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客家文化 | 罗鑫:萝卜【转发】

 风吟楼 2020-04-03

客家人特别爱吃萝卜,连叶子也不放过。萝卜就像鸡蛋一样,在客家话中存在两派说法,多数派叫萝卜,少数派称菜头。说菜头的,主要集中在毗邻闽南、潮汕的地区。因为菜头彩头谐音,萝卜在这些地区的宴席上往往会出现在头一道菜中,寓意博个好头彩。

熟悉历史的读者知道,萝卜(繁体作蘿蔔)古代叫做芦菔。但可能比较少朋友知道的是,从芦菔变成萝卜,并不是萝卜的名字变了,而是”“等字的发音发生了改变。也就是说,芦菔萝卜原本是一组同音字,它们都是纯表音的假借字而已,单独拆开没有实际意义。其中,的声母轻唇化为f的韵尾从k变成了t(指客家话),所以客家话萝卜读作ló pèt

客家话形容一个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叫做是乌芯萝卜好面皮,意思是颜值奇高、外表锃光瓦亮的萝卜,其内芯往往是又黑又烂的(类似的表达是屎乌蝇,金澄澄)。

如果不慎吃了乌芯萝卜,那简直就是蝻蛇穿竹篱——毋死都捋层皮(比喻身陷险境,即便侥幸不死,也得受一遭罪)哦。

以前,小孩子要是肠胃不适,不停地屙痢肚的话,家长首先想到就是赶紧煲碗萝卜苗茶来让他喝。萝卜苗茶与其说是茶,不如说是一种味道极为苦涩的中草药汤,叫你喝了苦到没有朋友、涩到睁不开眼睛(但其实也还好,有人把它当饮料喝的)。

爱作梦的人 萧煌奇 - 爱作梦的人

不过话又说回来,一大碗热气腾腾的萝卜苗茶,对于制止一般性的闹肚子,效果还是蛮好的。在消暑、退烧等方面,萝卜苗茶似乎也有奇效。

    萝卜在客家菜中有多重要,看与之相关的菜品名目就一目了然了。我们知道,客家人格外喜欢,做人强调圆滑,做事追求圆满,逢年过节更是要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在客家话中和同音,因而客家人便把对的追求寄托在了各种各样的丸子中,甚至连外表看起来一点都不圆的炸芋头,也强行称作芋丸。在众多客家丸子中,萝卜丸值得墙裂推荐。

外,客家人还喜欢在古代指的是朝笏,即大官上朝时所持的手板(清朝以后就没有了)。唐太宗李世民不是有一首诗曰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当然,李诗中的指的不是朝笏,但同样可以让我们联想到高官厚禄

对于喜欢读书做官(至少在家里当个家官)、追求有板有眼的客家人来说自然没有理由不喜欢。特别是最近几十年,又有了老板的意思,容易让人联想到荣华富贵,更没有理由不在美食中有所呈现了。于是乎,各种各样的粄食应运而生、琳琅满目。在这当中,个人首推萝卜粄。

 本文转自“老米鴿”公众号

本文作者:罗    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