此时已经错过当年临床观察的最佳时间,为了加快抗疟药物的研究进程,屠呦呦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1972年初,屠呦呦等三名科研人员申请成为了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首批人体试验小白鼠,住进了北京东直门中医院,在医院一周的服药观察后,并未发现药物对人体有毒副作用。紧接着,又调整药物剂量试药后,证明药物是安全的。

1972年底,经过了一次次地反复试验,北京中药研究所再次报告了令人振奋的结果。屠呦呦和她的团队从青蒿提取物中成功分离出三种结晶成分,并找到了一个对鼠疟抑制率高达100%的有效单体,定名青蒿Ⅱ号结晶。

一个个令人振奋的实验结果,引起了“523”项目办公室的高度重视,在第一时间就安排送青蒿素到海南进行临床试验。就在所有人都满怀期待的时候,1973年海南的第一次青蒿素片剂临床观察中,却再次出现了波折。

青蒿素的临床试验效果非常不理想,这让屠呦呦再次陷入了迷茫,她反复思考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制成片剂的青蒿素,由于制作环节的问题,影响了药物吸收。于是,大家当即决定将青蒿素药物原粉直接装入胶囊,再一次进行临床试验。

一切就绪后,接下来就需要大量制备青蒿素来用于临床实验。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北京中医研究院却又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要制备大量的青蒿素用于临床试验,就需要准备大量的青蒿来进行提取,此时已经进入秋季的北方,一时间很难找到大量青蒿原料。就在北京中药研究所面对困境的时候,523项目遍布全国的大协作方式,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采药的话是全所几乎都有参加,所里就开了一个大卡车,在昆明各地去采这个植物。

当云南所倾全所之力大批量采回青蒿后,却发现采回的青蒿几乎不能使用。由于已过了花期,大量青蒿的叶子已经枯萎。一筹莫展的时候,云南药物所的研究人员决定去花期比云南晚的邻省四川碰碰运气。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却因祸得福。

我就高兴得要命,我叫让他全部买回来,全部买就把几百公斤的一起买回来,买回去以后,就初步分离了,一下子就发现了高十倍,比云南的高十倍。

最终,523项目组的科研人员,从采购回来的几百公斤青蒿中,提炼出了1.5公斤的青蒿素。那么,这次青蒿素在临床治疗疟疾病人中的表现又是否会成功呢?

此时已是1974年的11月份,在位于云南的耿马,暴发了恶性疟疾,而这种恶性疟疾也是疟疾中死亡率最高的。仅有20户人家的村子,半个月就因疟疾死亡了8人。

此时身处疫区的李国桥医生,接到了青蒿素临床试验的紧急任务。第一位服用青蒿素治疗的是一个13岁的小男孩,严重的高烧 呕吐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但是这位患者在服用的青蒿素后的第三天,高烧却依然没有改善。

难道说青蒿素对于恶性疟疾起不到杀灭的作用?随后李国桥医生又再次给患者做了血液检测,这次结果出人意料,病人血液中的疟原虫正在快速消失。

经过18例的临床观察,参与临床研究的李国桥医生认定,青蒿素是有效抗疟的特效药,完全能够治愈恶性疟疾,并且其安全无毒、治疗疟疾的速度都是氯喹等传统抗疟药难以企及的。

3

青蒿素正式踏入世界舞台

1981年10月6日,由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世界卫生组织疟疾化疗科学组主持的,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全世界从事疟疾研究的顶尖专家悉数到场。

十年磨一剑,最终,在全国几十家科研机构,数百名科研人员齐心协力攻关下,中国出色地完成了“523”项目,研制出了抗疟新药—青蒿素。

中国用短短几十年间,从过去的疟疾高发国,走向了实现消除疟疾目标的国家,在世界公共卫生领域取得巨大进展。

2015年凭借对人类健康的突出贡献,最早分离出青蒿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的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国的疟疾防控专家不仅为自己的国家交上了完美的成绩单,也在与世界其他正在和疟疾抗争的国家分享着成功经验。

今日(4月1日)20:00

敬请收看

CCTV4《国家记忆》

《战“疫”》之《抗疟疾》

赵铠、李兰娟、张伯礼、王辰、杨宝峰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带您一起了解

中国防疫抗疫历史!

【本期编辑:郭冉】

来源:CCTV4《国家记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