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传习所之中医临床 ||湿温病方剂在湿热杂病中的应用(2)

 为什么73 2020-04-01

本 文 导 读

很多病我们不从湿热这个角度去考虑,就很难医出效果。
病案:把补中益气汤换成清暑益气汤,病人一吃药就见效。
临床考虑的一个思维方式考虑哪个地方还有湿热没有去掉,存在的湿热怎么处理。


临床上治疗要考虑湿气 来自岐黄传习所 00:00 04:26

湿气考虑与否,决定了临床上治疗的成败

湿温病方剂怎么来治疗这些湿热杂病呢?根据我自己这些年的临床体会,还有以前跟老师学到的一些临床经验,总结了几点,今天晚上跟大家分享一下。

这些东西我觉得很有现实的临床意义,我们掌握了这些湿温病方剂的灵活运用,就能解决很多临床上的湿热杂病。很多病我们不从湿热这个角度去考虑,就很难医出效果。

我给大家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以前成都中医药大学出过《成都中医学院老中医医案选》,一共两本书,其中第二本有冉品珍冉老的一个医案。

他碰到一个胃下垂的患者,这位患者确实也神疲乏力,大便稀溏,一看就知道需要用补中益气汤去补气升阳,让下垂的胃升上来。之前很多医生都给他用了补中益气汤,但是就是治不出效果。

然后这个人辗转求医找到冉品珍冉老,冉老一看这个病人,舌苔有点腻,就考虑之前的医生可能没有考虑夹湿热的情况,单纯的补气升阳,补进去后湿气更容易化热,所以治不出效果

冉老就给病人把处方调整为李东垣的清暑益气汤,病人一吃药就见效,几剂药下去胃下垂症状就缓解了。

李东垣的清暑益气汤,虽然也是补气升阳的结构,但是这个处方里面有一些运脾祛湿的药,也有燥湿和分利湿气的药。

青皮、陈皮去消食快气、运脾祛湿;加上神曲消食导滞、祛湿降胃气;用苍术燥中焦之湿;黄柏燥下焦之湿,通过泽泻利小便,把湿气分离出去。

这个处方里面不单纯是补气升阳的结构,还有运脾祛湿的结构,病人一吃清暑益气汤,症状马上缓解,几剂药就治疗出了效果。

从这个医案我们就可以看出,对有一些病人,是否考虑湿热的存在,直接决定了治疗的成败。

很多时候临床治疗上不容易出效果,就要去考虑哪个地方还有湿热没有去掉,存在的湿热怎么处理,这就成为现在临床考虑一个思维方式。

我讲这个例子就是要说明,在我们这个时代,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临床医生必须要考虑的一个方面。


❄本文为国医传习所元老会联合创始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