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思想的先行者,为晚清的洋务运动提出了前瞻性的建议!

 江东汪郎 2020-04-03

1、公元1891年7月18日,湖南湘阴,一位老人与世长辞。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这位忧国忧民的老人,在他活着的时候没有得到大清朝廷为他正名,在他死后没有得到大清朝廷赐予的谥号,只有清廷不近人情的一句“出使外洋,所著的书籍,颇受外界争议,所以不为其追赠谥号”,让他背负着“汉奸”之名长眠地下,以致英雄蒙泪。

只是当权者似乎忘了,他们当初是如何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让这位老人踏上欧洲的土地,而如果没有这位老人挺身而出,他们如何能够从“马嘉理事件”中脱身,如何能够解决英国人的。

凡有关系交涉事件,及各国风土人情,该使臣皆当详细记载,随事咨报。数年以后,各国事机,中国人员可以洞悉,不至漫无把握。况日记并无一定体裁,办理此等事件,自当尽心竭力,以期有益于国。

只是老人的使命完成了,换来的却是国人无端的谩骂和指责,孤独伴随了他的后半生,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他就是大清朝第一位驻外使节郭嵩焘!

郭嵩焘

2、公元1874年(同治十三年),刚刚走上明治维新道路的日本,以台湾生番杀害琉球渔民为借口入侵台湾,堂堂的天朝上国不仅没有占到外交上的胜利,反而向日本赔偿了50万两白银,这引发了洋务派内部进行了“海防”、“塞防”、“塞海两防并重”的争论。

伴随着洋务派内部之争的同时,更是一群食古不化的顽固派阻挠洋务运动,他们认为大清国已经效仿西洋兴办工厂,制造洋枪,但面对日本时依然无法取胜,这种意淫技巧根本不是强国之道。

这让清廷的实际掌权人慈禧太后忧心忡忡。

事实上,顽固派的论点也是慈禧急需要了解的,毕竟从咸丰十一年(1861年)底,为了镇压太平天国,曾国藩已经兴办了安庆军械所,这算得上是大清国洋务的开端。

此后短短数年间,洋务派先后办起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一批效仿西洋的大型工厂,使得大清一度上出现了中兴的景象,史称“同治中兴”。

然而这一切却在同治十三年被打破,大清国面对同处儒家文化圈的尔搓小国的挑衅,却是一败涂地,这也是引发了慈禧的思考。

所以到底什么是洋务,这洋务应该如何去办,就成了清朝当权者们迫切需要了解的事情。

为此,慈禧太后通过总理衙门向下了一道旨意,即筹议兴办洋务方略,她确实需要广开言路,听听各方各派的声音。而此前冯桂芬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并不能让她满意,毕竟从咸丰十一年到同治十三年,大清一直走的就是这条路,却并不能见效。

洋务运动

也许,历史注定需要一位真正的勇士去撕开晚晴朝政上的乌云,而这个人,就是在家潜心讲学十年之久并重新出山的郭嵩焘。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初,出山担任福建按察使的郭嵩焘,借着朝廷的旨意向慈禧太后上了一道折子,即《条陈海防事宜》。

在这本奏折里,他阐述了自己对西方强大的思考,并提出了大清朝今后要走的洋务之路。

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富强,又末中之一节也。

郭嵩焘认为,如果把西方的强盛简单地看成是船坚炮利是非常错误的,如果大清只是单纯的学习机器、枪炮等“末技”是无法实现富国强兵的。

所以只有学习西方国家的政治环境和经济制度,培养自己的人才教育体系,发展大清自己的民族工商业,官府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而不是督办,这才是大清国真正的洋务之路。

郭嵩焘的这份折子可谓是石破天惊,也让他名噪一时。

在19世纪70年代的中国,儒家道德还左右着人们的思想,而一位和洋人并没有做过多的接触,且一直呆在乡下讲学的封建士大夫,能认识到西方国家强大的根本,并主张发展的民族资本主义,郭嵩焘不愧是清朝第一人。

正因为郭嵩焘的远见,也为后面的维新派指明了封建王朝的改良道路。

十九世纪的北京城

3、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2月,云南发生了“马嘉理事件”,而一直对中国西南边疆虎视眈眈的英国人,借此机会逼迫清政府签订了《烟台条约》,还要求大清国派遣常驻使节,代表大清国皇帝就此事件和英国女王进行一个面对面的非正式交流,以维系两国的正常邦交。

一石激起千层浪,因为此时的大清朝深受传统的“华夷之辨”的影响,依旧沉浸在“藩属朝贡”的宗藩思想下。

大清国的士大夫们认为大清是天朝,是上国,其他都是蛮夷。而历来只有蛮夷、藩邦派“使臣”向天朝进贡、朝拜,但绝对没有天朝屈尊派使节“驻外”之说。如果有,那也是天朝大军讨伐番邦的不臣之心,就更别说是向番邦赔礼道歉的。

所以英国的这种要求在大清国的士大夫眼里,简直是天大的耻辱!不要说顽固派,就连一些洋务派也是愤怒不已。

这让慈禧也头疼不已,洋人是得罪不起的,而郭嵩焘的出现,解决了清王朝的难题。

事实上,郭嵩焘确实是最合适的驻外使节。

因为郭嵩焘是一位真正的儒生,不仅熟知儒家经典,还是大清国的进士;重要的是他不保守,一道《条陈海防事宜》让慈禧看到了希望,是洋务派中的重要一员。

先驱者虽然伟大,但心灵的创伤却是旁人无法理解和体会的。

郭嵩焘接受了清廷的驻外使节的任命后,“汉奸”、“贰臣”之类的指责和咒骂,一时间全部指向了他。然而郭嵩焘并没有妥协,他认为“能知详情,而后知所以控御之法”,为了验证自己的理论是否正确,为了国家、民族的未来,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程。

郭嵩焘的欧洲之行

只是这一次,郭嵩焘的境界再一次发生了变化,这和他上奏《条陈海防事宜》时相比,又有了更高的提升。因为他向国人抛出了一个更加激烈的思想,即摒弃传承守千年的“华夷之辨”,正视欧洲国家的文明开化。

茫四海含识之人民,此心此理所以上契于天者,岂有异哉?而猥曰‘东方一隅为中国,余皆夷狄也’,吾所弗敢知矣!

他认为大清如果再坚持“华夷之辨”是不对的,要想真正实现富国强兵,必须放弃这种“天朝上国”的理念,尽快融入到近代文明中, 这是天下大势所趋,也是大清国遇到的大变局。

尤其是此时的欧洲已经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担任英、法使节的时间里,郭嵩焘在经过详细地实地考察后,在和严复、李凤苞等第一批海军留学生进行多次交流后,让他进一步认识到大清国和欧洲各国之间的差距,而在他内心深处的民族危机感也越来越强烈。

他认为绝对不能把西方国家看成是蛮夷,而且落后的地区和民族也可以转化成先进文明的国家,如今大清国和英、法等国之间的文明已经转化,儒家传统的“教化思想”已经失去了它的教导意义,如果还坚持陈腐的“狄夷观念”,最终会使国家、民族陷入更深的漩涡而不能自拔。

西洋立国二千年,政教修明,俱有本末,与辽、金崛起一时,倏盛倏衰,情形绝异。

惟一意矜张,以攘夷狄为义,而置民父于不顾;必使覆国亡家,以快其议论而为名高。

这一切,都被郭嵩焘写进了日记《使西纪程》中并寄回了国内,毫无私心的他只是想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思考,为国内的当权者们找到一条最明确的道路。

然而,让他根本没有想到的是,总理衙门刊印出这本在当时极具思想前沿的读物后,国内的那群同僚们不仅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反而一再揭起了对他的批判,以致刊发的《使西纪程》被回收、销毁,而他自己也彻底背上了“汉奸”之名。

让人悲哀的是,因为士大夫们的骄傲,大清国丧失了第一次的有可能实现富国强军的理论指导。

十九世纪的伦敦

4、郭嵩焘是晚清第一位真正从封建士大夫的群体中脱胎而出,并具有近代民族意识的先行者。

也许,他没有同时代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有名,但他的理念,他的思想却超越了他们,而且也为清末的维新派、革命党指明了一个方向。

而他也以自己的结局清楚地告诉后来者,要想在专制体制下实现国家、民族的独立和富强是非常艰难的,除非统治者的心智非常坚定,否则依然会被外界的反对因素所阻扰。

郭嵩焘是不幸的,因为他到底还是抗争不过一个时代,极具前瞻性的思想并不为时代所接纳,只能在有生之年痛苦地看着国家、民族一步步走向深渊而无能为力。

郭嵩焘是幸运的,他还是有少许的同行者,少许的理解者,那个呼啸晚清半个世纪的李二先生是他的坚定支持者,那个继任英法公使的曾纪泽是他的同路人。

清王朝对待郭嵩焘是不公平的,当权者拒绝了李鸿章的请命,没有给这位一心为国为民的老人,一心寻求国家富强的老人一个最基本的评价,寒了人心,冷了天下。

大清朝什么时候也在乎民意了?足以可见这一王朝的腐朽!

然而,汪郎认为,也许郭嵩焘并不在意那些虚名,他在意的是国家何时能富强、民族何时能强大!

他注定是一位被后来者敬仰的思想巨人!

参考资料:

张晨怡.《论郭嵩焘的民族主义思想》. 中华文史网.2006-09-25

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

《清史稿.郭嵩焘列传》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辛亥年武昌起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