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夷长技以制夷?

 昵称37113326 2019-08-31

1

满清跟西方列强的接触交往,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自1793年英国使者马嘎尔尼来华到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止,满清自认为是天朝上国,西方国家乃是蛮夷,结果被列强虐了又虐,按在地上一再摩擦。

第二个阶段是1860年到1894年甲午战败,这一阶段为洋务运动阶段,朝廷上下开始承认技不如人,西方国家船坚炮利,还是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是还是认为天朝的制度是好的,韬光养晦,埋头苦干学习西方科技,师夷长技以制夷就能干翻西方列强,直到甲午战败,老大帝国居然输给了一个新兴小国,洋务运动为之梦碎。

第三个阶段是1900年庚子事变后到1911年满清覆灭,朝廷总算认识到不仅仅是技术不行,制度也大有问题,经济和制度密不可分,两条腿一条往左一条往右是不是长久之计,开始下定决心改制,进行维新变法,对于戊戌变法诸人,不用其人而用其政,五大臣出国留洋考察君主立宪制度,开启了清末新政时代。制度的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在清末出现了一个经济发展的小高潮,宛如回光返照。到1908年慈禧去世时,清朝的财政收入为2.3亿两白银(不含关税,因为庚子赔款关税被西方列强掌控了),而鸦片战争前所谓的康乾盛世清廷的财政收入最高也不过4000余万两白银,1908年的财政收入是其六倍左右。

然而慈禧去世后,新上任的满清权贵不舍得放弃手中既得利益,打压汉人督抚和地方立宪派,搞了个皇族内阁,逆历史潮流而动,最终在袁世凯等汉人实力派和革命党的相互配合下,满清小皇帝被逼逊位,宗室和八旗被历史的车轮碾压,跟白俄贵族类似,由特权阶层沦为历史的尘埃,如之前的铁帽子王爷、铁杆庄稼户成为车夫、伙计者比比皆是。可见不做死就不会死,选择决定自身的命运。

2

第一个阶段以1793年(乾隆58年)英国派遣马嘎尔尼为使节,率领使团来华,为乾隆祝寿为开端,之前清廷并未跟列强有个正式的接触。

马嘎尔尼率领100多人的使团来华,主要目的是希望中方开放口岸,跟中国通商。但由于礼仪之争,清廷要求马嘎尔尼三跪九拜,马嘎尔尼只愿依拜见本国元首时的礼节,免冠单腿行礼。最后双方不欢而散,乾隆拒绝了马嘎尔尼的开放通商要求。但马嘎尔尼一行也不是全无收获,他们从北京天津一带南下,走到东南沿海回国,这一路走来,马戛尔尼对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记录成书——《马嘎尔尼访华日记》。在日记中,马嘎尔尼记载了普遍的、随处可见的贫困和饥饿。使得西方了解到当时的中国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天府之国,吃饱和穿暖仍是当时普通老百姓最大的梦想,而且由于贫富购买力有限,商品经济发展滞后。

所谓的康乾盛世,不过是饥饿的盛世,靠的是亿万庞大数量的奴隶血汗堆砌的财富,供应一小撮官僚、八旗权贵享受罢了。满清黔之驴的本色已经暴露在西方列强面前,而当事人仍不自知,依然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在40余年后的鸦片战争中被打得一败涂地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了。虽然被称作鸦片战争,但在当时人们并没有认识到鸦片的危害,只不过是把之当做一种普通的商品,类似于烟草、咖啡、茶叶之类。满清跟英法等列强之间爆发战争,主要还是规则、制度的不同,两种文明之间的碰撞。例如满清要求鸦片商人连坐的法律,不知晓也不认同通行的国际规则,一再毁约,甚至抓捕、杀害谈判代表,是战争开启和扩大的主要原因。

开战之初,满清上下盲目自大,认为英国不过是蛮夷小邦,不堪一击。在战局不利时,官僚阶层欺上瞒下,上报给皇帝的全是“七战七捷”之类的好消息,哪怕是林则徐也未能免俗——虽然林是清官,是睁开眼睛看外界的第一人,但是他也是科举官僚体制培养出来的封疆大吏,自然也无法抗拒制度的陋习。

要说问题的根源,还是出在制度和皇帝身上。就像王小波在《花剌子模信使问题》一文中所说的那样,凡是给君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就会得到提升,给君王带来坏消息的人则会被送去喂老虎。结果该国君王听到的都是好消息,直到蒙古大军兵临城下纸包不住火了才得知,“百战百胜”的军队早已被蒙古消灭殆尽。满清皇帝也与之类似,那位大臣说实话,英夷船坚炮利难以取胜,只可和谈,则必然被罢官下狱,反之则加官进爵。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上有所好,下面必然迎合,咸丰自然听到的都是一片大捷,却被英法联军打进北京,仓皇逃往热河避难,连皇家园林圆明园都被烧了。咸丰先是死要面子,连使者不肯下跪都觉得丢份子,这下连首都都被“夷人”攻陷,为开国以来未有之大劫,沦为天下笑柄,气急攻心之下,一命呜呼,也结束了一个时代。

3

经过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被烧,满清朝廷上下终于意识到,西方列强武力要胜过中国一筹,打是打不过的。怎么办?朝廷上下想出了一个办法,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以制夷,这就是洋务运动的开启。洋务运动并非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而是地方督抚发起,朝廷事后默认的运动,也就是说,并非是顶层设计官场主流舆论认同的改革,这也为洋务运动后来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在同太平军的交战中,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地方督抚就开始跟西方列强合作,给下属团练装备洋枪洋炮。曾国藩能够攻陷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南京),其九弟曾国荃功不可没。曾国荃率领不到万人的湘军,孤军深入南京城下,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率领20余万大军回援,结果猛攻月余,却拿雨花台曾国荃湘军营垒无可奈何,固然有曾九帅善守的因素在内,但湘军武器精良、弹药充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太平天国覆灭后,李鸿章、左宗棠等地方督抚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一批大型近代化军事工业相继问世。短短几年中,中国就已经具备了铸铁、炼钢以及机器生产各种军工产品的能力,产品包括大炮、枪械、弹药、水雷、和蒸气轮船等新式武器,装备了湘军、淮军。他们还开办了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广州鱼雷学堂、威海水师学堂、南洋水师学堂、旅顺鱼雷学堂、江南陆军学堂、上海操炮学堂等一批军事学校,培养了大量的军事人才。

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建立了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招商局开办仅三年时间,就为清政府回收了一千三百多万两银子,还将业务发展到外国,打破了外国航运公司的垄断局面。之后,中国近代矿业、电报业、邮政、铁路等行业相继出现。轻工业也在洋务运动期间得到大力发展1880年,左宗棠创办兰州织呢局,成为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鼻祖。中国近代纺织业、自来水厂、发电厂、机器缫丝、轧花、造纸、印刷、制药、玻璃制造等等,都是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建立起来的。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中国的民用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奠定了中国近代化工业的基础。

清朝的经济在这其间迅速发展起来,依靠着经济作为后盾,左宗棠也于1877年平定回乱,收复了新疆,清廷俨然一副中兴的模样。

然而,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制度跟经济割裂的矛盾也开始逐渐显露出来。就像一个人两条腿走路,一条向左、一条向右,如果不能一致的话,早晚会跌倒。

洋务运动只是学习和模仿了西方的技术,并没有对清廷的文化制度进行变革,文化、制度与经济不兼容,问题越来越严重,虽然享受这西方技术带来的便利,但是官僚权贵阶层的主流思想是反西方文化制度的,清流们以谩骂西方文化和洋人为荣。

这从官僚权贵阶层对待郭嵩焘态度就可以看出来。郭嵩焘曾经出任广东巡抚,是中国首位驻外大使,曾经出使英国7年,郭嵩焘可谓是中国深入了解西方世界第一人,根据其出使英国经历和日记,郭嵩焘整理了一本《使西纪程》送回国内。在书中他的观念比起曾国藩、左宗棠等人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派观念更进一步,而是提出了“自强求富”的概念,以商代战,学习西方的制度文化,虚心面对西方文明,尤其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郭嵩焘说西方列强也有2000多年文化,尤其是英国“政教、文明、大学教育”领先,不可以夷狄视之。

郭嵩焘

这可捅了马蜂窝,洋务派学习西方的技术都算了,郭嵩焘居然说泱泱大国,需要像夷狄之国学习文化制度,这种“慕洋犬、汉奸、走狗”,自然要大骂特骂。连与他同行的副使刘锡鸿也出来揭发他,列举其三条罪状:

“游甲敦炮台披洋人衣,即令冻死亦不当披。”

“见巴西国主擅自起立,堂堂天朝,何至为小国主致敬?”

“柏金宫殿听音乐屡取阅音乐单,仿效洋人之所为。”

甚至连郭嵩焘招待外国人不用国粹的茶叶而上糕点、学习英文等等都被列为其罪行。

在满朝士大夫的唾骂之下,郭嵩焘的《西行纪程》被朝廷下旨毁版禁止发行。即使如此,朝廷中那些守旧派还想治郭嵩焘之罪,得李鸿章、曾纪泽(曾国藩之子)救援才得以脱罪返回家乡长沙。然而,等待他的却是全城遍贴揭贴(大字报之类),辱骂他“勾结洋人、出卖祖宗”等等,1891年,郭嵩焘在极度的压抑中病逝,终年73岁。

郭嵩焘逝世后,李鸿章为其请谥号,清廷不许。上谕特别强调:“郭嵩焘出使外洋,所著的书籍,颇受外界争议,所以不为其追赠谥号。”作为一名封疆大吏,死后朝廷不给予谥号,连盖棺论定的评价都没有,是一种严厉的羞辱。

朝廷上下风气如此,所以数年之后,因为盲目排外对11国宣战,导致庚子大祸,也有其必然性。只学技术,不变文化制度,终究行之不远。

4

甲午之战,中国以四万万之人口老大帝国,居然败于岛国日本之手,不仅仅是一些人分析的慈禧挪用军费、北洋舰队多年购置新舰之类的表层原因,其实北洋的装备更日军各有所长,无论是舰队还是淮军的枪炮,并不存在技术代差,最初的战斗虽然有所损失,但是也并未全面崩盘。只是在进行消耗战时,淮军和北洋难以持续而全面崩溃。从理论上来说,满清是大国,无论是人力和财力均远胜日本,消耗战支持不下去应该是日本才对,然而事实上却是恰恰相反。

这是因为日本已经是一个完成了制度变革的现代化国家,而满清没有制度改革,还是一个前现代化国家,地方督抚各自为政,管理和后勤系统的效率跟日本没法比。李鸿章以北洋一个集团敌一个国家,自然难以维系,而且北洋和淮军是李鸿章赖以起家的本钱,要是全部折损了就难以立足,所以最终不敢跟日本拼消耗而大败。

甲午战败后,标志着只学技术、不改制度的洋务派运动破产,1898年,亲政后的光绪和维新派人士开启了戊戌变法,准备改制维新,结果仅仅百余日就失败了。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一是在于维新派人士像康有为等人动机不纯,只是为了权力而变法;二是光绪生在深宫,长于妇人之手,能力有限,操之过急,在百日内下上百道诏书,令地方无所适从;大量裁减冗官,仅京师一地,涉及闲散衙门十多处,失去职务者近万人,但是又没有安排出路。因王照上书被阻而一下子罢免六个部长级大员,引发了整个官僚阶层反弹。

光绪皇帝

改革并不是有个正确的方向就行,而是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步骤和路径。就像一个人得了重病,需要徐徐图之,而不能不考虑身体的承受能力。光绪和康有为等人变法的目的也不纯正,有夺权的私心在内——作为一个皇帝亲政后想掌握权力排斥旧臣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得稳步推进,光绪重用像康有为等没有经过历练的举人士子,仅仅是因为支持变法就一步登天,难以得到整个官僚系统的认可。而且康有为的能力也有限,无法驾驭突发事件——像想出劝说袁世凯“围园劫后”之类的馊主意,结果断了光绪的前途和性命,可见其谋略水平之低劣。朝廷中像李鸿章等洋务派大臣其实是支持维新变法的,可是光绪因为受其老师翁同龢跟李鸿章的私人恩怨影响,把李鸿章排斥在外。

就连光绪的六叔,因为支持洋务派而被称之为“鬼子六”的奕訢,在临终时特别让光绪提防一个人,此人是康有为。奕訢告诉光绪,“闻有广东举人主张变法,当慎重,不可轻任小人也。”可惜光绪并没有听进其六叔的忠告。

奕訢

在戊戌变法失败后,由于朝廷中支持变革的进步力量受到了清洗,保守派掀起了一波反弹,最终酿成庚子事变大祸。欲要其灭亡,先要其疯狂。守旧派的自我作死埋葬了自身,在慈禧以“误国”为由,把守旧派大臣抛出去作为替罪羊后,朝廷上下的守旧派遭到了覆灭性的打击。清廷进入了清末新政时代,社会的风气为之一变,之前人人把出洋看做苦差事,不愿送子弟入新式学堂、留洋,庚子事变后则人人争先恐后送子女留洋,出使西方称为争抢的热门差事。清廷的财政、经济状况也有所好转,又一次出现了“中兴”气象。不过1908年慈禧去世后,日子稍一好过,满清新权贵们又出来作死,又想着独揽大权不愿跟立宪派和汉人督抚分享权力,打压张之洞、袁世凯等汉人督抚,出台皇族内阁令地方士绅大失所望,最终埋葬了清廷。这些在楼主的文章 《庚子事变启示录》和 《清末新政,帝国最后的回光返照》 等文中都讲过,就不再复述。

洋务运动的失败有其必然性,因为洋务运动只涉及技术层面,不涉及制度和文化层面的变革,只是一种不稳定的过度状态,发展下去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进行全面的制度变革转型;另一种是后退回到老路上,其实从历史的大趋势来看,后退也是死路,必然带来经济的衰退和动荡,最终还是要转到制度变革转型的道路上来,不过是多转了一个圈多了一番曲折而已。

就像庚子事变,守旧派想倒退的结果不过是祸国殃民害己,无改历史的大趋势。历史就像大江大河,虽然蜿蜒曲折,但是大方向不会变,最终结果不会变,个人和各个集团的选择只是决定的自身的命运而已。一切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制度、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既得利益集团,最终都将被历史抛弃、碾压,退出历史的舞台,不管其当时看上去是何等的气焰汹汹、不可一世。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作为时代的见证者,只需要冷眼旁观就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